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
鴉科鳥類
提到鴉科鳥類,很多人立刻想到的是烏鴉,其實我們城市中常見的喜鵲也是典型的鴉科鳥,但是它們顏色較各種烏鴉鮮豔又有美好的寓意,從而被人們喜愛。
喜鵲
喜鵲廣佈於我國大部分地區,無論在野外還是城市中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中國人對它們非常熟悉,它們早就融入中國文化當中,成為民間美好的吉祥物,其形象早就出現在繪畫、雕刻、陶瓷等藝術載體之上了。
城市中的喜鵲是人們最熟悉的鳥之一
每年早春我們都能看見它們在早早地修巢,為春季的繁殖做準備。喜鵲喜愛在高大的喬木和人工建築物上築巢,巢的體量與籃球相當。它們的巢是圓形有頂由細枝條穿插搭建而成,出入口在側面,而非大部分鳥碗狀的巢。喜鵲巢的內壁由泥土貼糊而成,巢中的墊材由布條、稻草和動物毛髮鋪墊而成。經驗豐富的成年喜鵲還會在舊巢頂部繼續搭建新巢,然後逐年增加一層,成為高層建築。喜鵲高度適應多樣的環境和城市,食性雜,昆蟲、小鳥、鼠類、果實都是它們喜愛的食物,人們丟棄的食物和投餵給流浪貓的貓糧它們也能高度接受。
今天科學家透過分子和叫聲研究,把我國分佈的喜鵲拆分為三種,它們是歐亞喜鵲、青藏喜鵲和東方喜鵲。歐亞喜鵲(Pica pica)廣佈歐亞大陸,生境多樣,從村莊到城市都能見到它們,它們的體色陽光下呈現為綠色金屬光澤,腰部為灰白色,在我國它們分佈在西藏北部和新疆以及內蒙古東北部。青藏喜鵲(Pica bottanensis)分佈在我國西藏東部、雲南西北部、青海、四川西部和甘肅西南部。它們尾羽相對較短,飛行時腰部為黑色。東方喜鵲(Pica serica)在我國分佈較廣,主要分佈在整個中部和東部地區,我們在城市和山區見到的喜鵲就是東方喜鵲,它們的體色在陽光的照射下為紫藍色,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鴉科鳥。
灰喜鵲
灰喜鵲(Cyanopica cyanus)在我國東部、中部廣泛分佈,現在是城市中常見的鴉科鳥。其實它們過去在城市中少見,90年代末開始逐漸從山區擴散到城市,現在已經成為了城市裡常見的優勢鳥種了,甚至我們在城市周邊的山區中看到它們的機會遠遠小於城市,城中幾乎每天能聽到它們的叫聲和身影。
灰喜鵲
城市裡園林植被的變化和人類活動有利於它們的生存,結果的園林樹種為它們提供了食物,人類丟棄的食物也給它們提供了食物來源。在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國一些林區出現了松毛蟲爆發的情況,而灰喜鵲卻是以松毛蟲為食的鳥類,林業部門直接野捕了灰喜鵲在松毛蟲爆發地野放,快速控制住了蟲害的蔓延。
在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也有灰喜鵲的分佈,那裡的灰喜鵲與亞洲的灰喜鵲外形幾乎完全相似,唯一不同的特徵是伊比利亞的灰喜鵲尾尖沒有白色斑點。那裡的灰喜鵲與亞洲東部的灰喜鵲相隔甚遠,中間分佈隔絕並不連貫,過去鳥類學家認為伊比利亞的灰喜鵲與東亞的灰喜鵲是連續分佈的,後來隨著環境變化中間的分佈逐漸斷開,在那裡形成了一個孤立種群。
伊比利亞灰喜鵲與灰喜鵲外形差異是尾尖的白斑缺失或極為不明顯
也有人推測伊比利亞的灰喜鵲其實就是來自東亞,是16世紀的時候被人從中國捕捉後帶到那裡野放後建立的種群。在2002年時科學家經過分子遺傳比對研究後發現東亞和伊比利亞半島的灰喜鵲分化間隔超過120萬年,基因差異足夠達到不同物種級別,伊比利亞半島的灰喜鵲是獨立種,被稱為伊比利亞灰喜鵲(Cyanopica cooki)。
紅嘴藍鵲
紅嘴藍鵲(Urocissa erythroryncha)是體大的藍色鴉科鳥。全身天藍色,喙為硃紅色,體長65公分,最顯著的特徵是其尾羽中的中央尾羽極長,飛行時姿態飄逸,甚為好看。紅嘴藍鵲因為其尾羽細長,又被稱作長尾山鵲,它們喜愛的是山地環境,在山區林地極為常見,經常是以家庭式群體活動。它們主要的食物是昆蟲、漿果,也會捕食小型鳥類的雛鳥和鳥蛋,還會主動攻擊小型蛇類。
紅嘴藍鵲喜歡有水的環境活動
在北京城市外圍的山區紅嘴藍鵲是優勢種,我們在爬山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它們輕盈飄逸的身姿飛過林間。在北京市區中一些環境條件較好的地區也能看見它們的身影,北京的頤和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中都能見到它們,甚至城市中央天壇公園中也能看見紅嘴藍鵲的身影,它們非常喜愛溼潤的環境,如果留意公園中的池塘和園林灌溉噴淋設施附近,經常能看見紅嘴藍鵲在草地中尋覓昆蟲和洗澡降溫。
誘拍鳥類是違法行為
近幾年隨著望遠鏡和相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們加入了觀鳥和拍鳥愛好者群體中。但是在觀鳥特別是拍鳥的過程中,設定食物招引鳥類來吃,拍鳥人隨之拍攝的現象也逐漸變得常見了。在天壇公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等處,都能看見拍鳥人在招引各種鳥類以便拍攝,由於紅嘴藍鵲的外形豔麗尾羽較長極具觀賞性,而且又是雜食性,其就成為經常被食物吸引的鳥類之一。
拍鳥人用細繩栓住葡萄等水果,吸引其飛來啄食。還在地面或者樹枝上撒放麵包蟲,更有甚者會用大頭針釘住食物,使鳥停留時間更長以便拍出更多的照片。其實這些拍攝方法特別是用大頭針釘住食物的方式對鳥類來說是極為危險的,鳥來拉扯時有極大的可能連同大頭針一起扯下吞入口中,尖銳的物體一旦進入其口腔內極易刺穿食道和胃,即使順利進入也不會排出,而是胃部刺穿內臟而斃命。
2020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中第13條明確規定:制止追逐、驚擾、隨意投食、引誘拍攝、製造高分貝噪聲、閃爍射燈等干擾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行為。如果用投食、誘拍等行為拍攝野生動物,無論是否造成傷害都已經是涉嫌違法的行為了。所以,做文明市民,科學觀鳥拍鳥的文明意識和行為也要與時俱進。
閱讀連結
# 科普 | 鳥中“狠角色”——烏鴉
編輯、校對:魏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