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吳京
吳京可以說是“硬漢俱樂部”的一名猛將。
在拍攝《我和我的父輩》時,吳京意外墜馬,當場頭朝地被道具卡住無法翻身,隔著螢幕都能感覺到疼,然而吳京被現場人員扶起來後,第一句話居然先說:馬有沒有事?
還“威脅”工作人員不要把這件事外傳,怕讓自己的妻子擔心,忍痛拍攝完成之後才動身前往醫院。
據說吳京自拍戲以來,全身縫針過100多針,他用行動應了那句話:身體是拿來用的,不是用來伺候的。在這個替身橫行的影視怪圈裡,吳京是當之無愧的鐵血硬漢。
說到軍人題材的代表作品,《戰狼》絕對在裡面有一席之位,吳京飾演的鐵血硬漢冷鋒,更是燃爆了那個夏天。
吳京為了更好地還原軍人形象,還去南京軍區特種部隊體驗了18個月的部隊生活。
剛去的第一天她就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特種部隊,剛開始每晚睡前的那500的俯臥撐讓他吃不消,好在他堅持住了。
之後在部隊裡吳京完全把自己融入了進去,跟戰士們同吃同睡,一起訓練還會幫炊事班幹活,當時在訓練中掌握了搏鬥、射擊、槍械、排雷、跳傘等多種特種作戰技能,並且他還破了左手慢速射擊等多項記錄。
當時的戰友評價他:雖然當時他已經30多歲了,但是體力像個20出頭的小夥子。
因為這段部隊生活,也讓他拍攝的時候演的更加得真實,把很多軍人的細節把控得非常好,把冷鋒的堅毅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的這份執著與熱愛,被觀眾得到了認可,《戰狼》最終以55億的超高票房取得了勝利。
很多人都覺得吳京的電影過於強調愛國主義,其實不然,吳京的愛國早已刻在了骨子裡。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吳京毅然地加入到了抗災一線,由於每天暴曬工作,身上被曬脫了一層皮,他從來沒有主動提起過,吳京不需要刻意強調,因為他的愛國和錚錚鐵骨形象渾然天成。
二、張譯
張譯穿上軍裝是戰士,脫下軍裝是影帝。
張譯曾經是一位文藝兵,之前在部隊裡,大家當時對他的才華和演技並不認可,再加上長得沒有那麼出色,他經常作為群眾演員去跑龍套。
當時《士兵突擊》正好要選角,張譯覺得自己和許三多挺像的,非常想要爭取這個角色,他便給導演寫了長達3000字的請戰書。
導演看了被他的一腔熱忱感動壞了,便把他召進劇組,雖然沒演成男主許三多,也給了他一個重要的配角,出演了樸實無華的班長史今。
張譯不負眾望把史今這個角色演活了,雖然張譯眼睛不大,但是每個眼神都有戲,讓人跟著他的情緒走,史今班長退伍的那天,圍著長城轉了一圈,看著車外的輝煌,想著即將退伍的自己,漸漸溼了眼眶,剛開始是隱忍到嚎啕大哭再到鼻涕長流,也把一眾觀眾感動得淚雨滂沱。
這就是實力派演員,一個哭戲可以帶動多種情緒,相比那些哭戲還需要眼藥水的演員,真是諷刺。
之後的張譯人生像開了掛似的,獎拿到手軟,從當初的不得看好,到現在脫下軍裝搖身變成了影帝。
三、李幼斌
《亮劍》播出到今天已經有十六年了,依舊是很多人心中抹不去的印痕,尤其是李幼斌老師飾演的李雲龍團長更是靈魂人物。
李雲龍的:開炮!如今被做成了鬼畜影片更是火爆全網。
李雲龍這個角色可以說被李幼斌演得淋漓盡致,李雲龍個性十分鮮明獨特,為人豪邁剛毅,不拘小節。他作為一個目不識丁的軍事長官,三句不離髒字,讓人感覺非常貼合當時的環境,像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乾巴巴的表演。
他臺詞裡強有力的瘋狂進攻,更是形象地烘托出了那個年代“亮劍”的精神。
不僅他演技演的“野蠻霸氣”,他穿的衣服還原度也很高,一部劇下來總感覺他的臉就沒幹淨過,衣服也是皺皺巴巴的,也只有在總部的時候,才感覺衣服上少了戰火的硝煙,也是為數不多的沒有被燻黑的鏡頭。
相對比現在拍的軍事題材的電視劇,先不說演技咋樣,臉塗得像抹了麵粉一樣,服裝更是乾淨無比,倒不是像打仗的,像是城裡的孩子來體驗生活的。
可以說李幼斌憑藉著精湛的演技和“髒”把李雲龍刻在了觀眾的心裡。
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李幼斌本人也是軍人出身,他是部隊中的文藝兵,據說享有少將級別的待遇。
四、段奕宏
段奕宏是一個經常被誤以為是真軍人的演員。
他最經典的軍旅作品就是《士兵突擊》,他在裡面扮演的袁朗雖然是個配角,但是人物形象也深入人心。
劇中的袁朗就像是一個人生導師,他可以不動聲色的瞭解到一個人,在劇中幫助身邊的“菜鳥”成才。
段奕宏把袁朗的這個軍官形象刻畫得非常飽滿,有親切的一面有嚴厲的一面,切換自如。
之後他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飾演的龍文章非常亮眼,戲裡得一會裝神弄鬼,一會又威威風風的當團長,時而小心翼翼,時而大搖大擺,把龍文章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把人物的多面性把握有度的一一展現出來。
其實蘭曉龍導演說段奕宏私底下是一個非常安靜的人,但當你開拍的那一個他瞬間能進入到角色,一喊卡又變回了老幹部,彷彿他身上的那股子精氣神全奉獻給了角色。
因為這部劇,他還收穫了一個新外號“妖孽”。
五、張涵予
張涵予是出了名的熒幕硬漢,也是軍事、刑偵題材的專業戶,《集結號》、《湄公河行動》等多部作品把鐵血硬漢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張涵予可以說是大器晚成,在挑大樑擔任第一部男主戲《集結號》時他已經44歲了,當時這個角色還是和好友馮小剛“討”來的。
為了能演好《集結號》裡穀子地一角,張涵予可以說煞費苦心。
為了貼近人物他在拍戲前暴瘦了二十斤,在開拍時他為了貼近人物,有時候下了戲也不卸妝,在平常說話也是用穀子地的言行舉止。
殺青之後他晚上還會夢到劇本里的那些戰友,經常會在夢裡哭著醒來。因為這個角色他入戲太深,患上了抑鬱症,被折磨了一年半左右才漸漸走了出來。
不瘋魔不成佛,大概就是對他的詮釋。
劇播出去後張涵予大火,軍人形象被得到了認可,大把的軍人題材找上門來。
從《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再加上《中國機長》,張涵予成功集齊了海陸空的技能,成為了大眾心中的“行走的荷爾蒙”。
曾幾何時,軍事題材的電視劇也開始逐漸偶像化了,明明扮演的是軍人,臉上卻塗脂抹粉,狂噴發膠,儼然一副“偽娘”模樣。
所以說,這些“油頭粉面”的小夥,還是找好自己的定位,中國軍人還得是中國硬漢來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