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欣是一個大胖妞,缺乏鍛鍊的她,常常身體痠痛,全身無力,為了改變現狀,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她在朋友圈公佈了自己打算減肥的資訊,讓朋友們監督她減肥。
在朋友們雞血式鼓勵下,小欣減肥初見成效。
兩週後,她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條說說:”初見成效,減了2公斤,這是一個很好的開頭。”
可是這條說說成了小欣關於減肥話題的最後一條動態。
六個月之後,再次見到小欣時,發現小欣的體重沒有任何變化。而這次減肥失敗,也讓她的內心有了一種強烈的挫敗感。
為什麼小欣做足了功課,卻會減肥失敗呢?
其實很多事情並不是光靠意志力就能達成的,《習慣心理學:如何實現持續的積極改變》的作者溫迪.伍德指出:
在我們的生命中,意志力能為我們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如果我們能在習慣與目標之間建立起連線點,不用在內心做鬥爭就自動去做正確的事,就能讓好的行為順其自然地發生。
01.環境決定了你習慣的養成
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例子。
你制定了瘦身動得計劃,也能每天很自律地堅持運動,運動後的神清氣爽也讓你很開心。可是為了犒勞運動後疲憊的自己,你會不自覺地給自己餵食。
如果想減肥的人,身邊堆滿了餅乾、薯片、曲奇餅、蘇打水和冰淇淋。難免也會受環境的影響,不知不覺吃下許多食物。
前面提到的小欣就是這樣,她雖然信誓旦旦地說要減肥,但是她周邊的減肥環境並不好。
老公會隔三差五地給她做美食,誘惑她的味蕾;她的家中佈置得十分舒適,缺乏運動的氛圍;居所旁邊也沒什麼公園,讓人沒有活動的興致。
而這也是她減肥失敗的直接原因。
環境對人的影響蠻大的,對此我深有體會。
因為愛閱讀寫作,我加入了一個書評群,每閱讀一本書就要寫一篇書評,而且每篇書評都有一個截止的日期,看到別人能按質按量地交書評,這樣也能督促自己不懈怠。
正因為這樣,也讓我不自覺養成了很好的閱讀寫作習慣。
02.習慣能助你達成目標
所謂習慣,就是儘管意識上我們想做別的,但身體卻堅持讓我們做的行為。
如果我們想要達成某專案標,可不要低估了習慣的力量。
曾國藩在戒掉多年的煙癮時,也曾經彷徨無助,寢食不安,好似嬰兒斷乳,可是曾國藩有一個特點,就是他一旦下定決心,就不會退讓一步。不論多麼痛苦難熬,他都堅持不再碰煙具。
就這樣,戒菸演變成了他身體自發的一種行為。
從30年的煙不離手,到徹底戒除煙癮,戒菸成功也給了曾國藩很大的啟發和鼓舞,以後他做什麼事情都很有毅力,很有恆心,最終成為了半個聖人。
好習慣是我們前行的推動器。《微習慣》的作者斯蒂芬·蓋斯,也是透過好的習慣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從2012年開始,他每天至少做1個俯臥撐,兩年後,他擁有了夢想中的體格,寫的文章是過去的4倍,讀的書是過去的10倍。
生活中,我們不妨培養一些與目標一致的微習慣。比如早睡早起、均衡膳食、堅持運動,經常閱讀……
讓這些微小的習慣,慢慢改變你的生活。
03.如何讓一個行為真正成為習慣?
杜克大學2006年釋出的研究報告表明,人每天有40%的行為並不是真正由決定促成的,而是出於習慣。
習慣存在於我們的無意識之中,是我們的第二個自我。我們每天有43%的時間不經思考就行事,這意味著我們幾乎有一半的行為都是由無意識推動做出的。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讓一個行為真正成為習慣呢?有三個小錦囊教給你:
1.一個充滿與行為相關訊號的環境
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要低估環境對習慣的影響。
《烈女傳》上,記載了孟母三遷的故事。
起初,孟母家住在公墓附近,看到兒子經常模仿送葬人在沙地上搭棺築墓,孟母搬家到了一處集鎮上,可是兒子又學著商販吆喝叫賣,最後孟母搬到了一所學校附近,看著兒子模仿孩子們學習禮儀,她的一顆心才徹底安定下來。
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透過改變環境 ,看到自己潛移默化的改變。
比如你可以將健康食物擺在離自己近的位置,讓自己取拿方便;可以為自己佈置一個幽雅的書房,為自己營造一個學習提升的氛圍;家裡專門開闢一間健身室,營造運動氛圍。
透過改變生活環境,你不用再去挑戰自己的意志力,就能讓好習慣慢慢融入你的生活。
2. 一些“小確幸”式的即時獎勵
《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想讓習慣演變成一種無意識的行為,離不開及時獎勵。
比如即便不是結婚紀念日,你也可以送愛人禮物,或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者來一場別出心裁的燭光晚餐……
給予伴侶適當的獎勵,其實是讓伴侶調整對你的預期,而這也是婚姻保鮮的粘合劑。
這些重複的儀式性動作,有助於緩解你的負面情緒,讓你能重拾對人生的掌控感。
3. 一段時間不斷重複該行為
習慣需要不斷重複,才能形成一個新的習慣。
當我們重複某一個行為時,我們的大腦也在悄然改變:我們的體驗變得流暢熟練、毫不費力。這會讓我們喜歡上這種重複的感覺。
最近朋友小可跑步上了癮,這也源於她居所旁,新建了一個公園。
每天清晨六點,她都會邁著輕盈的步伐在公園裡跑上一圈,再拉伸身體。
跑步分泌的多巴胺,讓她每天都活力滿滿,精力十足,不知不覺愛上了運動,愛上了跑步,三個月的時間,她從一個小懶蟲蛻變成了運動達人。
當我們能看到習慣為自己帶來好處時,往往更容易於堅持。因為那些重複性的動作讓我們感到熟悉、安全和踏實。
04
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所謂習慣就是“不依賴意志或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續的事情引導到如每天刷牙般輕鬆的狀態”。
深以為然。
在這本《習慣心理學:如何實現持續的積極改變》中,作者溫迪·伍德打破了意志力的魔咒,告訴我們只有藉助習慣的力量,才能培養好的習慣,讓生活自然發生改變。
願我們都能用習慣心理學改變自己的生活,讓好的行為自然、順利地發生,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