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鬼子的中隊長,還是拼不過中國的一個教導隊長!”
這是1944年,時任新四軍一師三旅七團教導隊隊長的秦鏡與日軍加藤中隊長單挑,殺死加藤後,面對記者的採訪,非常自豪地說的話。
秦鏡何許人也?與那些開國將軍相比,他可能微不足道,有許多人也不清楚他的事蹟,他只是千千萬萬抗日英雄中普通的一員,他的事蹟也是我們這支隊伍在抗日戰爭中的一個縮影。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秦鏡鐵血軍旅人生中的傳奇經歷。值此國慶節之際,向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巨大貢獻的勇士致敬!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很快上海日軍就策劃了“八·一三”淞滬戰役,不久上海淪陷。秦鏡於1919年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啟東縣,這一年他剛好18歲,正在上海東亞體專讀書,日軍進犯上海後,上海的許多大學被迫停課,秦鏡只好回到了南通市海門縣錫類高中研讀土木工程學。
日軍佔領上海後,沿長江直逼南京,一路之上日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尤其是佔領南京後,這群禽獸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事件”,殺害我國同胞30多萬,欠下了累累血債。
18歲的秦鏡血氣方剛,聞之義憤填膺,內心一直渴望能夠上陣殺敵,報效國家。
日軍佔領南京之後,立即向江北侵略擴張,1938年初佔領了南通,很快又侵佔了海門、啟東。面對來勢洶洶的日軍在自己的家鄉胡作非為,秦鏡總想找機會報復他們。
1938年春天,大約三四月份的一天,聽說鬼子要從南通侵佔海門,這天晚上秦鏡找到錫類高中的軍事教官和同學秦退之,一起商量如何伏擊鬼子。三個人帶上學校僅有的一支中正步槍,來到小海鎮設伏,準備伏擊鬼子。但後來鬼子沒有走小海鎮,而是從北路佔領了海門。
秦鏡後來回憶說道:
“三人一支槍去打鬼子,這在軍事上是很幼稚、很盲目的。”
但回憶起往事,老人家仍然十分佩服年輕時的自己,憑藉強烈的愛國熱情,懷著對日本鬼子的無比憎恨,就敢和鬼子拼命。那時候的青年人只在要能殺鬼子,什麼都豁的出去,哪怕犧牲生命都在所不惜,國都快亡了,家都沒有了,還何惜此頭?
三人在小海鎮埋伏了半天,卻沒有遇見一個鬼子,只好返回海門,這時他們發現,錫類高中已被鬼子佔領了,學校進不去了,行李也不要了,三人分頭悄悄地回到家裡。
個人的力量畢竟還是渺小的,回到啟東老家後,秦鏡開始騎著腳踏車四處奔走,號召同學們組織起來一塊打鬼子,同時也在積極尋找抗日隊伍。
當時蘇北地區的“隊伍”魚龍混雜,國民黨的殘軍、土匪、漢奸隊伍、地方武裝等山頭眾多、良莠不齊,但真正敢抗日的隊伍不多,很多是打著抗日的旗幟,行欺壓良善、搜刮民財之事。
1938年的上半年,秦鏡和同學劉丹一加入了施體仁的抗日隊伍,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秦鏡才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施體仁是秦鏡的遠房舅父,他的游擊隊雖然名義是打鬼子,但內部腐化墮落,秦鏡不想與他們同流合汙,於是他與劉丹一找機會脫離了施體仁的隊伍,轉而去尋找真正的抗日隊伍。
經多方打聽,秦鏡得知“南通抗日遊擊指揮部”是一支直正的抗日武裝力量,這支隊伍是地下黨領導的,由秦鏡的舅父張允喬等抗日分子組建。
1938年7月,秦鏡和劉丹一等同學來到南通,加入了“南通抗日遊擊指揮部”。秦鏡被編入獨立大隊三連,任排長職務,兼任重機槍副射手。加入抗日隊伍後不久,就與鬼子正面接觸了,開始打了第一仗。
秦鏡年老時回憶說:
“當時聽說要打仗了,我真是既緊張又興奮。第一次打仗,能不緊張嗎?興奮的是終於可以真刀真槍地打鬼子了。不知怎的,心裡卻一點也不害怕。”
當時秦鏡19歲,在這個熱血澎湃的年紀,這是他真實的心理寫照。讀到他的話時,我被那個年代的人們的鬥爭精神深深地感動著,倘若每個人都像秦鏡那樣不怕死,英勇頑強、敢打敢拼,國民黨何至於一敗再敗,何至於讓日寇長驅直入,何至於讓那麼多國民慘遭日寇毒手!
