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瑞典在軍機領域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機多型”的設計思想,而所謂“一機多型”,簡單的說就是一種飛機可以按照不同的要求變成戰鬥機、攻擊機、偵察機和教練機,也就是說,當飛機換上某些裝置之後,可以分別執行不同的任務,本文的主角薩博-37“雷”式戰鬥機正是實踐該思想的典型。

薩博-37“雷”式戰鬥機
說起薩博-37“雷”式戰鬥機的誕生,與之前該國的薩博-35“龍”有著莫大的關係,“龍”式戰鬥機在世界軍用飛機舞臺上的驚世駭俗註定了它後邊的兄弟也不會是泛泛之輩。
眾所周知,作為北歐小國,瑞典國力有限,不及美蘇那般闊綽,所以在噴氣式戰機的發展上力推“一機多型”,但當時瑞典軍隊的“龍”式戰鬥機雖然也是按照“多面手”來建造,但相對來說其對地攻擊能力只是勉強,為了保證可靠的對地攻擊能力,瑞典空軍還得維持相當數量的薩博-32戰機,這無形中增添了財政負擔,顯然,“龍”式與“一機多型”的原則背道而馳。

“雷”的前輩 薩博-35“龍”
如果說“龍”式戰鬥機的侷限性是時代使然,強求不得,那麼隨著技術進步,是時候對空軍主力戰機更新換代了,這款接替“龍”的“雷”式戰鬥機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952年,它最初僅是薩博公司的一項戰鬥機初步研究專案,真正被提上日程是在1959年,當時的瑞典空軍提出了研製新型“短距起降”戰鬥機的需求,要求新機既能以兩馬赫的高速截擊來襲飛機,也能全副武裝對地進攻,且滑跑距離要比“龍”式更短,可靠性和可維護性也要更強。
需要了解的是,戰機的設計有一個不易克服的矛盾——想追求高速效能,最好選擇大後掠角、小展弦比的機翼,但如果這樣,飛機的低速效能就要大打折扣,而追求低速效能時,對機翼的要求又剛好反過來,對此,瑞典空軍倒是沒有太多糾結,他們的態度很明瞭——“全都要”。

薩博-37“雷”式戰鬥機剖檢視
之前的設計人員曾依靠大面積的雙三角翼成功的緩和了矛盾,創造了舉世聞名的“龍”式戰鬥機,面對現今更加苛刻的要求,薩博公司嘗試了火箭發動機、垂直起降等一百多種方案,最終在1962年定下了“三角翼近距耦合鴨式氣動佈局”方案,也就是“雷”式真正應用的方案。
“雷”式戰機的外形上最突出的就是那對巨大的鴨翼,比較特殊的是,它的前置鴨翼本身是固定的,但後緣部分卻帶有可動襟翼,這一點與其他鴨式佈局的飛機有很大區別,再加上面積巨大,以致很多人都不承認它的鴨式佈局,而是稱之為“超音速雙翼”。
“雷”式的主翼部分為三角翼,有三個不同的後掠角度(機翼內段45度,中段56度,外緣60度)而如此任性的設計,主要則是為了降低阻力,減少升力損失,改善機動效能,此外,其機翼中段與外段間還有一個椎體,起到前緣鋸齒的作用。

正在起飛的“雷”
值得注意的是,量產型的“雷”式戰機在座艙後部多少有些“駝背”,這在最初設計和原型機階段並不存在,是後來為了增強飛機的縱向安定性而修改的,按照設計計劃,薩博公司還是準備用英國發動機,因為從薩博-21R開始,這已經算是傳統了,可英國人偏偏中途下馬了“羅爾斯·羅伊斯·梅德偉”發動機,薩博公司不得已選了個美國民用發動機JT8D,又將其改進成RM-8渦扇發動機,在一如既往的配上自己設計的加力燃燒室後,該發動機的最大推力達到了12噸。
作為曾一度領先世界的戰鬥機,“雷”式長為16.4米,高5.9米,機翼面積46平方米,前翼展5.45米,整機空重9500公斤,作戰時起飛重量1700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2125公里每小時,爬升率為320米每秒,實用升限達18300米。
在諸多新穎設計中,最有特點的還是該戰機的尾噴口設計,為有效降低該機的著陸滑跑距離,工程師們專門設計了一套反推裝置,當飛機著陸時反推力擋板開啟,發動機噴流被折向前方,透過三條環縫噴出,達到反推“倒車”的目的,但要強調的是,這套裝置只有在前起落架接觸跑道觸發液壓系統時才會起作用。

