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成敬皇后張氏,是明孝宗朱祐樘的皇后,明武宗朱厚照的生母,於1487年入宮,冊封為太子妃,同年明孝宗繼位,被冊封為皇后。
張皇后與朱祐樘是一對恩愛夫妻,恩愛程度在歷史上的帝王家並不多見。明孝宗為了她,沒有冊封別的妃嬪,像普通民間夫妻一樣,與張皇后廝守終生。
張皇后是幸運的,能夠得到一代帝王的專寵和依賴,但她又是不幸的,丈夫和兒子早逝,自己獨自在深宮裡終老,失去靠山後,在嘉靖朝晚景淒涼,甚至為了兩個弟弟向侄兒嘉靖皇帝下跪求情。
如果要概括張皇后的一生命運,可以說是喜劇開頭,悲劇結尾。朱棣的徐皇后和朱祁鎮的錢皇后,都得到帝王的長情,並能約束自己的外戚,才能善始善終。但凡張皇后不恃寵而驕,自律一些,也不會落得晚景淒涼的結局。
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01 張皇后得到明孝宗的專寵
張皇后是興濟人(今天的河北省滄縣),父親張巒是太學生。按照明朝選皇后的制度,為了防止外戚干政,皇后多選自平民家。
明孝宗幼年生活坎坷,一直體弱多病,自胎兒起就歷盡艱辛,躲藏於安樂堂長大,直到六歲時明憲宗才詔告天下公開他的身世。
由於幼年的坎坷經歷和母親早逝,孝宗性格有些軟弱,而張皇后是讓他產生愛戀的第一個女人,因此孝宗特別珍惜這份感情,對張皇后言聽計從。
“有其父必有其子”,明憲宗愛上大自己17歲的萬貴妃,但未停止冊封妃嬪,明孝宗呢,竟然開創了一夫一妻制的先例,一生只娶了一個女人。
如果孝宗是個普通百姓,與妻子恩恩愛愛,倒也是樁美事,可偏偏他是九五至尊,這樣的恩愛顯得很不正常。
大臣們憂心忡忡,皇帝怎麼能實行一夫一妻?子嗣單薄危及國家之本,況且孝宗婚後一直沒有子女。於是大臣們不斷地上疏,勸孝宗廣納妃嬪以延續香火,可是孝宗不予理睬。
張皇后生性活潑,沒有萬貴妃那般歹毒,但是太袒護孃家人,尤其是驕橫的兩個弟弟。由於孝宗專寵她一人,很多人開始把矛頭指向她,認為她太過霸道,天天霸佔著皇帝,蠱惑並控制著皇帝,不聽群臣建議納妃繁衍後代。
孝宗婚後最初幾年沒有得一個皇子,自己也很著急,在宮中大建齋祀、燒香拜佛、求神問卦,希望以此來求得子嗣。
弘治四年,張皇后終於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朱厚照從小面貌清秀,非常聰明,孝宗很疼愛這個兒子,對張皇后也更加寵愛。那些操心孝宗只娶一個老婆的大臣們只好閉嘴。
孝宗夫婦如同民間伉儷,每天一同起居、讀詩作畫、談古論今、朝夕與共,明顯違背了明朝的制度,這在歷代帝王的私生活中是十分罕見的。
之後,張皇后又為孝宗生下一子一女,但先後早夭。
02 孝宗縱容張皇后外戚
孝宗是明朝時不可多見的治國明君,但也有敗筆之處,那就是沒管好自己的“小家”,主要是對張皇后孃家人的無底線縱容,以及對唯一的兒子朱厚照的放縱。
張皇后本沒有什麼大的過錯,被後人詬病大多與她過分地袒護兩個弟弟有關。
張皇后大貴後,為了報答父母,高調地修府第建家廟,引起萬眾矚目。
她的父親被封侯贈公,在世時聲譽還行,可她兩個不省事的弟弟卻仗著姐姐的權勢驕狂恣橫,做了很多不法事,兼併大量土地,設立皇莊,倒賣官鹽。
當時有言官上疏張氏兄弟放縱家奴搶奪民田的逆跡,孝宗派司禮太監蕭敬前往調查核實,礙於張皇后的情面,準備讓張氏兄弟的家奴頂罪。
蕭敬回宮覆命,張皇后得知後大怒,孝宗左右為難,只好佯裝生氣,此事最後不了了之。私下他又找來蕭敬,好言撫慰,並賜給了很多禮物。
孝宗不約束外戚,使得外戚們更加肆無忌憚,甚至出現外戚們碰車的局面。張鶴齡、張延齡很快與周太皇太后的孃家人,因爭奪田產互相鬥毆,並不斷地上疏辯解。
張氏兄弟的荒誕還不僅於此,他倆仗著有姐姐撐腰,早早地得到出入宮禁的特殊許可,公然在皇宮中胡作非為。
據《萬曆野獲編》記載:一次張氏兄弟入宮觀燈並參加宴席,兩兄弟居然趁孝宗上廁所之際偷戴皇冠;還有一次張延齡酒後侮辱了一名宮女。太監何文鼎非常厭惡張氏兄弟的所作所為,手持大瓜準備擊打倆兄弟,後來張皇后的近侍李廣告密,張延齡才倉皇逃走。
第二天何文鼎上疏孝宗揭露張氏兄弟,卻遭張氏兄弟反誣,孝宗將他發往錦衣衛大獄嚴刑拷打。後來,張皇后派李廣等人,將他杖死在獄中。孝宗知道冤枉了何文鼎,下令以禮厚葬,還親自撰寫了祭文。
在孝宗駕崩前的兩個月,戶部郎中李夢陽上疏,批評了朝廷很多方面的弊端,特別指出了張鶴齡的濫用職權。
張鶴齡發現奏疏中有“陛下厚張氏”的話,立刻告知了姐姐,說李夢陽對皇后不敬,竟敢稱皇后為張氏,很明顯張鶴齡想借姐姐之手除去李夢陽。
張皇后果然大怒,向孝宗興師問罪。一邊是愛妻,一邊是忠臣,孝宗深感為難,但還是顧及愛妻的感受,把李夢陽投入大獄。最終,孝宗放了李夢陽,只罰了李夢陽三個月俸祿。
張皇后不滿意孝宗的處理方式,左右太監勸孝宗廷杖李夢陽,以解皇后心頭之恨,孝宗沒同意,他對兵部尚書劉大夏說:“有人想趁機杖斃李夢陽,我怎麼能為了身邊人的一時快意而殺直臣呢?”