8月13日,日軍在南通進行大規模的掃蕩,“南通抗日遊擊指揮部”決心與敵開戰,打擊鬼子的囂張氣焰。秦鏡帶領獨立大隊三連沿一條大河兩側展開兵力,阻擊鬼子的掃蕩。當時的隊伍多數都是農民,武器裝備也很差,但抗日熱情極其高漲,敢拼,不怕死。
這是秦鏡第一次上陣殺敵,還是排長,戰鬥打響後,他有點懵了,這與想象中的戰鬥不一樣啊!連步槍瞄準都不會了,更不用說在緊張的敵我雙方交火中有效地指揮一個連作戰,除了喊“打、打、打”之外,就不知道怎麼指揮了。鬼子的子彈不斷地“嗖、嗖、嗖”打過來,憑藉武器裝備優勢和兵力優勢,勢頭逐漸佔據了上風,鬼子哇哩哇啦地向我方陣地衝過來。
獨立大隊連長姚力見狀,為儲存實力,急忙下令部隊後撤。在撤退的過程中,秦鏡的左腿被鬼子的子彈打穿,頓時鮮血直流。鬼子已經很近了,他顧不上疼痛,拼命的追趕著隊伍,一陣猛跑後,部隊到了安全地帶,秦鏡看了一下左腿,早已是鮮紅一片,頓時感覺兩腿僵硬,疼痛難忍,再也走不動路了。
秦鏡後來回憶說:
“當時只感到左腿被重拳擊打了一下,並沒有怎麼痛,撤退時還能滾能走能跑,一旦到了安全的地方,見到血,究竟是緊張了,還是放鬆了?也說不清楚,反正人一下子就垮了,再也走不動了。”
人是需要精神支撐的,離開了精神支撐,很容易就垮掉了。這就好比職場中的工作一樣,有任務的時候,忙忙碌碌,可能連續加幾個夜班都不覺得累,一旦任務完成,突然就放鬆了,感覺身心俱疲。
這是秦鏡第一次在戰場上和鬼子正面接觸,還償到了鬼子的子彈味道,傷愈後,左腿上永遠留下了一條20多釐米的傷疤。
秦鏡長得人高馬大,作戰勇敢,打仗天不怕地不怕,很快就出了名。歷經大大小小的戰鬥無數,慢慢地成長起來,透過與鬼子作戰,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到了1944年,他已經是新四軍第一師三旅七團的教導隊隊長。一師的師長是粟裕,而七團則被粟裕親自授予“老虎團”的榮譽稱號。
1944年,法西斯國家已經到了窮途末路,抗日戰爭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而戰爭的形勢也在時刻變化著。
1944年6月22日,駐守在栟茶鎮的加藤中隊100多人,加上400多偽軍,浩浩蕩蕩向如中地區掃蕩。師長粟裕命令七團火速趕往如中平原,進行反掃蕩,時任七團團長兼政委彭德清,副團長張雲龍帶領部隊迅即出發。
秦鏡帶領教導隊行走至海河灘以北時,突然在部隊的東南方向傳來陣陣密集的槍聲,秦鏡立即來到高處一看,在前面約二百米的乾渠邊上和蘆葦叢中到處都是鬼子,眼瞅著就要衝到團部了。
此時,三營作為先頭部隊早就已經過去,離團部較遠,一營和二營在團部後面約二里地,只有教導大隊隨團部前進。
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相逢智者勝。這種不期而遇的遭遇戰在戰場上比較少見,突發情況考驗的是指揮員的臨機決斷能力和態勢把控能力。彭德清和張雲龍兩位團領導立即命令教導大隊尋找有利地地形展開戰鬥。同時,通知司號長嚴錫江吹號急調回一營和二營。
聽到號聲,一營很快就從右翼迂迴包抄敵人,二營迅速趕到團部投入了緊張的戰鬥,三營聽到槍聲後,在未接到命令的情況下,主動返回加入了戰鬥。
這場遭遇戰雙方打的異常慘烈,開始的時候,秦鏡帶領教導大隊與敵人隔著乾渠形成對峙態勢,雙方各有死傷,秦鏡被鬼子擲彈筒的彈片劃傷左臉,血流滿面,這是他第四次負傷。
鬼子率先打破了對峙局面,偷偷迂迴包抄,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六連100多名勇士,端起刺刀毫不猶豫向鬼子衝了上去,與敵人展開了白刃戰,連長彭加興不幸犧牲,指導員袁俊身負重傷。
在這關鍵時候,司號員王七挺身而出號召大家為連長報仇,王七奮力刺死了兩個鬼子,在與第三個鬼子拼殺時,被另外一個鬼子從身後刺中,當場壯烈犧牲,犧牲後雙手還緊握著步槍呈拼殺姿勢。四連、五連也依次投入了戰鬥,與鬼子展開肉搏。
三營趕到團部後,在營長陳桂昌的帶領下,迅速從左翼包抄敵人,副營長吳景安帶領一個班衝在最前面,不幸被敵人子彈擊中胸部,壯烈犧牲。新中國成立以後,當地政府為紀念吳景安和在此次戰鬥中犧牲的93名勇士,把啟東市耙齒凌改名為如東市景安鄉,並修建了烈士紀念碑和烈士紀念館。一營向右迂迴後,很快與敵人打了照面,隨即展開血戰。
時間一點點過去,整個戰場逐漸安靜下來了,鬼子和偽軍基本都被消滅了,教導大隊還活捉了三個鬼子,秦鏡迅速趕到團臨時指揮所,向團首長報告教導大隊戰況。剛剛報告完畢,只聽指揮所的同志大喊:“鬼子!鬼子!”
