臨終囑託
1985年4月中旬,七十高齡的全國政協副主席,開國上將蕭華被確診為癌症晚期。到了七月份,儘管蕭華身體已經十分虛弱,還是在病榻上接待了前來看望自己的老戰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楊得志上將。
當楊得志走進病房的時候,在病床上的蕭華緩慢地睜開了自己的眼睛,吃力地握著楊得志的手,楊得志看到和自己意氣風發並肩作戰幾十年的戰友,如今一臉病容地躺在自己的眼前,難過地說:“蕭華同志,不要著急,好好養病,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蕭華一邊吸著氧氣,一邊吃力地說:“老楊,我沒關係,能拖一天是一天,精神不死嘛!……我很想把對機構改革的新想法向中央進行彙報,估計我彙報不成了!”
楊得志緊緊地握著蕭華的手點了點頭說:“蕭華同志,你個人還有什麼要求麼?”
蕭華看了看一邊的子女說:“沒有什麼要求,從我參加紅軍以來,到現在幾十年的時間,組織上很關心了我了,孩子們也都長大成人,都能自食其力了,我個人沒有什麼要求。我只是想,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對於人才的開發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蕭華在病床上吃力地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一邊的楊得志看蕭華越說越吃力,於是說:“蕭華,你要不休息一下?”
蕭華搖了搖頭說:“老楊,我的日子不多了,現在不說恐怕就再也說不了了”
在之前的幹部選拔中只注重單一方面的知識和特長,伴隨著科學的發展只掌握單一的方面的經驗並不足以統領全域性,蕭華提出了在日後的幹部選拔中,在堅持政治條件的前提下,同時注重科學管理,按照實際工作的客觀需要進行人才的選拔。
在發表自己的見解的過程中,蕭華越說越激動,呼吸十分急促,一旁的醫護人員連忙推來氧氣瓶給蕭華吸氧。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蕭華仍然不忘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思考,他憑藉著驚人的毅力,在病床上完成了將近6000字的建議,為黨和國家的發展奉獻出了自己的最後的光和熱,蕭華的女婿杜鏈說:“當爸爸收到中央的回覆後,興奮得簡直像一個年輕人一樣。”
1985年8月12日,蕭華上將走完了他70年的人生路程。
戎馬一生
蕭華1916年1月21日出生在江西興國縣的一個貧苦的泥瓦匠家庭,父母都是早期的共產主義者,家裡曾經作為興國縣地下黨組織的交通站,蕭華自幼天資聰穎,每年考學都名列前茅,被譽為“神童”,他雖然身材瘦弱,衣衫襤褸,但是志向高大,12歲的時候就在作文裡寫到:“以後我要打倒軍閥,剷除列強讓我們國家變得富強。”深受老師的器重。
1927年春天,只有11歲的蕭華加入了黨的外圍組織“贛南青年幹社”,為黨組織執行送信任務和其他革命活動。
因工作突出,1928年12月就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到半年就被組織委派參加了毛澤東在興國縣舉辦的土地革命幹部培訓班學習,學習結束後他回到興國縣擔任團縣委書記。
在擔任共青團興國縣委書記期間,蕭華跑遍了興國縣的村村寨寨,每個分割槽建立了團委,每個鄉里建立了團支部,還組織了少年先鋒隊。
他在興國縣的工作能力傳到了毛澤東的耳中,1930年3月,毛澤東專程來到興國縣,聽取他彙報縣共青團的工作。
當只有14歲的團縣委書記蕭華在警衛員的帶領下來到毛澤東的院子裡,蕭華大喊了一聲:“報告!”
毛澤東這個時候正在讀書,聽到蕭華清脆的聲音,放下書站起來笑著朝蕭華走過來說:“聽說,你就是那個很能幹的蕭華?”
