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交界的金沙江畔小石山上,印刻著“西藏”兩個鮮紅大字,這是昌都市江達縣崗託村最為顯眼的標誌。崗託村駐村第一書記薛偉介紹,這是當年解放軍第十八軍戰士們解放崗託時,根據毛主席關於西藏解放的文稿用刀刻下的……
十八軍戰士刻下的“西藏”兩個大字。(來源:中國軍視網)
新中國成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根據西藏的歷史和現實情況,決定採取和平解放的方針。當時以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十八軍為主力,在其他各軍的配合下,從川康、青海、新疆、雲南等方向四路向西藏進軍。
進藏部隊行經草原。(來源:中國國防報)
“1950年10月6日,十八軍部隊向扼守甘孜至昌都咽喉的崗託藏軍發起攻擊,那天解放軍划著皮筏子過江,從清早打到晚上,戰鬥很激烈……”當時年僅8歲的普巴這樣回憶崗託戰鬥。
那場戰鬥後,崗託成為西藏解放的第一個村子,解放軍在這裡升起了西藏土地上的第一面五星紅旗。
崗託村村口。(薛偉供圖)
時光如梭,歲月更迭。關於崗託戰鬥中十八軍戰士是如何渡過金沙江、又是如何同藏軍作戰的,村子裡的老人口耳相傳、代代相承,英雄的光榮形象也被定格在了那段崢嶸歲月裡。
已80歲高齡的崗託村村民澤旺平措時常向後代提起有關十八軍的故事:
“十八軍進入崗託之後,時常給村民講述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他們紀律嚴明,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鐵紀,尊重藏族人民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不吃我們一粒青稞、不拿我們一針一線,還給村裡人發糧食、修路,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吃大米,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糧食可是很稀缺的……”
“軍長張國華為了鼓舞士氣,將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同帶在身邊,跟著十八軍的將士進藏,而在入藏的路上,張國華將軍的大女兒,出現了高原反應,高燒不退,病逝時年僅三歲。一個三歲的小女孩,就這樣犧牲在進藏的路上……”
“還有把骨灰埋在西藏的政委譚冠三,他遠離自己的至親,卻在親手建立的八一農場裡收留了一個個藏族流浪孤兒,由於在西藏期間很難與子女見面,譚冠三給長子寫了40封家書……”
當時,藏族百姓中流傳著一句話“哈達不用太多,有一條潔白的就夠;朋友不用太多,交一個解放軍就行。”十八軍官兵用真誠、善意的行動得到了藏族人民的信任和愛戴。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上圖為1950年,人民解放軍戰士跋涉在高山峻嶺間向西藏前進;右上圖為人民解放軍戰士在執勤空隙為藏族老百姓背水;左下圖為築路戰士在懸崖絕壁上修建川藏公路;右下圖為1951年7月,解放軍第十八軍進藏先遣部隊行進在瓦合山上。
跌宕起伏的故事,多蘊含著波瀾起伏的情感。這種情感就是解放西藏、建設好西藏的堅定決心。
解放前,崗託村和西藏其他地方一樣,群眾生活在黑暗的封建農奴制社會,深受殘酷剝削,完全沒有人身自由。當時流行著這樣一曲歌謠:“即使雪山變成酥油,也是被領主佔有;就是河水變成牛奶,我們也喝不上一口。”
70年前,整個達江縣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外出要靠騎馬、走路,去一趟縣城要三五天;被稱為天險的金沙江只有滾滾東流的江水和兩岸陡峭岩石,要渡江只能靠牛皮筏子;腐朽的封建農奴制壓迫著在生死線上掙扎的西藏95%的人口;寥寥幾所官辦藏醫機構和私人診所也只為貴族看病取藥,絕大多數藏民生病只能聽天由命……
1950年,靠著村民支援的9條牛皮筏渡江的“金珠瑪米”(藏語:解放軍),不僅僅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西藏的土地上,也讓這片與外界阻隔的“秘境絕地”不再神秘。
那時入藏“難於上青天”,“金珠瑪米”就用簡陋的鐵鍬、十字鎬甚至徒手,打通了橫斷山脈,修築出進藏的天路。10萬築路大軍中,有3000多人捐軀高原。從此,“亂石縱橫、人馬路絕、艱險萬狀”的狀況不復存在,高原雪山有了道路,陽光普照。隨之到來的,是修了新路、蓋了新房、鼓了錢包、村民的幸福指數也跟著上去了。
蜿蜒的317國道上,排排品字形廊簷的藏式房屋頗具特色。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交通條件,從“出行路”到“產業路”,再到“旅遊路”的延伸拓展,崗託村的運輸業和旅遊產業也隨著“路通”逐漸興起,農家樂、民宿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
崗託村風貌。(薛偉供圖)
各地援藏活動日漸盛行,勤勞的崗託人也開始尋找致富的路子,在國家加大對西藏基礎建設投入這股東風下,崗託村陸續組建多支工程隊,到昌都市區和江達縣城做工程,涉及市政配套、園林綠化、水利設施、公路建設等多個方面。
年過古稀的尼瑪次仁是崗託村第一批靠家庭旅館增收的人,他說,“我八九年前就辦起了崗託村第一家家庭旅館。去年,藉著江達縣打造崗託村紅色鄉村旅遊的契機,加蓋了自家的房子,增加了十多個床位。”談起崗託村的旅遊發展,看著村裡日漸成熟的產業鏈,尼瑪次仁很是滿足,“未來幾年,來我們村的遊客只會越來越多,我想把另外幾個房間也改建成民居來增加收入。”
如今,獨特的紅色文化、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讓崗託村成為許多進藏遊客的第一站。村民有的種青稞、養牲畜,有的圍繞旅遊業發展起馬匹出租、景點解說等服務,去年村人均收入達到1.2萬元。
走進崗託村,村裡家家戶戶都懸掛五星紅旗。村民普巴說,“我深知是黨的恩情,讓西藏人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五星紅旗矗立在藏式村落。(資料圖)
兩岸青山間,具有江達特色的民房錯落在一塊塊良田之間,清晨的陽光讓整個村子都氤氳在一層柔和光影裡。金沙江畔,立於樓頂的五星紅旗悠然飄揚,五湖四海的遊客絡繹不絕,路旁藏民歡聲笑語身影忙碌。
西藏和平解放70載,崗託村的變化,是西藏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一個縮影。萬年的雪山,古老的宮殿,飛馳的列車,幸福的笑臉,都在同一片蒼穹之下。崗託村正帶著昨日的記憶,翻開嶄新的一頁。
(資料來源:中國軍網、中國國防報、中國軍視網、新華網、中國西藏網、西藏日報、光明日報等。)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尚曉敏 賀書引 責任編輯:賀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