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綜合新華每日電訊、新華社、中國新聞網、新華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南方日報等
整理:黃遠遠
這是南僑機工第十一大隊倪鴻聲
1940年5月寫下的詩句
我們是時候去了解一個群體了
一群再不說就真的來不及了的人
沒有遠征軍的曝光度
不如飛虎隊聲名遠播
他們的故事塵封多年
他們中有司機、技工
有富家子,有工程師,有商人
他們是——南僑機工
一群抗戰中“特殊身份”的戰士
“南僑機工”
要了解這個熱血而悲壯的群體
就離不開幾個數字
每個數字背後的故事都令人動容
可否深情地凝視一段歷史
在最後一個南僑機工逝去之前
今年94歲的蔣印生
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健在的南僑機工
這是一段正在被忘卻的歷史
這是一段不應該被忘卻的紀念
所幸,我們今天能透過文字和鏡頭
瞭解他和他們的故事
如果沒有抗日戰爭
蔣印生應該一直在國外過著安逸的生活
1927年
蔣印生出生在印度的一個華僑家庭
正如他的名字“印生”
清朝末年,祖父母到印度謀生
成為當地有名的醫生
父親和哥哥也相繼繼承了衣缽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也成為蔣印生人生的轉折點
1939年,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刻
東南山河盡陷敵手
沿海港口相繼淪陷或為日軍封鎖
偏居大西南的滇緬公路
成為中國抗戰的生命線
大量的外援物資
需要從這條生命線上運入國內
當時的中國,汽車還非尋常物
熟練的司機和技工更是緊缺
1939年,以陳嘉庚為首的南僑總會
向全體華僑發出緊急通告
招募機工回國抗戰
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緬甸、
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
等國華僑熱情響應
“中國、中國、中國……”
聽到祖國的召喚
蔣印生一遍遍默唸著這個名字
熱血沸騰
“你雖然出生在印度,但你是中國人,
祖國若是不強盛,
海外華僑再有錢,也會被人看不起。”
父親的話始終銘刻在蔣印生心裡
雖然此前從未去過中國
但那個意氣風發、滿腔熱血的少年
為日軍鐵蹄踐踏下的祖國心急如焚
“不當亡國奴,回到祖國去!”
未滿13歲的少年作出了這輩子最重大的決定
他瞞著家裡悄悄報名
參加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
離家那天,蔣印生只帶了
兩件換洗衣服和一張全家福照片
臨走前輕輕親了一下熟睡中的妹妹
他心中默唸:
“爸爸媽媽,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
我知道你們需要我,但祖國更需要我。”
父親發現後追到碼頭,他躲在船艙
沒承想這一別竟是永訣
就這樣
一個少年懷著救亡圖存的愛國之心
毅然踏上一條未知的坎坷之路
人生軌跡也就此改變
抗戰期間的蔣印生(右)。受訪者供圖
像蔣印生一樣的南僑機工
還有3200多位
他們是居住在東南亞各地的華人
本可以過著寧靜安好、衣食無憂的生活
在中華民族抗日戰爭最艱辛的階段
在前線急需專業駕駛員運輸補給的時候
在祖籍國中國生死存亡的關頭
他們來了
經過一個多月的嚴苛訓練
蔣印生和戰友們正式走上了戰場
——滇緬公路
資料圖片:訓練時期的機工佇列
蔣印生的日常工作
就是駕駛員的“地獄模式”
腳下的路
是緊急搶通、簡陋曲折的滇緬公路
路基不穩時有塌方
手中的車
是滿載軍火和輜重的道奇卡車
經常拋錨
一路上
要穿過蚊蟲肆虐的原始森林
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橫斷山脈、高黎貢山
橫渡水流湍急的怒江和瀾滄江
沿途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峭壁
南僑機工們要帶著木板
遇到險路隨時鋪設
讓車輪凌空開過
從昆明到臘戌行駛全程需七八天,機工們居無定所。圖為機工運輸路途中的暫息。
雪上加霜的是
為了切斷這條向前線輸送物資的
“抗戰輸血管”
日本軍機每天在頭頂
成群結隊地狂轟濫炸
還派出了大量間諜來搞破壞
“遇到日機空襲,
躲避不了就下車匍匐在地,
有條件躲避的,
就趕緊往樹林裡開。”
蔣印生回憶說
有一次
一架日機向蔣印生駕駛的車俯衝下來
飛得最近時離車頭只有20米左右
一連串子彈打在車身上
蔣印生親眼看到
戰友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下
一個個曾經英俊體面的小夥子
有的被炸掉了耳朵、雙臂、下巴
有的駕駛員犧牲了
遺體只能匆匆埋在雜草叢生的公路邊
連一塊墓碑也沒有
蔣印生年齡最小
因此總是受到大家的保護
“有一次,我們躲在彈坑裡,
日本飛機衝下來轟炸,
一位年長者把我護在身下,
我活了下來,他卻犧牲了。”
蔣印生說到這裡
擺了擺手,眼眶泛紅
像蔣印生一樣
三千多名南僑機工
日夜不停地穿梭在滇緬公路上
1939年到1942年
南僑機工冒著槍林彈雨和死亡威脅
運送軍需物資50萬噸、汽車1.5萬餘輛
以及不計其數的各類民用物資
為前線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資保障
同時也遭受了慘重的傷亡
有三分之一的機工犧牲在了中國
大多死於車禍、戰火和瘧疾
1000多公里的滇緬公路上
平均每一公里
就有一位南僑機工犧牲
他們,是拿命在跑
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
炎黃子孫一家人休慼與共、
血濃於水的同胞情誼
為中國抗戰勝利和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赤子功勳”這四個字
鐫刻在雲南昆明西山森林公園內的
南洋華僑機工抗日紀念碑上
是對這些愛國華僑青年最好的褒獎
在滇緬公路獻出青春與生命的不止南僑機工
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雲南漾濞縣
為修築、守護36公里的滇緬公路
該縣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
幾乎全民參與修路
抗戰期間全縣人口減少達三分之一
不是英雄流熱血,神州誰是自由民?