蕭華看到毛澤東笑呵呵地走過來,一下子就將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毛澤東將蕭華叫到屋子裡坐在床上,毛澤東問:“你多大了啊,蕭華”
蕭華不好意思地說:“毛委員,我今年十五(虛歲)了”
毛澤東點了點頭繼續問:“你讀了幾年書啊”
蕭華說:“我上了七年學”
毛澤東聽到之後說:“還是個小秀才啊”
一邊的蕭華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後來,毛澤東又問了蕭華一些個人情況問題,蕭華本來就聰明伶俐,毛澤東博學多才,兩人越聊越投緣,蕭華對工作談得是頭頭是道,還有一些個人的見解,毛澤東頻頻點頭,讓蕭華繼續說,兩人一直聊到了深夜。
透過這次的接觸,毛主席對蕭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他聽興國縣委的同志提起當年蕭華在興國暴動中帶領紅軍智取反動頭子肖正安的故事的時候,對蕭華這個少年更加喜歡。
蕭華在這次和毛澤東的談話後,在工作中更加努力,每天都在進步。毛澤東知道之後十分高興,每次來興國都要專門找蕭華進行單獨談話,一談就是半夜,有幾次到深夜後,毛澤東說:“蕭華,夜深了,一個人出去不安全,要不你就在我這裡湊合一宿,天亮了以後你再趕回去吧”
1938年9月,蕭華和徐向前(左一)、符竹庭(左二)、宋任窮(左三)
於是,警衛班的同志給蕭華在毛澤東大床的旁邊搭了一個小床,毛澤東和賀子珍夫妻二人在大床上睡,蕭華則在一邊的小床上睡。那年,毛澤東37歲,蕭華14歲。
年少的蕭華和毛澤東這樣的關係已經超越了師生之間的範疇,更像是一對父子。
1930年3月,在毛澤東的親自關懷下,只有15歲的蕭華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同年7月正式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從此開始了他的紅軍生涯。
在日後的很長歲月裡,蕭華歷任紅四軍軍委青年委員、連指導員、營指導員、團政委。
在不久之後,毛主席將蕭華交給了老戰友羅榮桓,還特別叮囑到:“榮桓,我現在把蕭華這個孩子交給你,好好培養,日後一定會有大出息。”
1933年,共青團中央在江西寧都成立了“少共國際師”,番號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師,只有十七歲的蕭華被任命為該師的政治委員,是紅軍師級幹部中最年輕的一位。
1935年3月,在長征途中,蕭華指揮先頭部隊強渡烏江,為紅軍主力搶渡烏江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1935年到達陝北後,蕭華率部參與了直羅鎮、東征、西征等重大戰役,為黨中央立足西北和北上抗日立下了汗馬功勞。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蕭華擔任了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政治部副主任,參加並領導了八路軍組建以來打的一個大勝仗——平型關大捷。
在抗戰時期,蕭華獨當一面,帶領部隊奮勇爭先,率部深入敵後,領導建立了冀魯邊抗日根據地。抗戰後期,他協助羅榮桓領導山東軍民多次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掃蕩,在軍隊建設方面,積極開展整風運動、精兵簡政,加強軍隊和民兵建設,為山東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抗日戰爭結束後,蕭華根據中央軍委和黨中央的指示,率領部隊前往東北,開闢了遼東根據地。在蕭華擔任遼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期間,指揮遼東軍區部隊擊敗國民黨軍隊本溪的連續進攻。
除此之外,蕭華還領導指揮參與了三戰本溪、四保臨江等重要戰役,為遼瀋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蕭華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一直到取得全國解放,率領部隊南征北戰,連戰連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新中國成立之後,蕭華在軍隊政治工作方面頗具建樹,他擔任總政治部副主任期間,大力加強軍隊政治工作,籌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為軍隊培養了一大批思想過硬、政治性強的幹部,領導制定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
1964年4月,時值中國農工紅軍長征勝利30週年之際,蕭華回想起當年倒在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裡征程上戰友,經常夜不能寐,半夜裡從床上爬起來在紙上奮筆疾書,以一個親歷者的角度來將長征中發生的一幕幕難忘的瞬間用文字復原出來、
有些時候,蕭華寫到激動的時候,一邊流著眼淚,一邊奮筆疾書。經過幾個月嘔心瀝血地創作,蕭華終於寫出來12首《長征組歌》。
1965年1月,在戰友文工團晨耕等四名作曲家將蕭華所寫的《長征組歌》譜曲,並進行排練,在1965年八一建軍節正式在北京上演,演出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度肯定。
