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電視劇《大決戰》裡,黃維奉命率領第12兵團奪回宿縣。黃維釋出命令:“我意,由18軍首先擔任主攻,強度北淝河,直撲澮河南岸的南坪集……”
聽到這裡,第18軍軍長楊伯濤不樂意了說:“黃司令,黃家和蒙城剛剛被我們18軍攻下,還沒來得及修整,怎麼又要我們擔任主攻啊?”
這時候,一位高階將領站出來,譏諷楊伯濤:“你該不是臨陣怯敵不敢打了吧?如果你們18軍認慫,我14軍立馬頂上,主動請戰。”
楊伯濤是黃埔軍校和南京陸軍大學出身,屬於嫡系將領;他率領的第18軍是國軍五大王牌軍之一,在第12兵團裡當然是主力部隊。人有實力,說話底氣就足。楊伯濤在第12兵團屬於橫著走的角色,有時候連黃維都不看在眼裡。這位高階將領,竟然敢公開頂撞他?
他是第14軍的軍長,熊綬春。
熊綬春的資歷,比楊伯濤還老。
熊綬春,字霖生,江西南昌縣人,生於1907年,比楊伯濤年長2歲。早在1925年,熊綬春就考進了黃埔軍校第3期。黃埔軍校名氣很大,但最厲害的還是前4期。就以第3期來說,走出了王耀武、戴安瀾、曾澤生、方先覺等名將。楊伯濤是第7期的學員,第7期的辦學質量遠遠不能與前4期相提並論。
同時,熊綬春雖然沒有讀過南京陸軍大學,但是曾經在1927年遠涉重洋到日本留學,先後在日本步兵學校、日本戶山軍官學校學習軍事。熊綬春在日本學了4年,等於是讀完了一個正規的軍事大學。在日本留學的含金量,高於楊伯濤就讀的南京陸軍大學。
在講究出身、資歷的國軍內部,熊綬春說話的底氣,就是比楊伯濤足。
熊綬春的升遷速度,也比楊伯濤快了一步。
熊綬春在1942春天就擔任了國軍第8軍第103師師長,一年後的1943年10月楊伯濤才被任命為第18軍第11師師長。熊綬春在1946年起擔任整編第10師師長(相當於軍長),楊伯濤則在1947年7月接替胡璉擔任整編第11師師長。
不過,熊綬春的人生命運沒有楊伯濤好。
1948年9月,國軍第12兵團成立,熊綬春的第14軍和楊伯濤的第18軍都隸屬於第12兵團。11月8日,淮海戰役爆發的第三天,黃維率領第12兵團從河南駐馬店出發,前往華東地區,加入淮海戰役的戰團,結果全部被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包圍在雙堆集。
當時,第14軍的軍部位於雙堆集東北的楊圍子,攻打楊圍子的則是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縱隊司令員是著名的陳庶康將軍。陳將軍是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非常重視同學情誼,再加上當初他在南昌被捕時,熊綬春、黃維等一幫老同學曾經救援過他。現在,老同學在戰場上相見,自然不是滋味。
陳將軍便兩次寫信給熊綬春,希望他能發動起義,站到人民的陣營來。
第一封信,是委託第14軍參謀長梁岱帶去的。梁岱在南坪集之戰中,曾經被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抓獲。梁岱謊稱自己是書記官,未被識破。陳將軍委託他帶了一封勸降信件,交給熊綬春。熊綬春看完信件,當場就燒燬了。
第二封信寫於12月11日下午。陳軍長再次派人送去勸降信。這時候,熊綬春見國軍大勢已去,第12兵團被消滅是遲早的事情,不免有些心動。可就在這時,副軍長谷炳奎堅決不同意起義或者投誠。熊綬春便猶豫了半天。
這一半天猶豫,葬送了熊綬春和第14軍的前途命運。
12月11日黃昏,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向楊圍子發起總攻。只用了一個小時,第14軍軍部就被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佔領。熊綬春在突圍時,被流彈擊中,當場身亡。
第二天,梁岱又成了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的俘虜。梁岱遇到了陳將軍後,告訴了熊綬春的死訊。陳將軍馬上派人找到熊綬春的屍體,妥善埋葬。為了方便熊綬春家屬尋找,墳墓是哪個立了一塊碑,上面寫著幾個大字:“第十四軍軍長熊綬春之墓。”
楊伯濤則在突圍時被華東野戰軍計程車兵抓獲,當了俘虜。後來,楊伯濤被送到功德林戰犯管理所。1959年獲得特赦後,楊伯濤當了一名文史專員,專門負責稽核從全國各地徵集的軍事史料。2000年,楊伯濤因病逝世,終年9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