英雄不語,功勳永存
抗戰結束後
倖存的南僑機工有1000多人返回南洋
蔣印生想多看看祖國,便暫時留了下來
這一留,就是一輩子
新中國成立後的蔣印生。受訪者供圖
留在祖國的蔣印生
開始續寫新的傳奇
他先進入國民黨部隊任駕駛員
後隨軍起義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在部隊期間
他曾多次榮立一、二、三等功
還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
第十八軍萬里行車安全獎章
轉業到重慶一家運輸公司後
蔣印生開了20多年客車
被評為國家特級駕駛員
經過20多年的不斷申請
1979年
蔣印生終於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
也是在那一年
闊別父母39年的蔣印生
輾轉回到印度探親
時光荏苒,倏然而過
父親和哥哥已不在人世
80多歲的老母親迎出來喚著
“我的印生回來了”
蔣印生撲通跪下
眼淚止不住地流
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母親勸他留在印度
蔣印生拒絕了
他捨不得那片戰友們獻出熱血和生命的土地
1984年,蔣印生在政府支援下
建立重慶永川區僑聯
擔任第一任僑聯主席
寧靜安好的歲月裡
蔣印生從來沒有忘記並肩作戰的戰友們
那段在戰火中
熱血張揚、無怨無悔的青春歲月
是老人永遠珍藏的回憶
2015年9月3日
88歲的蔣印生獲得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章
並在抗戰勝利日閱兵式上參加了觀禮
在接受採訪時,他說:
“這份褒獎屬於所有南僑機工、
所有抗戰時期的愛國僑胞。”
蔣印生正在整理勳章。新華社記者 李愛斌 攝
2018年
雲南省檔案館館藏的“南僑機工檔案”
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
得知此訊息 蔣印生十分欣慰
在他看來 南僑機工四個字
不僅代表著80年前3200餘位華僑
毅然回國抗戰的赤子情懷
更代表了海外華僑華人
對祖國永遠不變的熱愛
時代變遷
但歷史不會被忘卻
英雄遲暮
但他們的付出會被永遠銘記
蔣印生和南僑機工的故事
能多讓一個人看到 就多一個人知道
曾經有那麼一個群體
毀家紓難,冒著槍林彈雨
在滇緬公路上不停地跑
將手中的方向盤當作武器
滿車的軍火作為掩體
為國家接上一根通往外界的生命線
他們中有很多人
我們還來不及聽到名字
便已經倒在通往勝利的道路上
但他們中的每一個人
血肉都已經和中華民族的奮鬥融為一體
正如那首歌中唱的:
我們會銘記
眼裡的山河就是你們
腳下的土地就是你們
無論再過多少個百年
我們也不會忘記你們!
一代人的熱血和犧牲
一代人的青春和奉獻
百年風雨,時刻銘記
山河無恙,歲月安康
銘記歷史,吾輩自強
新華社記者 李愛斌 攝
參考文獻:
· 張琴、趙宇飛、吳燕霞、李愛斌:南僑機工蔣印生的傳奇人生:血戰滇緬線,建功川藏路,參考訊息,2021年9月2日
· 嶽依桐、嚴易夢:南僑機工蔣印生:見證中國變化 與有榮焉,中國新聞社,2019年7月13日
· 蔣盈:一位南僑機工英雄的芳華,新華社,2018年6月8日
· 王京雪:南僑機工的女兒終於“找到”父親,新華每日電訊,2015年12月25日
· 王曉磊、李萌:千里“生命線”上,有多少鮮為人知的故事,新華網,2015年7月9日
· 王堯:南僑機工:特殊身份的抗日勇士,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年11月3日
· 林旭娜:南僑機工:70年前扛起救國"生命線",南方日報,2011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