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將119:王宏坤
作者:相忘於江湖
在我軍的開國上將中,有一個人的經歷可謂波瀾起伏。
紅軍時期,他23歲就出任鄂豫皖紅10師師長,受傷後動手術不同麻藥,被譽為"當代關雲長"。24歲出任紅4軍軍長,繼任者是許世友、陳再道,徐向前稱讚他是紅四方面軍的一面旗幟。
全面抗戰爆發後,他奉命留守陝甘寧邊區,因為"常勝將軍"名頭太大,招兵超員多花了200元軍餉,只好當面找主席"報銷"。後出任冀南軍區副司令員,成為陳再道的副手。
解放時期,他是晉冀魯豫野戰軍6縱第一任司令員,後來才是"瘋子"王近山。劉鄧躍進大別山,他組建10縱,不遠千里運送補給,挺進桐柏山。渡江戰役前,劉鄧內定他任二野第六兵團司令員,可是敵軍長江防線太不經打,第六兵團一直沒有成立。
這位能文能武、大起大落的"常勝將軍",就是開國上將王宏坤。
一、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說起開國上將王宏坤,就不能不提他的堂兄王樹聲。
提到"堂兄",大家很容易想到湖北的"林家三兄弟",即林總和堂兄林育英、林育南。林育南是最早的工運領袖之一,1931年2月7日與何孟雄等24人在上海龍華就義。林育英也叫張浩,最大貢獻就是帶回莫斯科的"口信",解決了紅軍的重大危機,逝世後主席親自抬棺。
正因為有這麼兩位超級"大牛"的堂兄,林總從一出道就備受主席呵護。
與林總相似,王宏坤走上革命道路,很大程度上是堂兄王樹聲的影響。
王宏坤,1909年1月22日(大年初一)生於湖北麻城。
少年王宏坤和義勇隊20人跑到武漢當兵,但被拒收。後來聽說王宏文、王樹聲在家鄉鬧革命,就和父親王澤崇一起參加。1927年11月,父子一起參加黃麻起義。
在4年半時間,王宏坤從小兵、班長、排長,1932年3月,升任紅10師師長。
在為期48天的蘇家埠戰役,王宏坤紅10師表現非凡,為紅軍大獲全勝立下大功。隨後,參加了第四次反"圍剿"。這年冬,王宏坤負傷手術不用麻藥,"當代關雲長"聞名軍中。
1933年木門會議後,紅四方面軍4個師擴編為5個軍,王宏坤任紅4軍軍長。政委周純全,政治部主任洪學智。紅10師師長汪乃貴,紅11師師長陳再道,紅12師師長張才千。
王宏坤是鄂豫皖紅4軍第一任軍長,繼任才是許世友、陳再道。
二、"常勝將軍"招兵超員
1935年5月,王宏坤第二次出任紅4軍軍長,開始長征。
7月,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王宏坤任紅四方面軍副參謀長,紅4軍由許世友任軍長,王建安任政委。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陳再道出任第4軍軍長,王宏坤任政委。
1937年8月,紅4軍、紅31軍和陝北紅29軍、紅30軍、紅十五軍團騎兵團等部改編為129師。129師2個旅,385旅旅長是王宏坤,386旅旅長是陳賡。
28歲的王宏坤躊躇滿志,準備率部兵東渡黃河奔赴抗日一線。可是,為了保衛陝甘寧邊區,385旅旅部、770團編入蕭勁光的留守兵團。一開始王宏坤還接受不了,時間一長髮現:保衛陝甘寧邊區,很多問題處理起來還真難。
出身貧寒但天生好學的王宏坤決定,請示延安向主席當面彙報請教。
當然,除了向主席請教,王宏坤還有個小算盤:他多招了200名新兵,有200元軍餉沒地方調兌。
王宏坤也是抱著一絲希望,萬一得著機會問一問主席,看誰能給報銷?