蕭華在此之後歷任,軍科院第二政委、蘭州軍區政委、黨委書記、甘肅省委第二書記、蘭州軍區政委、中共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務。
1985年8月11日,開國上將蕭華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0歲
言傳身教
蕭華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始終不忘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永葆艱苦樸素的光榮傳統,他不僅自己起到帶頭作用,更是對親屬家人進行嚴格要求,經常和家裡人說:“我們幹了一輩子革命,要不忘當年艱苦樸素的傳統,在生活上能省則省,但是在學習上要能優則優,兢兢業業,踏實肯幹,要成為對黨和國家有用的人才”
蕭華上將的兒子蕭雲回憶起自己的父親時說:“我父親經常和我講當年戰爭年代的故事,但是從來沒有講過自己,都是講那些活著和犧牲的叔叔伯伯們,和我講他們的英勇善戰,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他和我說,爸爸幹了一輩子革命,什麼也沒有給你們留下,留給你們的只有這些精神,這些精神比任何東西都要有價值,靠著這種精神,我們擊敗了日本侵略者,靠著這種精神,我們擊敗了國民黨反動派,靠著這種精神,我們從無到有建立起了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共和國。”
蕭雲說也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其實我明白父親,他是希望我們兒女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殷切囑託,不斷奮鬥,完成父輩未竟的事業。”
蕭雲還想起當年父親對他的嚴格要求:“我上小學的時候,就讀於總政治部機關的學校,這所學校在北京市區十幾公里之外的郊區,在學校的日常學習和生活都是準軍事化管理,每隔半個月才能回家一次,而回家的時候我父親從來不允許我坐他的專車回家,而是和其他同學一起乘坐班車回家。從三年級自己長大一些開始,我和幾個同學為了磨練自己的意志,經常在週末回家的時候,相約一起步行回家,回到家裡經常天就黑了,我母親看我回到家裡免不了要說幾句,但是我父親總是笑嘻嘻地點著頭,看著我表示贊同我的做法,由於得到了父親的讚許,所以我每次都是步行回家。”
儘管蕭華對子女嚴格要求,但是他從來不打罵孩子,他還說:“馬克思說了不準打罵孩子”但是對於孩子犯了錯誤以後,他有他自己的“獨特方式”,就是把孩子放到床上撓癢癢,一直到他們笑得喘不上氣來,說:“爸爸,我錯了,我下次再也不敢了”為止。
在蕭雲的記憶中,父親很少板著臉批評他,但是有一次讓他記憶特別深刻。
那是他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在學校裡撿到一條流浪的小狗,後來送給了一位比他大的同樣是來自部隊領導的孩子。
當蕭華有一天到老戰友家做客,無意間知道了蕭雲送了老戰友的兒子一條流浪狗。回到家裡之後,發現自己的兒子蕭雲在書房睡著了,他猛地一下把燈開啟,蕭雲被父親突入襲來的舉動給驚醒了。
在床上揉了揉眼睛,朦朦朧朧地看到自己的父親臉色很難看,眼神裡充滿了憤怒,蕭雲頓時被嚇傻了,不知道自己的父親為什麼這樣的看著自己。
還沒等蕭雲回過神來,蕭華便嚴肅地說:“你告訴我,誰給你的權利把老百姓家的狗隨隨便便送人,你這樣太不像話了!馬上給我送回去!”說完之後,蕭華頭也不回地就走了。
蕭雲感到十分委屈,因為這條狗是它自己跑進學校的,但是他從此之後再也不敢把撿來的東西隨隨便便地送人了。
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國家經歷了一段比較困難的時期,蕭華謝絕了組織上給他的特殊照顧,而是選擇和全國人民一起艱苦奮鬥,共渡難關,按照國家規定的糧食定量養活一大家人。
1964年,蕭華與夫人王新華同孩子們合影,後排右起:王新蘭、蕭華,前排右起:蕭雲、蕭雨、蕭露、蕭霜、蕭霞
在平時的生活中,他總是將好吃的菜夾到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們的碗裡,讓他們先吃完以後自己再吃。
蕭華在飯桌上還不忘叮囑自己的子女在困難時期更要保持艱苦樸素的傳統,他說:“當時我們在蘇區的時候,炊事員做什麼我們就吃什麼,紅米飯,南瓜湯已經算是不錯的了,經常是吃野菜,和窩窩這些,有一次炊事員把飯做糊了,我照樣吃,吃完之後繼續工作。”
在蕭華的言傳身教下,孩子們都繼承了父輩艱苦樸素的傳統,身上的衣服都是姐姐穿了妹妹穿,破了之後打個補丁繼續穿,大老遠一看根本不知道這就是開國上將的子女。
對此,蕭華的女兒蕭露說:“我父親告訴我們,要學會適應環境,好日子要會過,苦日子也得熬。父親離開我們已經三十多年了。有時,我突然說出的一句話、作出的一個舉動,都讓我感覺像極了自己的父親、母親,他們的品質、精神,就是‘傳家寶’,透過言語、舉止傳給了我們,我們又傳給了下一代,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即是家風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