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承經典的2大戰役:日本人懷恨在心,多國紛紛當做教習案例
中國革命道路上湧現出無數英雄豪傑,劉伯承就是這些偉人中的其中一位。
在1892年12月4日,劉伯承呱呱墜地。劉伯承是四川人,原名劉明昭,曾用名劉伯堅。他家境貧寒,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他也從小樹立了節約的理念,一直把節約踐行到生命最後一刻。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劉伯承從小就懂得了學習的重要,他對知識的渴求十分強烈,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當時,中國正飽受戰爭的煎熬,劉伯承青年時期就立下了救國救民的大志。
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帝制民心所向,劉伯承也參與了當時的學生軍,積極響應革命軍。到了1914年,他如願加入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華革命黨,並且在之後一直積極配合孫中山先生維護辛亥革命的果實,阻止袁世凱復闢。
在1916年,劉伯承在豐都戰役中右眼受傷,他的“獨眼將軍”的稱號也是由此而來。在之後的革命鬥爭中,逐步從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化為共產主義者。
劉伯承元帥身體力行了“學習、工作高於一切”,在作戰期間還親自翻譯了《合同戰術》一書。白天作戰指揮,夜晚挑燈夜戰,沒日沒夜地工作,他卻樂在其中,不辭辛勞。
據他的兒子劉蒙敘述:“爸爸做事情非常認真,讀書譯著從不落下,不管春夏秋冬,每天都一大早起來大聲朗讀,其中有俄文,英文等,生活很有規律。”如此認真的態度,很多人都難以做到,但他不僅做到了,還堅持了很多年。
在劉伯承元帥的一生中,征戰無數,在很多戰場上都有他的身影,為我們的新中國解放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劉伯承元帥”的名號也逐漸為世人所熟知。
在娘子關戰役中的七垣村一戰中,劉伯承的軍事應用能力堪稱一絕。
據悉,七垣村之戰有兩次,第一次是在1937年10月中旬。彼時娘子關正在兩軍對壘,由於久攻不下,日軍計劃從側面迂迴進攻。日軍第20 、第109師團主力朝著正太路山地進發。我軍得到可靠訊息後,立即做好阻擊的策略。
而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接到命令,阻擊娘子關東南方向的日軍,掩護其他友軍撤退。25日,由劉伯承任師長的中國八路軍第129師得到訊息稱:日軍第20師團後方輜重部隊約1000餘人在測魚鎮宿營。
劉伯承憑藉著多年帶兵作戰的經驗,認為七垣村是日軍進攻路線的必經之路。然後充分利用七垣村、甲南峪之間的有利地形設好埋伏,坐等日軍經過。果不其然,次日日軍西進,等到日軍的掩護部隊透過伏擊區,後尾輜重部隊進入伏擊區時,我軍立即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此時日軍被突然出現的八路軍打得不知所措,隊伍頓時亂作一團,加上有利的地形,日軍逃跑的路線上也安排了我軍特務連一個排的阻擊力量。在2個小時後,戰爭基本結束。不出所料,我軍大獲全勝,以10 餘人的傷亡斃傷了日軍30餘人,繳獲了大批騾馬和物資。
如果說七垣村的第一次戰役是日軍沒設防,未事先做好被阻擊的準備,導致慘敗。那這第二次再敗則是日軍過於驕傲自大,自以為十分了解我們中華文化。由於第一次戰敗,日軍第20師團的補給遲遲未到,但戰事緊急,前方急需補給。於是日軍自認為想了一個天衣無縫的計策,再次把補給路線定為從七垣村經過。
日軍認為從七垣村經過不僅可以節約補給運輸時間,以最快的速度將補給運到前線,而且八路軍已經在七垣村設過防了,想必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在同一個地方埋伏兩次。然而,中國人作戰講究兵法,自古兵家有言用兵不復。雖然日軍的小算盤打得很好,但是他們忘記了中國兵法之所以被稱為“中國兵法”,不僅僅是因為它是中國人寫的,更是凝聚力中國人的作戰思維。日軍尚且如此想,我軍又怎會疏忽。因此,中國兵法更講究的是兵不厭詐。
