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懷容納天地。
一
1990年,北京亞運會閉幕式,工體看臺意外躁動,有人拉開橫幅:亞運成功,眾盼奧運。
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聽聞愕然,隨後微笑說:中國下一步該組織奧運會了。
古老的國度怦然心動,申奧呼聲如巨浪般泛起,各類標語印滿T恤,刷滿高牆,最後掛在熱氣球下,巡遊北京上空。
1991年2月,北京正式申辦2000年奧運會,同年6月,《人民日報》刊出申辦口號:開放的中國盼奧運。
透過奧運會,讓世界認識一個開放的中國。
隔年夏天,兩岸三地的明星聯手舉辦了一場盛大晚會,為申奧助威。
張雨生齊秦那英攜手高歌,陳佩斯朱時茂表演拳擊小品,王祖賢下場參加明星籃球,裁判是侯耀文。
晚會主題曲名為《奧林匹克風》,歌中有長白雪,有黃山松,有神州蒼穹,結尾呼喚:奧林匹克風,吹到北京會親朋。
長風撩撥心絃,最後連單田芳評書開場前都要聊申奧,那年氣功大師還未謝幕,信誓旦旦保證:申奧一定成功。
北京惠僑飯店內,奧申委深知責任之重,當時電腦尚未普及,他們卻超前發明了思維導圖。
申奧工作被拆解成無數節點,每個節點都用螺絲帽畫圈,標註在白紙上,再以線條相連。
最後,圖紙貼滿了四米長高牆,無數密集的線圈,匯成一場漫長又複雜的征程。
征程終點是摩納哥的蒙特卡洛,地中海邊一座美麗小城,2000年申奧在此最終決選。
1993年9月,何振梁率中國代表團出征,隨行的還有劉歡、韋唯和楊瀾。
楊瀾那年剛25歲,但已主持了三年正大綜藝,節目主旨就是開眼看世界,與申奧不謀而合。
出發時,她帶了一個巨大皮箱,皮箱內是兩身專門從香港訂製的禮服,準備慶典晚宴穿戴。
然而,蒙特卡洛的故事,開場就陰霾緊鎖。
別國體育明星四處簽名拉票,中國運動員卻在酒店緊張待命;悉尼志願者沿街贈送棒球帽和紀念章,中國代表團卻在糾結:現在發光禮物,申辦成功後送什麼?
最後,慌亂間,中國代表團還是發了揹包等禮品,然而事後英國攝影記者悄悄告訴楊瀾:那個包沒用兩天就開線了。
更大障礙來自與世界接軌,當時代表團會外文的並不多,也不懂宣傳技巧,海外媒體詢問環保,而中方在宣傳一萬群眾喜登長城等待八方來客。
當年9月23日,蒙特卡洛之夜,是夜大雨滂沱。
中國少女合唱團12個小女孩,在走廊反覆唱著《奧林匹克頌》,奧組委工作人員匆匆經過,小女孩歌聲懇切又單薄。
8點25分,薩馬蘭奇登場,他逐一感謝5座申辦城市,按字母排序,第一個是北京。
剛念出北京,誤解的中國代表團成員興奮起身,遠方的北京,市民燃起鞭炮,舞動獅頭,廣場打開了慶祝噴泉。
然而,欣喜若狂戛然而止,薩馬蘭奇從信封裡抽出最終結果:悉尼。
興奮起身的劉歡,摔回到椅子上,覺得渾身涼透了。身邊代表團成員沉默,收起手中的國旗。
遠處走廊,唱歌的小女孩們哭了,以為是她們唱得不夠好,中國才落選。
監票人走過來安慰何振梁,“45票比43票,只差兩票”,多年後,人們方知,澳大利亞用7萬美金,收買了非洲兩張選票。
中國代表團沉默歸國,那兩件禮服被楊瀾壓進箱底,再未穿起。
在北京,守著奧申委值班電話的劉巖,接到來電,無人說話,只是放聲痛哭。
此後,電話不斷,但無人指責辱罵,除了感謝,就是寬慰。
漫長一夜度過。鄧小平晨起第一句話便問投票結果,得知後,他平靜說:預料中事,最要緊的是辦好我們自己的事情,把自己強大起來。
那天早晨,北京地鐵頭班車,車廂門口貼出標語:申奧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幾天後,北京匯文中學學生身著T恤誓師,T恤寫著:一個輸得起的民族,才是真正有希望的民族。
1993年冬天,奧申委的牌子,從惠僑飯店摘下,送入博物館。
摘牌時無人說話,但恍惚間聽見悠長嘆息。
二
1999年,北京再申奧運,奧申委設在新僑飯店,隔年,申辦口號定為:新北京,新奧運。
前塵已矣,這一次,故事都是新的。
唯一沒變是民眾熱情,十年的意難平,化作舉國聲援,無數簽名長卷從天南海北郵至北京,堆疊如山。
承德女工繡出申奧鞋,安徽小孩摺疊申奧星,石景山幾位退休老人,跑遍北京,收集5000多粒玉蘭種子,希望種在場館周圍:
8年後,我們可能有人看不到奧運會了,但玉蘭樹能看到。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的德國留學生,徵集了107個國家1.3萬人簽名,支援北京申奧,而在美國亞特蘭大,小學生看完熊貓,給北京奧申委寄來了支援賀卡。
2001年,楊瀾出任申奧形象大使,她發現此次代表團中,很多人會說雙語,也更大方從容:
第一次申奧就像餃子在茶壺裡,倒不出來,第二次申奧時,我們有了倒出來的能力,茶壺的口寬了,無論是語言上,還是思維方式、表達方式上,都是如此。
