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衛戰,又稱南京戰役,是在淞滬會戰之後進行的,它是抗戰中國民黨軍隊為保衛首都南京與日寇展開的一場激戰。這場戰鬥僅僅進行了8天,民國的首都南京便陷入敵手(加上外圍戰一共13天)。
南京淪陷之後,日寇趾高氣揚進入南京,開始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南京的陷落是國家的恥辱,不亞於靖康之恥,叫人不忍回顧。
首都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必要時軍隊都要拼命保衛,為了保衛南京蔣介石投入15萬兵力,而日軍真正用於攻城的兵力只有5萬。
儘管如此,南京還是被攻破了。
因此,後世很多人在疑惑,南京是中國有名的堅城,這場保衛戰國軍為什麼會輸?
失去天時地利人和
打仗需要三要素,天時地利人和;南京保衛戰進行時,中方一樣都不佔。
天時:這場戰鬥在12月進行,氣候寒冷。而日軍後勤保障能力強,士兵沒有後顧之憂;國軍沒有制空權,後勤保障不給力,國軍士兵缺乏禦寒棉衣又冷又餓,氣候條件對我軍極為不利。
地利:保衛戰需要險峻地形,南京似乎符合這個條件。南京多山多丘陵,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湘軍當時攻佔太平軍把守的天京(南京),前後用了三年的時間才攻破,但那是冷兵器時代的事。
熱兵器時代,南京相對較低的山谷和丘陵根本起不到阻擋敵人的作用。在擁有火炮和空軍優勢的日軍面前,南京城牆不堪一擊。
人和:由於淞滬戰役國軍慘敗,國軍士氣低落。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朱可夫不但在城外部署多道防線,修築堅固工事,部署重兵防守;還儲存大量戰略物資,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同時,以斯大林為首的蘇共領導人,留在莫斯科,指揮戰鬥。這就讓莫斯科軍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堅定了必勝信心。
而國軍一沒有部署足夠兵力;二沒有儲存戰略物資;三沒有在外圍修築幾道工事。
最要命的一點,國民政府早在南京保衛戰開始之前,就已經遷往重慶。這樣做當然是逼不得已,但是極大地動搖了軍心、民心。
決策者沒有打算死守
南京之所以那麼快就丟失,是因為國民黨高層就沒有打算堅守,對保衛南京沒有信心。
在戰爭中,一個國家首都的陷落,大多預示著一個政權的滅亡;因此,首都一定會死守的,國民黨政府也不願意丟掉南京。
可是國民黨高層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南京根本就守不住,高層沒有死守的信心。
讓他們喪失自信的,是另外一場戰役淞滬會戰。
南京保衛戰發生在1937年12月初,當時淞滬會戰剛剛結束還不到20天。
淞滬會戰是中日兩軍精銳在抗戰中進行的第一次正面較量,是兩國軍隊的首次大規模會戰。
雖然日軍在1931年就佔領了東北,中國東北軍執行不抵抗命令,兩軍基本上沒有進行接觸。
日軍又在1937年7月7日發動盧溝橋事變,打響了全面侵華戰爭,平津淪陷,但是中國軍隊進行的抵抗也是小規模的。
之所以如此,原因多多;除了蔣介石的消極抵抗的政策,還有中日兩軍武器裝備有巨大差距,交戰起來勝算不大。
因此,蔣介石就希望用有限退讓滿足日軍的貪慾,讓其停止侵華步伐。
