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是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的重要陣地,自二○○九年開館至今,累計接待遊客三百六十餘萬人次。 (資料照片)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七日的人民日報頭版。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銀灘草原,一碧千里,牛羊成群。伴著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記者來到一座乳白色半掩體建築物前。這裡,是青海原子城紀念館。
展館正門,碩大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模型格外醒目。進入展廳,一頁特殊的工作日曆前圍滿了參觀者,日曆時間為1955年1月14日,正下方一行小字清晰可辨:“下午二時約李四光、錢三強、劉傑等談話”。這頁日曆的主人是周恩來,在次日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上,毛澤東聽了他們的彙報,作出中國要發展原子能事業的重大戰略決策。
1958年,一支20多人的先遣隊到達金銀灘,他們支上3頂帳篷,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牧區籌建“221基地”。
“這組雕像叫‘6類人奔赴草原’。”紀念館講解員金花介紹。記者從雕像中看到,覆滿白雪的草地上,有人扎著綁腿、拄著柺杖,有人肩背行軍包、回頭招呼著後面的同伴,有人渾身上下被寒風吹透卻依然握緊拳、邁開步……上世紀60年代初,隨著“草原大會戰”動員令發出,包括王淦昌、朱光亞、郭永懷、彭桓武、鄧稼先在內的一批頂尖科學家以及技術人員、幹部職工、建設工人、人民解放軍、警衛部隊指戰員紛紛告別親人,趕赴金銀灘。
在草原上,這些赤子志士用不懈奮鬥甚至犧牲來報效國家。核物理學家王淦昌放棄國外的優越條件,毅然回國,他改名“王京”,在金銀灘默默做了17年科研,每當有人問“王淦昌去哪兒了”,他的家人總是回答“到信箱裡去了”。空氣動力學家郭永懷,在金銀灘上跟大家一起“飢餐沙礫飯,渴飲苦水漿”,1968年,他從青海返京途中不幸遭遇空難,人們在機身殘骸中找到郭永懷時,他的遺體同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兩人中間是裝有絕密資料的公文包,完好無損……
當年金銀灘環境和條件極其艱苦,“高寒缺氧,水燒不開,飯煮不熟。廠區周圍的山頭,積雪一年四季不化,風趕著石頭跑,眼都睜不開。”78歲的許震貴是原221基地二分廠質檢科長,他告訴記者,曾有一陣子,221人的伙食標準被稱作“2611”,即每人每月26斤糧,每天1錢油、1角錢的乾菜湯。從上海來到金銀灘時,許震貴20歲出頭,從學校剛畢業,“但我們每個人都是一腔熱血,沒誰叫苦。”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展廳裡,“兩彈一星”精神的24個金色大字令人肅然起敬。
在展廳一角,先輩們用過的防毒面具、鋁壺、炸藥熔化鍋,重現了那個激情澎湃的年代。81歲的原221基地二分廠黨委副書記陳福良說,當時沒啥先進科研裝置,只能“一把鋁壺鬧革命”“一把算盤做計算”,可大夥立下誓言:“就是用手摳、用牙啃,也要造出中國的爭氣彈!”許多人“用手摳”時都用左手,為啥?一旦手裡雷管爆了,要保住右手繼續幹。許震貴回憶:“我們同事之間有個習慣,進車間前相互提個醒,把手錶撂下,萬一出了事,能給家裡留點念想。”
正是靠著這股心氣和拼勁,金銀灘上先後誕生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1964年10月17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報道《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8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報道《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當時人民日報增印的《號外》《喜報》,如今是紀念館的珍貴展品,遠道而來的人們為了看它一眼,在展櫃前排起長隊。“從我們造出第一顆原子彈那天起,中華民族的脊樑骨真正挺起來了!”陳福良揚聲說。
221基地為中國國防科技事業以及後來的中國核能和平利用做出了巨大貢獻,直至上世紀90年代全面退役。現在的金銀灘,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紅色旅遊勝地——“中國原子城”。金花告訴記者,原子城紀念館自2009年開館至今,平均每年有30萬人來參觀學習,聽著塵封多年的“兩彈”故事,不知有多少人感佩得流下熱淚。
出紀念館,沿原子路西行,就到了2020年揭牌的“兩彈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學院。學院教師馬貴孝帶記者參觀一處處現場教學點:原221基地一分廠生產車間,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啟運上車的“上星站”,進行過一比一全彈爆轟模擬試驗的爆轟試驗場……學院僅2020年就培訓了各類學員3000多人。現場有位學員對記者感慨:“‘兩彈一星’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寶貴財富。老一輩人在這高原排除萬難、自強不息、不圖名不圖利,越學越覺得他們了不起!”