秦鏡向指揮所外一看,距離指揮所100米左右的地方有五個鬼子,正向北逃竄。副團長張雲龍立即向秦鏡下令:“大個子,看你的了,務必要消滅敵人。”
“保證完成任務!”秦鏡響亮地回答。然後向其他同志要了幾顆手榴彈,提著一杆步槍就追了出去,邊追邊快速給步槍上了膛。
秦鏡個子大,跑的又快,而鬼子如同驚弓之鳥,疲於逃命,離鬼子越來越近了。突然,一個鬼子轉身向秦鏡扔來一顆手榴彈,秦鏡眼疾手快,迅速臥倒,手榴彈炸起的塵土落了他一身,還好沒有再次受傷。爬進來後,秦鏡抖了抖身上和頭髮上的土,繼續追擊鬼子,他先後甩出四枚手榴彈,炸死了三個。
其他兩個鬼子趁著手榴彈的煙幕,迅速躲進了蘆葦叢中不見了。到手的鴨子怎麼能讓它給跑了?秦鏡快速沿著蘆葦叢用刺刀不斷地搜尋。大約搜尋了三四十米,來到一棵大樹邊,秦鏡正想從樹的右側繞過去,突然從這一側跳出一個鬼子,端著刺刀就向秦鏡刺來,說時遲,那時快,秦鏡“啪”的一聲,本能的用槍擋開了這突然的襲擊,立刻就和這個鬼子拼殺起來。
鬼子拼刺刀的技術可是不賴的,秦鏡和他硬拼了十多分鐘,竟然沒有解決問題,在這生死存亡的十多分鐘裡,秦鏡的眼裡只有這個兇殘的鬼子。
秦鏡人高馬大,力氣也大,且是乘勝追擊,士氣佔優,鬼子是逃命,士氣低落。漸漸地秦鏡開始佔上風了,鬼子體力開始下降,動作變慢。這時,鬼子有意慢慢地退到離秦鏡兩三米的距離,突然他猛的一下撥開秦鏡的槍,向後快速退了一大步,舉槍就去扣板機。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出於條件反射,秦鏡迅速舉槍搶先擊發,一槍暴頭,鬼子應聲倒地,一命嗚呼。鬼子死後,剛才還鉚足了勁和鬼子拼命的秦鏡,頓時覺得兩腿發軟,差點倒地,他趕緊用搶撐住地,定了定神,然後靠在大樹上給槍上了膛,防止另外一個鬼子突然再冒出來。秦鏡緩了緩,再去尋找最後一個鬼子,卻不見了蹤影,後來得知被民兵抓獲。
戰鬥結束了,秦鏡繳獲了這個鬼子的三八大蓋、一把手槍,還有一把日本指揮刀,他的帽子上繡著“加藤大尉”四個字,原來被秦鏡打死的是加藤中隊長。
這下可把秦鏡高興壞了,一路高喊著:“鬼子的加藤中隊長被我打死了!”興高采烈地向團首長報告。後來,電視臺記者在採訪秦鏡時,他無比自豪地說:
“日本鬼子的中隊長,還是拼不過中國的一個教導隊長!”
此次戰鬥,持續三個多小時,幾乎全殲鬼子的一箇中隊和偽軍的一個營共500餘人,活捉14人,為七團的抗戰史增添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經過這次與鬼子中隊長的拼殺,秦鏡進一步總結了與鬼子拼刺刀的要領和訣竅,這些都是秦鏡透過和敵人拼刺刀得出的寶貴經驗。
如果一個鬼子同時面對我軍兩個戰士,他會首先選擇個子小的去拼,這個時候個子小的要首先做好準備,不能麻痺大意。
拼刺刀的技術全靠平時訓練,形成直覺反應, 當敵人的刺刀刺過來的時候,根本來不防考慮,全是本能的反應,因此在平時格鬥訓練時打基礎十分關鍵。
拼刺刀前子彈一定要上膛,用處有兩個,其一是當遇到兩個鬼子時,可以先打倒一個;其二是當刺刀刺入敵人體內時很難拔出來,那時的刺刀放血槽不好用,這時候,只要一槍打下去,就很容易把刺刀抽出來。
握槍的左手,一定要握在槍帶以內,防止鬼子的刺刀順著槍滑下來刺傷手。
秦鏡的傳奇經歷,真實地再現了當年抗日戰爭的情形,戰爭的殘酷,也許只有經歷過那場戰爭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得到,而事實並非像某些抗日劇那樣輕鬆。
秦鏡在戰爭年代先後六次身負重傷,心包後壁有一塊彈片,一直到2013年6月15日他去世,都沒有取出來。
後記:夜讀英雄秦鏡的故事,久久不能寐,被他的英勇壯舉深深地打動,於是連夜把他的傳奇故事整理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他的事蹟。值此國慶節之際,深切緬懷為新中國的成立而犧牲的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