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小夥子牟先生平常挺注意養生的,“養生”不是養花養草,也不是打太極拳,更不是買一保健品吃。年輕小夥牟先生不喝酒,吃大魚大肉很少,可即使是這樣,他還是患上了我們常說的“富貴病”痛風,這是怎麼回事呢?
年輕小夥子長出痛風石,自己用針挑破後久潰不愈
在我的診室,牟先生告訴我:“劉醫生,您看,我左手手指是彎的,打不直。”他舉起他的雙手,放在我的桌子上。
我看見他另外一隻手指上有些異樣,便問道:“那左手手指呢?怎麼會變成這樣呢?”
牟先生不好意思地告訴我:“右手食指是挑的,用繡花針挑的。像這些白的,我就沒有挑。”
牟先生並不知道自己手指上“白色疙瘩”是什麼,我告訴他:“您這是痛風石呢!怎麼能自己挑呢?您看您的手指都已經破了,破潰的地方這些白色的像粉筆灰的就是尿酸鹽結晶。”
痛風石內的主要成分是尿酸鹽結晶,當痛風破潰後,這些尿酸鹽結晶會由破裂的面板開口流出;尿酸鹽結晶為乳白色,呈半固體狀,久置後則變成石灰粉狀固體。
牟先生說:“我也不曉得嘛,我還以為就是長了一個包,哪曉得挑了之後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呢?”
我問道:“您這手指上面,密密麻麻的針眼,那是挑了多少回了哦?”
牟先生自己回憶了一下,手指搓捏著說:“挑了十幾回吧?”
眼前的牟先生今年只有26歲,來自四川自貢。自貢產井鹽,自貢菜又叫鹽幫菜,聽名字都知道烹飪方法屬於“重口味”,以重鹽、重麻辣為主。牟先生雖說年紀輕輕,痛風患病史也有五年之久。
牟先生告訴我:“由於這一兩年四肢長出了許多豆粒大小的痛風石,我也不知道這些是什麼,就自己在家用針來挑,一般就是挑手指和腳後跟。”
我問他:“你自己用針挑不疼嗎?”
牟先生說:“疼啊,可是痛的時候更疼。我都是急性發作的時候把它挑開,挑了之後就擠出來,像擠牙膏一樣。”
我對此有些好奇:“那挑的時候會不會消毒呢?比如說擦點酒精什麼的?”
牟先生說:“沒有用酒精,我看電視裡面都是用火消毒,我也是。自己用針在火上炙一下,然後開始挑。”
實話說,老劉臨床上還真見過不少像牟先生這樣自己挑痛風石的患者,其實我們醫學上是不主張這種做法,因為容易感染,患者自己做不到嚴格消毒。破潰的痛風石不易自行癒合,其原因主要包括:
痛風石處的面板結構與營養狀態已經和正常的面板不同,區域性血液迴圈較差,細胞再生能力低下,一旦破潰後很難自行修復癒合;痛風石內的尿酸鹽結晶不斷由破潰口流出,刺激區域性視窗,妨礙創口的癒合;破潰後的區域性面板及軟組織易發生細菌性感染,一旦感染形成,區域性往往變為慢性化膿性病灶,造成區域性久潰不愈。
小夥子清淡飲食,想不通為什麼兩年全身長出痛風石?
一說起身上長出的這些零零散散的痛風石,牟先生就有些煩惱:“我是在21歲時候患上這個病的,周圍的朋友都想不通,這樣的疾病怎麼會在這麼個瘦個子的人身上出現?”在不少人眼中,痛風屬於富貴病,而且應該是體重超重或肥胖的人容易患上。
陪著牟先生一起來看病的彭先生就對我說:“像他這種比較嚴重的痛風,都是在飲食方面很不節制,才會發生這種情況。但是對我兄弟夥來說,我還是比較瞭解的,他的飲食還是規律,不喝酒,不抽菸,啥都不好吃,但還是遭了。我身邊有些朋友,就是因為喝酒才著的。”
在大夥的觀念裡,“啤酒伴海鮮”、“啤酒伴火鍋”、“老火湯”等暴飲暴食,這才容易惹得“痛風來敲門”,可是牟先生一直以來的飲食結構都比較簡單:“海鮮我都不喜歡吃,龍蝦、螃蟹我也不吃,酒我也不喝。我自己都沒想通,為什麼會患上痛風?”