李夢陽經此事後聲名鵲起,不久他在路上遇到張鶴齡,竟上前責罵張鶴齡,並打落了其兩顆牙齒。
孝宗明白張氏兄弟驕橫無法,但顧及張皇后的情面,所以一般的小過錯能不追究就不追究了。畢竟皇后本來就出身於平民家,孃家人被處罰,會授人以柄,搞得很難堪。
後來孝宗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一次他和皇后的孃家人及太子游幸南宮時,單獨叫來張鶴齡談話,此後張氏兄弟的行跡收斂了很多。
孝宗如此縱容張氏兄弟,無疑是為了張皇后,在他內心深處,一直渴望一份屬於自己的親情,這和他早年的飽嘗人間冷暖有關。
孝宗從小在冷宮長大,生母早亡,生父差點易儲。孝宗登基後苦苦尋找母親的親戚卻總被騙,兄弟們陸續就藩後,偌大的皇宮,一顆孤寂的心,只能從皇后那裡還能感受到一絲親情的慰藉。
因此為了這份親情,孝宗一次又一次地寬縱了張氏兄弟。
03 張皇后晚景淒涼
1505年,孝宗駕崩,張皇后之子朱厚照繼位,即明武宗,張皇后升為張太后。
明武宗荒誕不經,在位十六年就駕崩了,沒有留下子嗣。張太后與楊廷和迎立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為新君,是為明世宗。
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生母章聖太后初迎入宮時,張太后卻仍視其為藩王妃,處處擺架子,因此得罪了章聖太后,引起嘉靖皇帝的不滿。
明世宗在嘉靖元年大婚時,原本準備傳祖母壽安皇太后邵氏懿旨,卻被楊廷和阻止,楊廷和認為按理應該由張太后傳懿旨。
楊廷和此舉,讓嘉靖皇帝認定外廷諸臣和張太后的結盟關係,因而對張氏更加牴觸和反感。
嘉靖皇帝作為藩王之子繼承大統,要認明孝宗和張皇后為父母,稱呼親生父母為叔父叔母,年輕氣盛的嘉靖皇帝哪裡肯幹?繼位之初就“大禮儀之爭”鬧得沸沸揚揚。
可以想象得出,嘉靖皇帝急於想尊崇親生父母和祖母,自然對張太后沒什麼好感。
嘉靖三年時,章聖太后過生日,嘉靖皇帝舉行了隆重的朝賀儀式。不久,輪到張太后生日時,嘉靖皇帝卻敕免了朝賀,此舉招來群臣的不滿。
皇帝和大臣們又槓上了,儘管群臣要求舉行更為隆重的朝賀儀式,但是嘉靖皇帝沒理睬,還給上疏的言官降了罪。
嘉靖皇帝是玩弄權術的高手,他深知要想在大禮儀之爭中獲勝,尊自己的生父為皇帝,必須抑制張太后的勢力和影響。
所以,張太后的兄弟便躺槍了,嘉靖皇帝得知張氏兄弟的不法事後,就極力想坐實兩人的謀逆之罪,用來壓制張太后。張太后為了救兩個弟弟,跪下苦苦向侄兒求情,被拒絕。
最終,張鶴齡被關在獄中死去,張延齡被殺於西市。
由此可以看出,嘉靖皇帝怨恨張太后,有她薄待嘉靖皇帝生母的因素,同時也有嘉靖初年因大禮儀之爭遷怒張太后的因素。顧慮張太后的身份,嘉靖皇帝怒火無處可發,只能將一腔怒氣轉嫁給張氏兄弟。
張太后早年有明孝宗朱祐樘的百般庇護,卻恃寵而驕不自律,沒有像朱棣的徐皇后和朱祁鎮的錢皇后那樣約束孃家人,雖一時風光無限,卻終究害了孃家人,自己也落下個晚景淒涼的下場。
文:十里桂花(關注我,給你講更多有趣的歷史故事。原創不易,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