“幾十年遠離家人埋頭苦幹,有人問我後悔不?講句老實話,我不後悔!任何時候都要胸懷報國志向、堅定強國信念,要把‘兩彈一星’精神傳下去,不斷激勵我們的後代接棒奮鬥。”許震貴說。在原子城紀念園緬懷廳,重訪故地的許震貴獻上一束鮮花,對著大理石牆面鐫刻的“人民英雄 民族功勳 永垂不朽”,他溼了眼眶。
走出緬懷廳,外牆上一排大字讓記者駐足良久:“熱血揚灑,鑄就千秋豐碑;精神永駐,化為衛國長劍。”光芒萬丈的“兩彈一星”精神,必將永遠閃耀在中國大地上!(記者 宋爽)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9月09日 第 01 版)
“來這裡打卡”系列報道
【來這裡打卡(41)】守護好這顆“綠寶石”
【來這裡打卡(40)】“蔡家崖號”開上快車道
【來這裡打卡(39)】南泥灣,還是“陝北的好江南”
【來這裡打卡(38)】“東方紅”賓士在廣袤田野上
【來這裡打卡(37)】井岡翠竹依然挺拔
【來這裡打卡(36)】追趕時間,“海鷗”展翅翱翔
【來這裡打卡(35)】“為人民的憲法而由衷歡呼!”
【來這裡打卡(34)】造大船,開出國門去!
【來這裡打卡(33)】五星紅旗,飄揚在地球之巔
【來這裡打卡(32)】“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來這裡打卡(31)】“有路的地方就有解放車”
【來這裡打卡(30)】騰飛在遼闊的天空
【來這裡打卡(29)】三河村,兩次“一步跨千年”
【來這裡打卡(28)】光影長河對映新中國鉅變
【來這裡打卡(27)】黃河奔向“幸福河”
【來這裡打卡(26)】“共產黨讓平頭百姓都能學文化”
【來這裡打卡(25)】“我們的第二次命是共產黨給的!”
【來這裡打卡(24)】羊八井石峽,天路開通幸福來
【來這裡打卡(23)】為你驕傲!“萬里長江第一橋”!
【來這裡打卡(22)】“中國第一展”開啟一扇大門
【來這裡打卡(21)】“鐵人精神,永遠都不能丟!”
【來這裡打卡(20)】石河子有了新標籤
【來這裡打卡(19)】火車頭,帶我們駛向交通強國
【來這裡打卡(18)】櫻桃紅遍厲家寨
【來這裡打卡(17)】“金珠瑪米,讓我們見到了光明”
【來這裡打卡(16)】紅色血脈,在湘西熱土流淌
【來這裡打卡(15)】“工業中國”奮起的縮影
【來這裡打卡(14)】雄赳赳!丹東英姿更昂揚
【來這裡打卡(13)】“只有共產黨把淮河治好了”
【來這裡打卡(12)】幸福生活“鏗鏗”而來
【來這裡打卡(11)】三亞,椰風海韻處處春
【來這裡打卡(10)】體育強國夢,從這兒開始
【來這裡打卡(9)】“現在的日子,攢勁得很!”
【來這裡打卡(8)】看!這顆璀璨的“絲路明珠”
【來這裡打卡(7)】 “新生活就從那時候開始”
【來這裡打卡(6)】功業長永,紅旗自有後人擎
【來這裡打卡(5)】“阿拉幸福感老濃了!”
【來這裡打卡(4)】北大荒,已成貨真價實的北大倉
【來這裡打卡(3)】“趙光腚”們如今過得有滋有味!
【來這裡打卡(2)】這張考卷,歷史給出了答案
【來這裡打卡(1)】人民日報從這裡走來
責編:趙寬
本文來自【海外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