三、主席親自批條"報銷"
陝甘寧留守兵團,主力是120師359旅718團和129師385旅770團。
當然,還有八路軍3個師的特務營、輜重營、炮兵營等部。其中385旅旅部,旅長王宏坤,副旅長王維舟,參謀長耿飈,直屬770團團長張才千,政委肖元禮。
王宏坤的申請報告打上去很快就得到回覆:主席同意接見。
1938年3月,王宏坤在窯洞裡第一次見到了主席。見到王宏坤,正伏案工作的主席熱情地迎接握手,給他倒了一杯水。王宏坤一面彙報,一對"友軍"的兩面行為進行揭露。
主席親切地聽著,偶爾用筆在紙片上記一下,然後放進抽屜裡。
聽了王宏坤的工作彙報,主席詢問留守部隊的吃飯情況、思想狀況。最後,王宏坤鼓足勇氣向主席請求派幹部到延安學習。主席非常高興,聽王宏坤說要分兩批送500人,沉吟一下也答應了。
王宏坤再彙報新兵情況。主席讓他留下600人,其餘800都送到靖邊獨立團。
最後,王宏坤提出招兵超額200人多花了200元軍餉。當時一個兵一個月軍餉不過1塊錢,師長以上5元,所以這200元鉅款,留守處主任蕭勁光和供給部部長葉季壯都做不了主。
主席和藹地看著王宏坤:"難為你們了,我給葉季壯寫個條子。"
王宏坤又說想來延安學習,主席說:"來吧,延安有抗大,你安排好工作來找我。"
四、挺近桐柏逐鹿中原
王宏坤回到385旅,把工作交接給副旅長王維舟,就去學習了。
不巧的是,這一期抗大不到2個月就結束了,主席又安排王宏坤學習了一段時間,算是彌補了這個29歲的農村大男孩渴望學習的夙願。
1938年11月,朱老總親自安排王宏坤護送堂兄王樹聲、王建安等人去蘇中和山東戰場。之所以讓王宏坤護送,因為他是登記在冊的少將旅長,透過友軍地盤有很大的便利。
返回途中,王宏坤留任冀南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就是鄂豫皖老搭檔、129師386旅副旅長陳再道,一年前下太行開闢平原根據地,對當地更熟悉,所以王宏坤就給陳再道當了副手。
冀南根據地在陳再道、王宏坤等人的苦心經營下,成為模範根據地。隨後,王宏坤參加了百團大戰、1942年反"掃蕩",以及1945年春季攻勢,最後迎來了抗戰勝利。
解放時期,王宏坤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二副司令員兼6縱司令員,參加上黨戰役。1945年10月,邯鄲戰役,指揮北集團。1946年,參與了臨清、白晉、平漢等戰役。
1947年8月,劉鄧躍進大別山,遇到了極大的困難。為了援助劉鄧,晉冀魯豫軍區組建了10縱,由王宏坤率部越過平漢鐵路為劉鄧運送補給,並開闢了桐柏軍分割槽。
1948年1月,王宏坤解放鄧縣,5月,又參加了宛西、宛東戰役。
7月,王宏坤統一指揮中野6縱和中原軍區桐柏、陝南軍區發起了老襄戰役,作戰方案放棄三山,先取老河口再打穀城,切斷襄樊與襄陽的聯絡,王近山、李德生對此非常支援。
五、沒有成立的第六兵團
老襄戰役(襄樊戰役)刀劈三山,力擒康澤,是王宏坤的最後一戰。
此戰活捉康澤、郭勳祺,遠在西柏坡的主席聞訊,親自致電王宏坤祝賀勝利。隨後的淮海、渡江戰役及解放大西南,王宏坤都是以"壓糧官"身份默默支援一線。
1949年2月,二野編為3、4、5三個兵團,預留第6兵團番號,一旦渡江遭到外國干涉,就及時支援。劉鄧內定司令員王宏坤,有江漢軍區10縱、桐柏軍區12縱、鄂豫軍區等約8萬餘人。
但是湯恩伯長江防線太不經打,外國也沒敢出手,所以第6兵團就用不上了。
實際上,三野11兵團、四野16、17兵團的番號也有預留,因為同樣的原因沒有組建。
1955年9月,王宏坤被授予海軍上將軍銜。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