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正式爆發開始,這場戰爭的性質逐漸由一場南北朝鮮之間的惡內戰,演變成為中、蘇以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參與其中的區域性戰爭。
1950年6月26日,美方就忍不住出手介入朝鮮戰爭了。杜魯門下令,派遣駐日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南朝鮮(以下稱南韓)作戰。次日,美方第七艦隊開始以進入港口、海峽巡邏的方式干涉臺灣的解放問題,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7月5日,美軍就正式參與了第一場對朝作戰。此時,毗鄰朝鮮半島的新中國警鈴大作,到10月25日正式打響抗美援朝戰役為止,中方向美國屢屢發出警告,杜魯門卻視這些警告為欺詐戰略,同意麥克阿瑟在“中蘇不參戰的情況下”越過三八線,把共產主義徹底驅逐出朝鮮半島。
面對美國的狼子野心,中國人民志願軍以“保家衛國”為目的,在朝鮮戰場嚴酷的自然環境下與強大的敵人奮力激戰,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與美方等簽訂《朝鮮停戰協定》,打退了敵人,打出了威名。
無論是朝鮮戰爭,還是抗美援朝,雖然兩者不是同一個概念,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敵我,傷亡都是巨大的。不過,在統計美軍傷亡人數的時候,出現了我方和美國官方資料不一致的情況。
根據朝鮮人民軍和我國志願軍共同統計的資料來看,敵方總傷亡人數在109萬左右,其中南韓傷亡人數為667293人,美軍397543人,其餘的為其他聯合國軍。
不過,美方給出的資料始終是與我方的統計有差異的,雖然從1953年美聯社的檔案來看,給出的資料是美韓減員總數為147萬,比我方統計的資料要高出不少,許多人認為這個資料比起後來美國官方給出的113萬總傷亡,其中14萬美軍傷亡,3萬美軍陣亡更客觀,但其實如果去仔細查閱原檔案就會發現,上面分明寫著“...美國總計144,173...”。也就是說,無論是美聯社還是美國官方,最終給出的資料都是美軍14萬傷亡,3萬陣亡,共計17萬減員,與我方統計的差距可不止一星半點。
很顯然,出入這麼大的資料,無論是於中朝兩國,還是於美國群眾,都是不具有可信度的。
1954年12月,親歷抗美援朝戰場的陳賡大將在哈軍大進行演講,講話中提到:“美帝主義至少死了30萬人以上,可他們自己卻謊稱只有這個數字的一半不到。”
許多美國媒體也對官方給出的數字可信度感到質疑,原因是戰時美軍報在國內的戰績看上去無論如何都是有水分的。“1951年,1月25日到2月9日,每天殲敵一個師,這可能嗎?”“聯軍在佔領漢城前10天,號稱敵軍每月能損失30個師之多,實在是令人懷疑。”
那麼,為什麼美方的數字與我方有這麼大的出入呢?這得從客觀和主觀兩方面原因去分析美國給出的數字。
首先來看第一個客觀原因,不可否認的是,美軍不論是計算陣亡還是傷亡,都有非常嚴苛的條件,特別是在對於本國士兵計算,確實有很硬性的標準。一般意義上,我們都認為陣亡二字拆分開來,即在陣線(戰場)上傷亡。但美軍明確規定:陣亡,一是與敵人正面交戰並被敵方子彈、炮彈等火力擊中,當場死亡;
二是執行戰鬥任務而非後勤等任務時死亡;
三是遺體上得有能證明是美軍身份的標識、銘牌,並有戰友確認。
戰場上戰火紛飛,沒有子彈、炮彈是長眼的,能保證每個人都有全屍、還能辨別身份,再加上執行後勤任務不列入資料,可想而知這個數字會被削減多少。
再者,之所以說這是第一大客觀原因,是因為與美軍的計算方式不同導致了的兩者之間的誤差確實在所難免,這種誤差不僅存在於美軍自己的減員計算中,也存在於對敵方的減員統計中。
從前者來看,美軍所有的非戰鬥死亡在志願軍的統計中都是戰鬥死亡,比如聯軍統帥之一沃克,在戰場上因躲避炮彈而車輛側翻,雖然是因戰場上原因受傷的,但也只是間接的被列為車禍,也就是事故亡。
後者不妨也看個例子:1953年6月,志願軍19團124名幹部們在防空洞中召開作戰會議,因受到美軍飛機轟炸,防空洞坍塌,124名幹部被埋。這在我軍看來是非常可歌可泣的,並計入陣亡資料。但在美軍計算中,這不是有預謀的轟炸,只是碰巧炸到了這個防空洞,因此屬於事故死亡,即非戰鬥死亡。
而第二個客觀原因就是,美軍內是包括了許多韓籍士兵的,這些被美軍從南韓軍隊抓來“充員”計程車兵被稱為katusa。介入朝鮮戰場後,美軍深感兵員不足的困擾,麥克阿瑟、李奇微、克拉克等都曾向政府請求讓在臺灣的蔣介石出兵援助。