劉伯承大膽猜測,日軍會再次選擇從七垣村經過,於是再次在此處設防。自以為聰明的日軍,不承想聰明反被聰明誤。當日軍大搖大擺地出現在七垣村的峽谷中時,兩岸已經皆是八路軍,一聲槍響,日軍明白再次被伏擊已為時已晚。槍聲從上午11時一直持續到黃昏,日軍再次戰敗。部分日軍由於下雨道路泥濘導致我軍增援部隊不能及時趕到,才有機會狼狽出逃,否則都逃脫不了死傷的命運。
在2日內,在同一地點設防2次,這是非常考驗膽量和智慧的。但劉伯承經受住了這樣的考驗,狠狠給了日軍痛擊。因此,七垣村的2次戰役也流為美談,一直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而說到劉伯承將軍帶領的戰爭,就不得不提到神頭嶺伏擊戰了。在1938年,八路軍第129師接到中央軍委關於開展獨立的山地游擊戰爭的指示,經過了詳細偵察和縝密分析,最終決定“聲東擊西”。因此,我們對日軍的重要兵站基地黎城展開佯攻,以黎城為餌,吸引周邊的涉縣和潞城出兵援助,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援軍也”,我們就是衝著日軍的援軍來的。
在作戰任務確定後,伏擊地點的選擇也是個不小的難題。而離我們的表面進攻點黎城太近,擔心局勢脫離掌控,反被日軍前後包抄,離真正進攻物件潞城太近的話,未免佯攻計策太明顯,容易暴露。經過劉伯承元帥的親自考察,我軍將伏擊地點選在了神頭嶺。
首先,神頭嶺位於黎城、潞城的中間地帶。其次,雖然神頭嶺周遭沒有什麼隱蔽物,但伏擊戰的關鍵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正因為此處不便設防,日軍肯定不會想到我軍會在此處伏擊,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給敵軍當頭一棒,掌握戰爭的先機。
據實地觀察,公路兩邊還有國民黨軍隊留下的廢棄工事,可以作掩護,我軍計劃在這些工事裡“做些文章”。而為了不讓日軍發現異常,我軍盡全力保障在備戰過程中不破壞原有工事,就連在途中踩倒的野草也要恢復原樣,如此謹慎小心,才得以使日軍即使在離我們10米遠的地方也沒有察覺出異常。
可能有人會說“扶草”過於誇張,顯得我軍十分緊張。這實在是無知的觀點,戰場上隨便一個疏忽就是人命的損失,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可能洩露軍機,甚至中了反間計,面臨全軍覆沒的風險。劉伯承元帥對待戰前軍事“嚴苛”,是在為我們增加贏得機率,確保伏擊計劃的完美實施。
在3月16日,第796團對黎城展開“釣魚進攻”,槍聲四起,城內日軍不知所措,立即向周邊日軍尋求支援。但我軍已經在來援途中設好了埋伏,只等日軍自投羅網。因此,所有援軍均被擊毀,最終日軍調了步騎兵1500餘人增援黎城。
當這批援軍進入我們的伏擊地點後,我們的軍隊立即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憑空出現”的八路軍讓日軍慌作一團。四周有沒有遮擋物且地形狹窄,敵軍的重武器頓時猶如擺設,無法施展威力,而我軍掌握了有利射擊地點,在高處對敵軍一頓精準瞄準,日軍大敗。
神頭嶺一戰可謂是充分體現了我軍游擊戰的精髓,從作戰計劃、作戰地點到作戰部署等都很精妙,這一戰也讓日軍對我們的實力有了不小的改觀。當時的日軍記者曾報導這場戰役為“神頭嶺戰鬥大傷‘皇軍’元氣,八路軍的靈活變術,實在令人難以琢磨”。後來,神頭嶺戰役也被美國西點軍校列為典型戰例的研究物件,多國紛紛當做教習案例。
劉伯承的一生打下諸多經典的戰役,令人可惜的是,在1986年10月,享年94歲的劉伯承元帥與世長辭了。黨中央在他的誓詞中如是說:“他的一生都在革命,做到了功高不居功,位尊不戀位,權重不擅權。”雖然短短的一句話,但是字字都是對劉伯承元帥一生的概括和總結。
劉伯承元帥一生戎馬,為守衛我們的山河盡心盡力,我們緬懷他。現在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的時代,可這和平又是多少像劉伯承元帥這樣的愛國將領,捨生忘死換來的呢?因此,緬懷先烈是每一箇中國人都應具有的感恩之心。他們的身體雖然已經消亡,但是精神永駐、他們的事蹟永遠會被歷史記住,這些都是時間抹不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