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透過:“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正式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產。它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獨特而傑出的港口城市空間結構,其所包含的22個遺產點具有鮮明的海上貿易和東西方文明交融特徵,而每一個遺產點背後又都是滿滿的知識點。
快問快答:
Q:什麼是市舶司?
A:市舶司是我國古代管理海上對外貿易的政府機構,市舶司在特定港口遵照指令,統一管理對外貿易事務,其主要官員“市舶使”及其下屬由朝廷任命。
“這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這裡,貨物堆積如山……”公元13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對古城泉州如此描述。泉州是10—14世紀世界海洋貿易網路中,高度繁榮的商貿中心之一,作為宋元中國與世界的對話視窗,展現了中國完備的海洋貿易制度體系、發達的經濟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態度。
泉州市舶司遺址位於鯉城區,據道光《晉江縣誌》記:市舶提舉司在府治南水仙門內。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福建市舶司泉州在泉州設立。在此後的四百年間,管理著泉州諸港的海外貿易及有關事務。
泉州市舶司的設定標誌著泉州正式成為開放的國家對外開放口岸。市舶司專掌番貨、海舶、徵榷(què)、貿易之事,承擔船舶管理、貨物監管、徵稅緝私、招徠迎送等現代海關、商務、港務、外辦等職能。
據海交史專家、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館長丁毓玲介紹,泉州市舶司一經設立,給當地海商提供進出口貿易便利,也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泉州市舶收入佔當時全國一半的市舶收入。
宋初,泉州港口停滿了外來的商船,碼頭上堆放著各色貨物。在元代泉州海外貿易更是達到極盛,泉州對外通商的國家和地區由南宋時的58個增至98個。進口商品主要以香料、藥物為主,出口商品則以絲織品和瓷器為主,且最多時進出口貨物在四百種以上。
(文中圖片來源: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