可是日軍的胃口太大,慾望沒有止境,他們得寸進尺,又對華南廣大地區虎視眈眈。
換言之,他們的目標是征服中國,推翻國民政府。
在此情況下,蔣介石無路可退,一場大戰爆發了。
為了打贏這場戰爭,國民黨不惜血本;蔣介石親自坐鎮指揮,國軍主力傾巢出動,國軍名將悉數上陣。
國軍投入70個師(包括20多個德械師)的兵力,總兵力80萬。
日軍方面投入的兵力,是國軍的三分之一,在20萬左右。
會戰中,國軍將士個個視死如歸,奮不顧身,捍衛了中國軍人的榮譽,贏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可是經過3個月的浴血奮戰,中國軍隊在付出30萬傷亡後,不得不退出戰場,讓日軍佔領上海,嚥下失敗苦果。
而日軍的傷亡,只有4萬人左右。
淞滬會戰之後,日軍更加狂妄,士氣高昂,近在咫尺的南京成為他們下一個目標。
而國軍損兵折將、人困馬乏,亟需休整,短時期內根本恢復不了戰鬥力。
因此,高層普遍認為南京守不住,為了南京市民免於生靈塗炭,還是放棄為上策。
在11月中旬召開的最高軍事會議上,國軍副總參謀長白崇禧說:“現部隊已殘破不全,也沒有後續部隊可排程,建議宣佈南京為不設防城市。”
張群則說:“如我軍自動退出南京,將來和談時,日軍就不能以武力攻佔南京的戰勝者自居。”
作戰組組長劉斐也表示:“日軍擁有海陸空優勢,國軍將處在立體包圍之下,難以進行有效抵抗。建議用12至18個團象徵性地適當抵抗後主動撤退。”
蔣介石愛將陳誠也站起來發言,主張放棄南京;與會的何應欽、徐永昌均表示贊同。
蔣介石的德國軍事顧問法肯豪森也發言說,固守南京是下策。
聽到這裡,蔣介石陷入了矛盾之中;一方面南京確實守不住,一方面要是放棄了身為國家元首面子上過不去,對不明真相的國民也無法交代。
蔣介石曾經在日記中寫道:“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對國對民殊難為懷也。”
一方面是南京幾十萬市民和幾十萬國軍生命,一方面是國家的尊嚴,如何取捨?蔣介石陷入矛盾之中。
最後,蔣介石為了自己的威望,還是決定保衛南京。
萬事俱備,只差一個請纓保衛南京的將領。
但是那些高階將領一不願意拿士兵和百姓的生命去做沒有意義的犧牲,二不願意背丟失南京的鍋,成為歷史罪人;所以國軍將領面面相覷,沒有人表現出要掛帥的意思。
這時候軍事委員會警衛執行部主任唐生智突然站起來,他大義凜然地說:“敵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國父陵寢所在地,值此大敵當前,南京如不犧牲一二員大將,我們對不起總理在天之靈,更對不起我們的最高統帥。本人主張死守南京,和敵人拼到底!”
唐生智還拍著胸脯對蔣介石說:“沒有統帥命令決不撤退,誓與南京共存亡"。
對於唐生智的慷慨陳詞,蔣介石非常感動,喜出望外,隨即任命唐生智為南京衛戍司令部司令長官,指揮南京保衛戰。
即便如此,蔣介石也沒有打算死守南京。他的指導方針是:南京守城,非守與不守之問題,而是固守時間之問題。故只可希望較短時間之防守。既作短時間守城之望,則不必將全部之基幹部隊,全部犧牲,須預為撤退之掩護”。
“若是至不得已放棄南京時,各防守部隊撤退,得有掩護。”
概況起來就是象徵性抵抗,有序撤退,減少不必要傷亡。
換言之,南京保衛戰高層根本就沒有打算、也沒有希望會贏。
儘管蔣介石不希望在戰鬥中出現不必要的傷亡,但悲劇還是發生了。
除了30萬無辜百姓被日軍殘忍屠殺,還有5萬中國軍人犧牲,這些軍人並非都死於日軍槍口之下,還有人死於自己人的槍炮下。
總之,南京保衛戰是一場失敗的保衛戰,不只是結果失敗,指揮也非常失敗。
究其原因,唐生智是個不稱職的指揮官,指揮出現嚴重失誤。