蔣介石為了獲得美國的援助、鞏固自己在臺灣的地位,也十分願意幫忙。但是杜魯門和李承晚經過考慮,還是拒絕了這一請求。蔣兵的作戰能力先不談,一是杜魯門怕刺激新中國(當時中國還未正式參戰),二是李承晚怕把中國內戰扯進來不利於以後的統治,恐怕會一僕二主。 因此,李承晚提議不如武裝南韓士兵,幫助美國軍方“充員”。
雖然這些南韓士兵確實是與美軍共同作戰的,但是美軍卻從不把他們列入己方的統計資料中,只把他們視為“軍用物資”。然而,在志願軍和朝鮮軍方看來,這些人穿著美軍的制服,跟著美軍一起作戰,當然是視為美軍看待了。
美國陸軍歷史學家羅伊阿普爾曼曾在書中提到,美軍最先補充南韓士兵的部隊是步兵第7師。“...24日,最後一艘船到達橫濱...這樣,為第七師提供的兵員總數已達到8625名。”羅伊形容這些南韓士兵“神色驚恐,狼狽而疲憊”。從美軍的步兵師編制來看,有18000人左右的,也有15000人左右的,而無論是哪一種,這樣的兵員補充都意味著南韓士兵佔據了一個步兵師一半的兵力。
上文也已提到,這些南韓士兵在美軍眼裡不過是“軍用物資”,因此傷亡是十分慘重的。傷亡大,減員速度快,又需要儘快補充,這樣一來,南韓士兵在美軍中佔比是不低的,有時候甚至達到了1:1的情況。
1950年,聯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命令沃克,要在美軍步兵連中補充100個韓國人。從二戰美軍編制來看,一個步兵連約有193人,也就是將近兩百人,補充100個韓國人就超過了這個數字的一半,可以說是1:1了。然而,即使南韓士兵在美軍中以美軍的名義當“炮灰”,卻連被寫入美國紀念碑的資格都沒有,甚至根本沒被美軍列入本軍傷亡內。這樣,美軍的傷亡、陣亡數字就大大地減小了。
注意這個1:1,如果這種“一半”佔據的部隊足夠多,那麼這會不會是最後對比我方資料,美方所缺失的那“一半”呢?很有可能。還是拿步兵七師來舉例子,在著名的長津湖戰役中,步兵七師派出的北極熊團3288人被志願軍全殲,從志願軍的角度來看肯定是殲敵美軍3288人,但因為這個團裡有600名南韓士兵(katusa),因此美方的資料就是減員2668人。
按照美軍這樣的計算方式,就算是一個團、一個師裡所有的那“一半”南韓士兵全部戰死,最終出來的減員人數也只有美軍本國士兵的減員人數。這樣的配兵比例和計算方式,使得我軍在統計美軍減員情況時,很有可能得出一個兩倍的數字。
綜合這兩個客觀原因來看,美軍用嚴格的標準和不計入katusa死亡人數來極力壓制著減員人數,少於我方統計資料整整一半之多,這是為什麼呢?這就要來看美國這麼做的主觀原因了。
上文提到,美軍計算減員的陣亡等有十分嚴格的標準,這是因為一個陣亡士兵的補貼是非常高的。對於政府來說,處理一個陣亡將士家庭的後事,意味著支付一筆優厚的撫卹金,烈士家庭更是可以獲得20萬美元的一次性補貼,50萬美元的保險賠償,還有每月1000美元的補貼。再加上軍備開支、軍中生活開支,美國政府的軍費開支是十分沉重的。
而儘可能減少減員數字,無視南韓士兵的犧牲,也和美國政府的對外形象有關,不僅要維護我們俗稱的“面子”,還要減少本國社會對於介入朝鮮戰爭的負面輿論。
1951年5月,五星上將奧馬爾應邀參與國會作證時曾作了一次著名的發言:“赤色中國並非尋求主宰世界的那個強大國家。”並稱在朝鮮戰場是在錯誤的時間、地點,與錯誤的敵人進行錯誤的戰爭。
可見,介入朝鮮戰爭本就有戰略上的錯誤、不那麼光鮮亮麗的目的。而上文也提到,打這樣一場艱苦卓絕的仗對於美國政府來說意味著沉重的軍費開支,但是對於美國民眾來說,花了這麼多錢不好好建設經濟,反而跑到太平洋對岸去打這麼一場“全錯”的仗,歐洲復興計劃還在旁邊等著呢,國內反戰的呼聲也很高。如果這個時候再公佈出三十萬還要多的傷亡人數,無疑是給自己的名聲和負面輿論雪上加霜,因此要極力壓制,讓這個數字看上去“還算能接受”。
上文提到陳賡在哈軍大的演講,講話中除卻提到美軍官方的傷亡數字不實之外,還分析了美軍報出有出入數字的真相:“美國為了這場戰爭,已經死了太多的人。往常他都是一個投機取巧的角色,趁機發戰爭財,這次卻是得不償失。”
介入朝鮮戰爭,美國既無法服眾,也無法自洽,只好透過這種方式挽回,可以說陳賡作為親歷抗美援朝、與美軍對陣的大將,這是一語道破了天機。
由於種種原因,美國報出的減員人數始終是存在水分的,而被充入美軍部隊的南韓士兵犧牲的確切數字也一直是個迷,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我方得出的統計數字,無論是出於我方的嚴謹和紀律嚴明,還是katusa的配兵比例,都是可以說得通、比較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