2001年7月,中國代表團啟程前往莫斯科,相比於當年的拘謹,這次代表團擁有了自己的展臺,有中國結、紀念章和北京糖果。
展臺迴圈放著張藝謀拍的宣傳片,有天壇、長城、京劇和太極拳,片中有無數中國人的笑臉,微笑是無國界的語言。
新聞釋出會上,面對各類刁難問題,中方回答輕鬆溫和,不再生硬和死板。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之夜,驟雨又至。
當夜,五座城市依次陳述,北京排在第四位,代表團開玩笑稱是好兆頭,four china聽起來像for china,命運歸屬中國。
楊瀾陳述時,原本想用電影《臥虎藏龍》切入,然而團隊聘請的國際專家指出,並不是所有人看過電影,且西方有惡龍傳說。
楊瀾改用蹴鞠開篇,“宋朝的時候我們女人就開始踢足球,所以現在中國女足很厲害。”笑聲在會場響起。
陳述的結尾,楊瀾說:
700年前,有人問馬可波羅,你的有關中國的描述是真的嗎?他說,我只不過將我所見到的跟你們描述了一半而已。來北京吧,用你們自己的眼發現中國。
投票結束了,薩馬蘭奇登臺,端詳結果後,他微微露出一絲笑容,全球華人屏住呼吸。
片刻後,他念出:獲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的城市是,北京。
歡呼聲響徹全場,國際奧委會的委員排隊上臺祝賀。
中國臺北委員吳敬國上臺,和滿頭白髮的何振梁相擁而泣,“與有榮焉,這是兩岸人民的驕傲”。
在北京,各個廣場都擠滿歡呼人群,凡是車輛都開窗歡呼,到處都在唱《歌唱祖國》。
那夜,尋呼臺小姐敲字到手抖,發得最多就是北京贏了。
上海世紀廣場齊唱真心英雄,西安城內盡是鑼聲,青島女孩緊緊擁抱同學五分鐘,哭著對記者說,“長這麼大從來沒有為任何事這樣激動過!”
時代雜誌記錄下中國沸騰一夜,照片下的報道寫道:
他們對自己國家在過去20年裡的表現非常自豪,而舉辦奧運會將給世界一個真正瞭解中國的機會。
三
申奧成功後,中國掀起學英語熱潮,北京計程車上,的哥都在聽英語磁帶。
西單圖書大廈單日賣出英語書1900冊,最熱的是《北京人學英語100句》和《北京人學英語300句》,大廈的英語角日日座無虛席。
在北四環,一座名為鳥巢的巨大體育館開始興建。它的創意源自全球徵集,最終由中國和瑞士聯合設計。
玲瓏剔透的外形,被外電成為中國開放的象徵,而在國人眼中,它承載著歸巢的心願。
2005年1月,北京奧組委向全球徵集奧運口號,收到電郵投稿21萬條,組委會電腦一度崩潰。
最終,奧運口號定為“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消彌傲慢,拒絕偏見,世界是平的。
3年後,那支名為祥雲的火炬,開啟了世界旅程。它的創意來自於紙卷軸,那些卷軸曾流轉於絲綢之路,連著東方與西方。
祥雲跑過五大洲,穿越24時區,從春意盎然的阿拉木圖,跑至雨雪霏霏的倫敦,它記錄下華人的驕傲,一路的崎嶇,以及保護聖火的勇敢。
2008年5月,奧運聖火歸國,從南中國向北京行進,而五洲四海的來客,開始前往北京。
2008年8月8日,北京天藍如海。當日,搜狐首頁登了一篇《讓世界記住這個閃亮日子!》,文中說:
中國曾建起歷史上最長的牆。現在,它正在組建歷史上最大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牆是為了抵擋中國的敵人,而奧運會是為了把新中國展現給它的朋友。
夜色緩緩降臨,80多個國家的元首和首腦,204個奧運大家庭成員,16000名運動員和教練員,9萬名現場觀眾,數十億電視觀眾,東方和西方,中國和世界,凝神等待。
後海的屋頂上,有人看到,巨大的煙花腳印破空而來,一步步走向鳥巢。
8點06分,鳥巢內,開幕式上演,2008個演員擊缶,用《論語》歡迎全世界的朋友。
貴賓看臺上,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看開幕式感慨不已,他說:沒有開放政策,就沒有奧運會。
23點55分,世界等待懸念的揭曉。光柱意外籠在李寧身上,曾經的體操王子,已微微發福,他平靜凝重,奔跑向虛空。
中國畫卷在夜空中徐徐展開,李寧奔跑在畫上,《我和你》的歌聲,如天籟般響起。那一刻,世界寧靜溫柔。
聖火燃燒在北京夜空,開幕式三天後,英國媒體評論稱:
你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奧運會開幕式,它標誌著一個新世界的開始。
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開放,而開放的中國將會讓世界更加親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