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抗日戰爭時期,糧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在嚴酷的戰爭環境裡,八路軍是如何開展後勤工作,保障糧食供應的?從2010年起,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孔家峧村陸續發現、公開了一千多份八路軍軍糧賬單。這些賬單,揭開了當年百姓幫助八路軍保糧、藏糧、運糧的秘密。
孔家峧村農民郭海波家儲存及發現的部分八路軍軍糧賬單。新華社記者劉揚濤攝
保 糧
“今欠太行軍區麥子肆仟斤,孔家峧倉庫。”“今收到柏官莊麥子捌石、小米壹石貳鬥、苞谷壹石,八路軍教導隊。”……翻開孔家峧村農民郭海波儲存的一千多份八路軍賬單,絕大多數內容都是記錄糧食收支情況的。
孔家峧村所在的黎城縣是抗戰時期八路軍的重要根據地之一。據長治市委黨史研究室專家宋河星介紹,當時郭海波的曾祖父郭建仁是孔家峧村的村幹部、犧盟會秘書,也是八路軍糧秣會計的經手人。
八路軍藏糧於民,這是實行“五戶聯保”制度時的保糧單。新華社記者趙陽攝
時任八路軍後勤部副部長的周文龍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抗戰時,在根據地,糧食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是帶有半貨幣性質的產品,由於物價不穩定,貨幣貶值,我們常以糧食作為預決算的計量單位。” 糧食的重要性使其成為戰爭時期各方關注的焦點。“每年秋收時節,日軍都會組織大規模掃蕩,搶奪地裡的糧食。”當年在村裡擔任兒童團團長、91歲的鄭明田回憶道,“為了保護勞動成果,老百姓每年秋天都要趁日軍來之前搶收糧食。”
在孔家峧村走訪老民宅時,記者發現家家戶戶的院子裡都有一個大石磨,它們見證了抗戰時期村民的保糧經歷。
黃草辿村廢棄舊宅裡的石磨盤。新華社記者劉揚濤攝
“玉米馬上要熟的時候,老百姓就連夜下田搶收。大夥把溼漉漉的玉米粒從棒子上掰下來,鋪到火炕上烤乾,然後在院子裡點起煤油燈,用手推磨把玉米全部磨成面。”鄭明田說,“一晚上下來,所有人都累得筋疲力盡。”
百姓千辛萬苦保下來的糧食,支起了八路軍抗戰的灶。“戰爭年代糧食短缺,但村民們還是積極地為部隊籌款送糧。”鄭明田說,“雖然生活艱苦,但知道八路軍在為大家戰鬥,百姓的心裡就有了盼頭。”
藏 糧
翻閱賬單,在密密麻麻的字跡裡有不少諸如“八路軍吉峪部”“襄防司令部”“倫敦工廠”等八路軍機關和企業代號。
戰時保密需要,八路軍一些機構使用“代號”進行登記。新華社記者趙陽攝
“為破譯這些代號,我們曾三上北京請教老八路。”當地紅色文學作家趙晚芹說,部分代號已經破譯,如129師司令部代號為襄防司令部,冀南銀行總行代號為倫敦,新華社代號為教導隊等,但仍有一些代號尚未破譯。
“爺爺非常重視對糧食資訊的保密工作。我們家有一口大缸,爺爺把賬單一張張糊在缸的內壁上,再在缸裡堆滿木炭等雜物。”郭海波的父親郭端樂說,“這樣做不僅是為保護家人,更是為了保證糧食安全。”
91歲的黃草辿村村民嶽丙法告訴記者,抗戰時期,百姓人人家裡都藏著八路軍的糧食。
《周文龍回憶錄》中有提道,在那時的游擊戰環境裡,政府不能專設糧庫集中保管,只好把糧食由各村各戶儲藏保管,做到村村是兵站,戶戶是糧倉。
孔家峧村外的藏糧洞遺蹟。新華社記者劉揚濤攝
黃草辿村距離孔家峧村僅有幾公里遠,村外的荒山上至今還能找到許多抗戰時期百姓建造的糧窖。“日軍來掃蕩的時候,村民會把家裡包括糧食在內的所有物資搬到野外的地窖埋起來,自己則跑到山上躲藏,讓敵人什麼也找不到。”黎城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孫廣興介紹說,“這樣的做法就叫‘空室清野’。”
“1942年日軍搜山時,發現了幾個藏糧的窯洞,他們把村民聚集起來逼問,村民沒有一個洩密。”嶽丙法回憶道,“日軍見軟的不行,就把當時村長的老孃吊了起來,但無論村長還是村民仍沒有一個人告密。”
軍糧賬單中有八路軍總司令部的相關記錄。新華社記者趙陽攝
據嶽丙法回憶,氣急敗壞的敵人最後燒死了幾個村民。“那時候我年紀還小,沒記住這些人的名字。”嶽丙法說,“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村裡自始至終沒有一個人當漢奸。”
運 糧
在八路軍賬單中,一些賬單涉及的糧食數額較大,有的單筆達到幾千斤。如此大批次的糧食藏運,是如何保證安全的呢?探訪黃草辿村民居舊宅,每個院落的地下都有一個地窖,許多地窖一頭連著屋內,一頭通向院外,就像四通八達的地道。
“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增加隱蔽性,方便老百姓秘密運輸糧食。”孫廣興介紹道。
黃草辿村背後有座山,山勢陡峭,不通道路。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記者深一腳淺一腳地攀爬近半小時,來到了半山腰一處凸起的石崖下方。一個由磚石圍起的平臺出現在眼前,石壁下還立著一個巨大的石磨盤。村主任石江賢告訴記者,這裡是抗戰時期老百姓與八路軍交接糧食的中轉站。
黃草辿村後山上的軍糧中轉平臺。新華社記者劉揚濤攝
“八路軍要來取糧的時候會提前通知村裡,老百姓就趁天黑之前把藏在家中的糧食一袋袋運到山上,堆在山崖下,之後各自回家。”104歲的村民趙河堂回憶說,“第二天一早大家再上山一看,糧食已經被取走了。”
“那時候大多數人家裡都沒有騾馬,只能靠扁擔挑、肩膀扛,在曲折的山路上一步步攀行,把一袋袋糧食運到山上。”石江賢從小就聽村裡的老人講述當年的故事,對此已經如數家珍,他說,“那時運糧非常艱難,但我從沒聽老人們有過抱怨。”
“再難也是值得的。”嶽丙法老人動情地說,“就是因為當年八路軍與老百姓的團結與付出,才有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