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裡,有這麼一條:
學校和家長要引導學生放學回家後完成剩餘書面作業,進行必要的課業學習,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這樣想法,覺得未來都智慧化了,為啥還要孩子浪費時間做家務?其實做家務的重點不是家務,而是“做”,孩子透過“做”力所能及的小事,一點點建立自己的掌控感。而掌控感,才是問題的核心,是對孩子整個學習生活都至關重要的事情。
曾經在諸多實驗中,有這麼一個:數十名受試者按要求執行一些實驗任務。在實驗進行中,因為這些任務很艱難,非常有挑戰,受試者在實驗過程中感受到很強的壓力,因此心跳加劇,緊張流汗,大部分人在實驗過程中都產生了放棄的想法,覺得堅持不下去。這時候,研究人員告訴受試者,在接下來的實驗中,他們每個人的身邊都會有一個按鈕。一旦覺得壓力過大無法承受,就可以立即按下這個按鈕。實驗會馬上停下來了,大家猜猜看,有多少受試者使用了這個按鈕呢?
答案是:所有受試者都完成了接下來的實驗,並且沒有一個人使用了這個停下來的按鈕。按鈕的存在,讓受試者有了掌控感,而這個掌控感。
比如孩子要喝酸奶,他撕酸奶蓋撕不開,父母順手就拿來幫他開啟,而不幫他撕開的,在這過程中他慢慢要學會掌握自己的力氣,既不要小到撕不開,又不能大到一撕把整個奶濺出來。就是這些在我們大人眼裡不起眼的小事,對於孩子來說,卻是重要的經驗以及掌控感的獲取來源。再比如小寶寶能自己拿勺子(或者手)吃飯,自己拿杯子喝水,自己開一下燈,大一點的孩子自己去端飯端菜,收拾盤子,擦餐桌,再長大一點,自己安排學習的時間,安排玩耍的專案等等。在這一次次大人看似簡單不過的試驗裡,對孩子而言,卻是一個又一個的突破。
萊文說有2種可能造成心理傷害的過度養育方式分別是:一是為孩子做他們已經可以自己做到的事情;
二是為孩子做他們幾乎可以自己做到的事情。
父母會在下意識的認為只有自己給孩子佈置的任務才叫學習,殊不知,生活本身就是學習。與其說孩子在玩遊戲或者做題的時候老是哭,不如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有沒有剝奪太多他們去做瑣碎小事的權利,看看是不是我們沒有給到他們足夠的機會去獲得掌控感。原來,他從小到大,有一個特別勤勞的母親為他代勞了一切,什麼都給他安排好了,什麼家務事都不用做。其實我猜這個媽媽並非刻意要這樣,只不過是我們成年人太習以為常的想要為孩子安排他們自己的事情,也會情不自禁的粗暴打斷他們正在進行的探索,因為這些事情,咱們做起來都太容易了,而孩子要麼弄半天弄不好,要不就是“探索”的家裡一團糟糕。
故所以大家不妨在安全可控的範圍內放手,讓孩子多做些生活裡的小事,別嫌麻煩,也別嫌浪費時間。這樣其實孩子輕鬆,家長也很輕鬆,他們還獲得了許多對學習有幫助的經驗和能力,這多重要啊。大家認同這麼?#你覺得最好的教育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