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玉、劉文迪、付麗峰、吳怡蓓)戰爭片《長津湖》作為國慶檔最受歡迎的電影之一,上映三天破10億票房,重新整理12項中國影史紀錄。陳凱歌、徐克、林超賢三大導演,以大氣磅礴的史詩氣質,打造了一部全景敘事的抗美援朝戰爭電影,抒寫了一段恢宏壯麗的民族精神史詩。為了銘記我志願軍戰士的戰鬥歷史與永垂不朽的紅色印記,西南大學師生就此展開了對話。
文獻記錄風格與“新主流”電影風格的整合
研究生劉文迪:在大量遠景鏡頭的展示下,是我志願軍戰士大無畏的血性精神;黑暗寂靜的封閉空間裡,是炸起的滿屏血霧的震撼人心。影片喚起我們對殘酷戰爭的想象與體驗,請問您如何看待《長津湖》的場景還原?
博士生導師董小玉:《長津湖》是文獻記錄風格與“新主流”電影風格的整合形態。“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長津湖零下40℃的陣地,中國志願軍身著薄棉衣甚至單衣,卻手持武器臥在冰天雪地怒視前方;一把冰冷的雪、一個凍到咯牙的土豆就是戰士一天的口糧;如果睡著了,在異國他鄉的戰場就會多出一巨“冰雕”屍體。反觀美軍,在充足後勤補給下身裹棉服,享受香噴噴的火雞,狼子野心只想儘快“解決中國”歡度聖誕。殊不知,那綿渺的聖誕樂曲是他們狼狽撤退的前奏;滿身傷痕的東方雄獅身側,盤旋著一隻垂涎欲滴的禿鷲。“沒有凍不死的英雄”:冰天雪地槍林彈雨中,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軀樹立起的中國軍人的鋼鐵意志和不朽榮耀。
“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解放初期,百廢待興裝備奇缺的中國,和當時世界上裝備最精良,物資最齊全的美軍王牌部隊正面對抗。宏觀鏡頭展示戰爭全貌,天寒地凍,炮火連天,中國沒有坦克,沒有大炮,沒有裝甲車,更沒有密集子彈成排掃射。前往長津湖的路上,虎視眈眈的美軍裝備一流,天上地上立體火力攻擊,吞噬之心昭然若揭。“沒有打不死的英雄”,中國志願軍在勢力懸殊的境況下,分散圍攻,以身體擋炮彈。《長津湖》以宏觀場景鉅製,揭開了記憶覆蓋了的碧血,重現歲月吹散了的硝煙,給了中國敢於向西方世界以重拳回擊的底氣。
“個十百千萬”:一群錚錚鐵骨的軍人雕像
研究生付麗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長津湖》成功地塑造了志願軍戰士的集體英雄群像,彰顯出中華兒女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保家衛國的捨身精神。伍家三兄弟作為影片的敘事主線之一,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您是怎樣看待他們之間的情感走向及家國擔當的呢?
博士生導師董小玉:導演陳凱歌說“回家與為國出征,加起來就是國家”。
伍家爹孃目送兒千里歸隊。這一幕令人動容,爹孃質樸憨厚,臉上溝壑縱橫,每一道皺紋都烙刻著舊中國的苦難。剛剛失去了大兒子,二兒子又要立即上前線保家衛國,這對父母而言是多麼的殘忍!但他們用無言的淚光給了孩子奔赴的勇氣,這就是家與國的深深羈絆與血肉相連,“家國同構”的社會結構和“家國天下”的樸素認識,讓中華兒女凝聚成一股堅不可破的繩索,團結一致,抵抗一切壓迫。
伍萬里在戰爭熔爐中成長。“精神長城”的構築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初入戰場的伍萬里也曾渾身哆嗦,但血腥與戰火、殺戮與寬恕、勝利與失敗、離別與死亡鑄就了一個真正志願軍戰士。十九歲的萬里是無數青年戰士的一個縮影。兄弟見面,伍萬里要摸槍,伍千里說,槍口不能對著人;上車以後,萬里想要雷公發槍,雷公吼道“上戰場自己繳去”;小山死後,萬里心中滿是悲痛與恐懼,千里告訴他“軍人永遠不要把槍放地上”;屋內肉搏,萬里從不敢開槍到敢於衝鋒殺敵,成了神投手。面對已負重傷的敵軍將領,千里說“有的槍必須開,有的槍可以不開”。這句話闡明瞭中國軍人面對戰爭的終極態度,與美軍掃射戰士“屍體”形成鮮明對比。我國從來不是窮兵黷武的國度,崇尚和平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之一。“弱時求生於自強,強時止戈於自制”追求正義、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性。伍家“百千萬”既是保家衛國精神的傳承,也是中華兒女抵抗侵略的眾志成城的象徵。
天下哪有無畏兒?唯有丹心與使命
研究生吳怡蓓:我們生活在最好的時代,但沒有前人栽樹哪裡來後人乘涼?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在《長津湖》影片中,我們看到了一代軍人在酷烈戰爭中的浴血奮戰、置生死於度外,您如何看待影片中這代人的使命?
博士生導師董小玉:影片三次提到“我們這一代把仗打完,下一代就不用打仗了”。為了讓子孫不再飽受戰火的摧殘,為了讓國人不再忍受外敵的欺凌,為了能守住腳下這片土地,戰士們選擇負重前行。“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是所有戰士最執著的信念。影片中的雷公,炮排排長,打骨子裡關愛連隊裡的每一位士兵,戰士們敬重地稱呼他為“雷爹”。在戰事的緊要關頭,“雷爹”毫不猶豫地抱起滾燙的標識彈以引開敵人保衛連隊,最後被燒得血肉模糊。他彌留之際說到:“打贏……帶他們回家……疼死我了……別留我一個人在這裡……”。七連指導員梅生被女兒問為什麼要去參戰時的哽咽,脫離危險立刻尋找女兒照片時的焦急,詮釋出舍小家而保大家的責任與使命。影片總監製黃建新提到,“中國人的情感,好萊塢的大片是完全抓不住的。”愛國是生命的底色,責任是前行的引擎。正是有了這份情感與責任,才會有出敢於手提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楊根思,才會有為堅守命令與嚴寒抗爭的冰雕連。戰士們用生命書寫“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鐵骨誓言。
影片飽蘸中國人的情感,用鏡頭還原歷史,傳達出中國人對待戰爭與和平的愛憎分明,對於責任、信仰的堅定不移。鐵血戰士憑著一顆赤子之心鑄就了鋼鐵之軀,雪山埋忠骨,戰績銘古今!我們當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用我們的碧血丹心來書寫歷史新篇章,傳承紅色印記,凝聚愛國力量!
來源: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