牟先生回憶,自從患上痛風性關節炎後,他在飲食上就更加註意,但從最近一年開始,病情並沒有減輕,反而更加嚴重:“劉醫生您說的痛風石,也就這一兩年的功夫,發展得特別快。痛了五年,以前就只是偶爾痛一下,也沒發現長出來;別人不都是痛了十年才長出來嗎?”
年紀輕輕的小夥為什麼“清淡飲食”也會患上痛風呢?為什麼患上痛風后,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痛風石“瘋長”呢?今天老劉就要和您說一說。
很多人以為痛風石是因為痛風時間長了才決定的,但實際上痛風石是因為尿酸濃度持續過高造成的。比如有些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尿酸在600μmol/L以上,人體排洩來不及,那麼就會沉積在軟骨、滑液膜及軟組織中,形成尿酸鹽結晶的堆積;而且尿酸持續居高不下,就會越堆積越多,就容易形成痛風石。
痛風石與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形成,都是慢性過程。尿酸鹽結晶不僅會堆積在關節形成痛風石,堆積多了也會影響血管與腎臟,甚至造成嚴重腎功能衰竭,而腎病加重則會進一步影響尿酸排洩,從此形成了惡性迴圈,導致痛風石在體內的沉積進一步增加。
對於牟先生的痛風石,我們採取了針刀鏡進行痛風石手術切除。通常來說,當出現下列情形時,應爭取早期手術干預:①痛風石破潰,並排出乳糜狀物質,為防止繼發感染;②經內科保守治療後痛風石未能消失,影響關節功能;③肌腱內有痛風石,並明顯疼痛及功能障礙;④有神經壓迫,並症狀明顯;⑤痛風石病灶破壞骨質導致區域性骨折。
痛風治療不僅需要飲食調理,還需要生活調理代謝
既然長期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石形成的“元兇”,可牟先生又納悶了,自己飲食這麼節制,為什麼還是成了高尿酸血癥人群呢?其實老劉經常給痛風患者說,不要以為低嘌呤飲食就適合痛風患者,當您嚴重營養失衡時,身體免疫出現問題、代謝功能紊亂後,身體不能適時進行代謝,從而會導致尿酸濃度越來越高。
像牟先生這樣的患者,僅僅關注到飲食上的調理還不夠;他所需要的是透過日常生活習慣的調整,來將自己的免疫力調整好。一般來說建議做到以下四點:
- 適量放寬飲食限制,平衡飲食:保持每日嘌呤攝入總量不高於300mg,但仍儘量避免高嘌呤食物,限量選用含嘌呤在150mg/100g以下的食物,自由選擇含嘌呤較少的食物;瘦肉煮沸去湯;雞蛋、牛奶適量補充;限制脂肪攝入,避免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防止過度飢餓;平時養成多飲水習慣,每日排尿2000ml以上;少用食鹽和含鈉調味料;少喝含糖軟飲料。
- 不過度限制飲食,避免矯枉過正:食物只佔每日尿酸來源的1/5,其餘多為體內代謝自行產生,飲食控制大多隻能讓尿酸下降60~90μmol/L。如果飲食控制太嚴格,維生素和必須的營養物質就不足,會造成蛋白質攝入不平衡,導致體內組織分解,內源性尿酸大量產生,反而會讓血尿酸升高而加重痛風。
- 長時間輕度運動,有效燃燒脂肪:每日進行30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每週進行5次,可以做快步走、慢跑、慢速騎腳踏車、有氧體操、游泳等,消耗一定的糖類和脂肪;選擇能夠堅持的運動方式,運動前後要注意熱身和冷身,運動中注意補水,每次喝少量的水,在運動中多喝幾次。
- 心態決定命運,調整作息與情緒:學會積極面對壓力,消除壓力源,合理宣洩壓力,採取積極應對生活困難的方式,避免消極情緒;保持規律的作息,避免熬夜玩手機、長期加班等,保持每天23點前睡覺,每日睡眠時間在7小時左右;時刻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四肢末端溫度低,注意保護好。
劉醫生要強調的是:對於出現痛風性關節炎病情的患者,飲食治療和生活調理可以一定程度的降尿酸和調節代謝;但是規範治療,持續使用降尿酸的藥物以及透過免疫吸附治療、針刀鏡治療、經筋刀治療等治療方法控制病情是關鍵。
尤其是像牟先生這樣的患者,手術切除痛風石雖然能區域性清除痛風結晶、降低體內尿酸總量,但並不能根治痛風,也不能降低痛風石的複發率;在術後還是要規範降尿酸治療,將尿酸值維持在300μmol/L以下的達標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