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底以來,英國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到西太平洋地區已經快遊蕩3個月了,依然沒有離開的意思,先後與韓國的兩棲攻擊艦、日本的準航母和美國海軍進行了多次聯合演習,最近,它又和“卡爾.文森”號、“里根”號核動力航母和海自直升機母艦“伊勢”號進行編隊航行。而在這個四航母編隊中,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伊麗莎白女王”號幾乎沒什麼尾跡,特別是與日本“伊勢”號對比明顯。
一般來說,在編隊航行時,幾艘軍艦的航速應該是差不多的,不存在許多人臆想的有的軍艦突然加速或者減速的情況,因為在密集的編隊中,這是非常危險的舉動。而且攝影師也會挑最整齊最美觀的時候拍照片,這樣才能達到宣傳效果。
然而一個事實是,當“伊麗莎白女王”號以同樣的航速航行時,它的尾跡比2艘美軍航母和日本“伊勢”號都要小,甚至到了幾乎沒有的程度,這就體現出一個老牌海軍強國航母的設計和建造功底。
當軍艦在大海中航行時,空氣被捲入水中,並隨著螺旋槳的轉動而形成無數氣泡.水中的大氣泡由於浮力較大,存在的時間很短,但小氣泡則能跟隨軍艦的尾跡存在很長時間,正是這些小氣泡,把軍艦的蹤跡暴露給空中偵察者和尾流自導魚雷,形成巨大的威脅。
而消除尾跡的辦法說簡單也非常簡單,就要提前讓氣泡消散,“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就採用了一種消波氣幕裝置,對尾跡“以毒攻毒”。這種技術具體做起來非常複雜,而英國在造好航母之餘,還能考慮到這樣的細節,只能說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除了尾流控制之外,“伊麗莎白女王”的飛行甲板設計得也非常有底蘊。初看起來,它以與“尼米茲”級差不多的甲板寬度,卻只獲得了一個滑跑起飛通道,甚至沒有斜角甲板,可謂是“暴殄天物”。但實際上,英國這艘航母偏重的不是全甲板緊急起飛時的出動效率,而更注重“細水長流”。
英國航母飛行甲板很寬
何為“細水長流”?即英國航母更注重甲板載機量以及源源不斷的起飛能力,所以它的甲板四周都可以停放F35B,連滑躍甲板旁邊的平行位置都能停放約5架艦載機。而據英國皇家海軍計算,在搭載36架F-35B戰機的情況下,“伊麗莎白女王”號首日戰機出動能力達108架次,這個數字已接近“尼米茲”級航母的日均出動架次。
也就是說“細水長流”和看起來非常猛的“全甲板起飛”,其實效率是差不多的。它雖然前幾批艦載機的出動速度不及彈射航母和俄羅斯全滑躍甲板航母,但是後勁十足,這也是由英國的作戰環境決定的。
一個反面例子是韓國正在研製的雙艦島航母,它雖然大量借鑑了“伊麗莎白女王”號的設計,但是在飛行甲板的佈置上,可謂是一塌糊塗,這就是暴發戶和老牌海上強國的區別,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追趕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