唐生智不勝任
首先唐生智是個平庸的將領,軍事生涯雖然打過勝仗,但沒有出彩表現,軍事指揮能力跟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根本無法相比。
其次唐生智身體欠佳,”體弱多病,其體力不勝重任。”(國民黨教育部長王世傑語)
白崇禧也說:唐的身體虛弱不堪,走平地還可以,走上坡路根本不行,不能親臨工事和陣地瞭解情況,作出科學部署。“寒風白雪中,不僅為南京城防擔心,也為他自己擔心。”
還有一點,唐生智大腦不夠清醒,沒有做出明確判斷。
既然蔣介石是要做象徵性抵抗,但是唐生智卻表現非常悲壯,要背水一戰,破釜沉舟,這和蔣介石的決策似乎背道而馳。
為了堅定國軍守城決心,唐生智還下令撤走、銷燬了長江中的所有船隻,發誓與南京共存亡。
連進行戰地報道的《紐約時報》記者德丁都指出,唐生智沒有考慮中國軍隊的撤退問題。
當時留在南京城中的德國商人約翰也猜測說:唐將軍將會毫不猶豫獻出百姓和軍人的生命。
不過唐生智自己並沒有打算犧牲,他事先命令自己的部下,南京衛戍司令部的參謀長周斕在江邊的煤炭港密藏了一艘小火輪,以備不時之需。
指揮者出現重大失誤
唐生智在指揮、組織這場戰役中,出現重大失誤。
唐生智自己身體狀況不好,無法親臨前線部署防禦,不能制定最佳方案,導致軍心渙散、士氣相對低落。
開戰3天,南京城主陣地即被日軍突破。
12月11日晚,南京保衛戰進入第六天,蔣介石得知南京復廓防線岌岌可危,思想產生動搖,擔心守軍被日軍圍殲,兩次致電唐生智,下達撤退命令:“如情勢不能久持時,可相機撤退,以圖整理,而期反攻之要旨也。”
但唐生智當初信誓旦旦,此刻倉促撤退,擔心日後被追責,因此沒有及時組織守軍撤退,堅持要下部下當面傳達蔣介石的命令之後才能撤退。
因此,孤立無援的中國守軍繼續在各陣地上浴血奮戰,頑強地抗擊日軍的攻擊。
1937年12月12日中午,在日航空兵與重炮兵強大火力的支援下,日軍從被炮彈轟坍的城牆缺口突入城中,南京南部與西南部城防、佔領各主要城門相繼失守。
12日下午5時,唐生智向部下宣讀了蔣介石“可相機撤退”的來電後,向全軍撤退的書面命令。
但是下達命令時表達不準確,前後矛盾;而且有的部隊根本沒有接到撤退命令。
如此一來,10萬中國守軍的撤退,變成了雜亂無章的大潰退。
最可怕的是,擔任督戰任務的第三十六師宋希濂部竟然沒有接到允許撤退的命令,對撤退友軍開始格殺。
一時間,各部自相殘殺,血流成河。
而且大量中國潰兵衝破日軍和自己人的圍追堵截,九死一生來到下關一帶江邊的時候,面對滾滾長江東逝水叫苦不迭,因為江邊沒有一艘渡船,船隻早就被唐生智下令撤走。
數以萬計的國軍插翅難逃,只能任由數萬日軍殺戮。
而唐生智為首的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的長官們,乘坐一艘預先密藏在江邊蘆葦中的小火輪逃向江北。
這場保衛戰中,唐生智的指揮漏洞百出、乏善可陳;因此有人指責他沽名釣譽,撈取政治資本,葬送了國軍主力。
不過公允地說,唐生智在此戰中有錯無罪,而且危難時候挺身而出、勇氣可嘉,值得讚賞。
白崇禧對唐的評價比較客觀:“南京失守後,曾有人紛紛責難唐氏。平心而論,以殘缺疲敗之師是不能與優勢戰勝之敵相抗的。唐之錯誤在於事前未能知己知彼,謹慎考慮,詳細計劃,貿然承擔守城重任,雖勇氣可嘉,終不免受全國輿論之指責,則殊為不值矣。”
總之,南京保衛戰既可歌可泣,又不堪回首。國軍將士表現雖然勇敢,但做了無謂的犧牲,給後人留下了沉痛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