服役早期的薩博-37“雷”式戰鬥機
1967年2月8日,“雷”式戰機原型機實現首飛並在1972年進入瑞典空軍服役,此後逐漸衍生出了多種型號,包括攻擊防空型AJ-37、雙座教練型SK-37、偵察照相型SF-37、偵查海上監視型SH-37以及第二代防空攻擊型JA-37。
各型“雷”式的結構上大致相同,只是為任務進行了針對性最佳化,其中AJ-37注重對地/對海攻擊,在掛載各種炸彈、火箭彈和導彈的同時,還兼顧一定的空戰能力,SF-37則沒有裝備雷達,其機頭塞滿了照相裝置,不過可以掛載“響尾蛇”空空導彈用於自衛,SH-37的雷達專門為海上作業進行了最佳化,還能掛偵查吊艙和反艦導彈,SK-37在單座型基礎上多增加了一個座艙,其他效能不輸AJ-37,而JA-37屬於第二代“雷”,它換裝了更新的發動機RM-8B、更新的雷達PS-46A以及更好的座艙顯示系統,最大限度的強化了空戰能力。
在“雷”式戰機的服役生涯中,最出色的行動莫過於該機曾在18000米的高度上攔截“黑鳥”偵察機,“雷”的綽號原本指的就是閃電,可以殺戮各種妖魔,對付美國“黑鳥”自然也不在話下。

曾被“雷”式攔截的美軍SR-71“黑鳥”
70年代,當“雷”式戰機開始服役時,諸如比利時、荷蘭、丹麥、挪威等北約國家開始尋求新型戰機取代已經過時的F-104,薩博公司曾多次打算出口“雷”式,但由於瑞典屬於中立國,不能向北約出口武器,薩博公司隨後與其合作伙伴愛立信公司和沃爾沃公司合作推出了薩博-37E型戰機,其字母E代表“歐洲戰機”,同時競爭該合同的還有法國達索的“幻影F1”,美國諾斯羅普的F/A-18“大黃蜂”以及通用動力的F-16“隼”。
F-16當時已被美國空軍選為標準戰機,所以在價格和技術上都有很大的優勢,對比起來薩博-37E比F-16更適應北歐的作戰環境,畢竟F-16主要在溫帶地區作戰,薩博公司很快意識到,如果能拿到這筆合同,更多的北約訂單會接踵而至,因而他們在競爭該合同時把薩博-37E的價格壓到最低以佔領市場。

美製F-16“隼”
由於薩博公司的飛機制造能力本就十分強大,如果再得到這筆合同的話,會對美國的軍火出口貿易形成威脅,所以美國官方介入迫使一些國家最終選擇了F-16,最終“雷”式的國外使用者只剩下奧地利,其外銷成果甚至不如之前的“龍”式。
提到薩博公司。很多人想到的都是JAS-39“鷹獅”戰鬥機,JAS-39代表著薩博公司在戰鬥機研製方面的最新水平,但是不應忘記任何技術和裝備的發展都是有繼承性的,在“鷹獅”出現之前,薩博公司在早期也經歷了蹣跚學步的過程,從仿製生產到嘗試自行研製,特別是在進入噴氣時代後,薩博-29“飛行酒桶”、薩博-32“矛”、薩博-35“龍”和薩博-37“雷”等都是“鷹獅”的前輩。

JAS-39“鷹獅”戰鬥機
1993年,隨著效能更先進的“鷹獅“即將服役,第一架“雷”式戰機退役,這標誌著“雷”家族開始讓出一線戰機的大哥地位,逐步退居二線,該型戰鬥機除了擁有出色的短距起降效能外,最大的特色是其“一機多型”的設計概念,在20世紀70年代,這種設計思想相當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