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裡,很多人遇事時便沉不住氣。但也有些人懂得冷靜地謀劃自己的未來,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而一個人遇事的第一反應裡,藏著他成長過程中所積累的學識、見識、品格和修養。
如何處理、解決問題,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氣度和胸襟,見識和格局。
01
遇急事要“緩”
《格言聯璧》中說:“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弟子規》也說:“事勿忙,忙多錯。”
急事,總是給人壓力,亂人心智。
緩,是先緩平心態,認真觀察,理清思路,確定方案。
緩,是給之後的行動一個準備的時機,以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遇到急事,如果心浮氣躁,急於求成,往往會出錯。
清代周容在他的《春涵堂集》中,記錄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一年冬天,周容想從附近的河港進入縣城,吩咐小童用木板夾捆紮了一大摞書籍跟隨。
天色漸晚,太陽就要落山,望望縣城還有大概兩里路。他問擺渡人:“城門關閉前,還來得及嗎?”
擺渡人仔細打量了一下書童,答道:“慢慢走,尚可;急忙走,就關上了。”
周容聽了有些慍色,認為他在戲耍他們。便與書童快步前行。
走到半路,小童摔了一跤,繩子斷了,書籍也散了一地,等到把書整理捆紮好,前方的城門已經緊緊關閉。
周容在文後自評:“天下事以自急自敗!”
《蕩寇志》中說:“事緩則圓,急難成效。”
與其忙亂中出錯,莫不如緩下來慢慢做好。
遇到急事時緩一緩,給自己一個做事的心情和環境,然後,沉浸於此,忘我工作,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曾國藩說:“凡遇事需安詳和緩以處之,若慌,便恐有錯。故從容安詳,為處事第一法。
心態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
當心態和行動都穩穩的,終會圓滿。
02
遇大事要“靜”
《道德經》說:“靜為躁君。”
“靜”能克服人身上的急躁之氣。
守靜,就是一個人磨礪意志,修身養性的基礎。
晚清政治家翁同龢,寫過這樣一副對聯:“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每遇大事,一定於靜觀中思考,以靜制動,先靜而後謀,先謀而後動,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化險成功。
北宋的知州曹瑋,在兩軍對壘時,就是這樣一位名將。
西夏人侵犯邊境,曹瑋帶兵打敗他們。西夏人丟下財物逃跑。
副將建議乘勝追擊,但是曹瑋主張先靜觀其變,另想計策。
西夏兵逃走了十里、二十里,副將急得團團轉,覺得錯失了一舉滅敵的好機會。
曹瑋卻不急不慌,命士兵趕著牛羊抬著物資慢悠悠地回城。
西夏兵聽說曹瑋貪圖財物,於是返回去想襲擊宋軍。
曹瑋得知西夏兵追來,便命軍隊放慢回返的速度,悠哉悠哉在前方引誘敵軍。
西夏兵來回幾百裡,早已人困馬乏。曹瑋便乾脆命軍隊原地休息。並告知敵方首領,待對方修整半天,再決戰。
本來想偷襲的西夏兵,一旦坐地修整,所有的倦怠席捲而來,早已沒有了士氣。
這時,曹瑋命擊鼓進軍,毫不費力殲滅敵軍。
曹瑋採取以靜制動的策略,看似不急不火,實則在靜待中審時度勢,權衡利弊。
先放鬆敵人警惕,在心理上誘騙敵人。然後避開他們追擊時士氣正旺的時刻,而在等待修整後,人們意志出現鬆散的時刻交戰,所以大獲全勝。
康熙在他的《庭訓格言》第一篇中有這樣一句話:
“凡人於無事之時,常如有事而防範其未然,則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時,卻如無事,以定其慮,則其事亦自然消失矣。”
意思是說,當人們在沒有事的時候,應保持一種有事在身的狀態,時刻注意防範可能發生的問題,這樣就不會有任何意外之事發生。
反而在面臨事的時候,要能夠像沒事時那樣泰然自若,使種種憂慮平靜下來,那麼已經發生的事情也會自然消失。
自古以來的大人物,都是這樣的先見和大氣之人,所以越是遇到驚天動地的大事,越能心靜如水、去除雜念,沉著應對。
沉靜才能沉靜,謀定才能幹事,幹事才能成事。
03
遇難事要“變”
《易經》有云:“曲成萬物而不遺。”
這世間萬物,往往很多都是迂迴曲折、迴圈往復的。
人生在世,我們也總會遇見許多無法解決的難事。遇到困難時,如果不及時轉變思維,那就會陷在牛角尖裡,無法自拔。
“山不過來我過去”,遇到困難時,懂得變通,給思維轉個彎,往往就可以解決難題。
雍正時期,一個打漁的老漢,在河裡發現了一口明成祖朱棣年間鑄造的大鐘。
雍正得知此事後,下令將這口鐘打撈上來,並挪到覺生寺。
將大鐘從河底撈出來,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再把這幾萬斤重的大鐘挪到五六里外的覺生寺,誰也想不出辦法。
幾個工匠在工棚喝酒,悶悶不樂。
正巧天正在下雨,從棚頂上漏下來的雨水滴了不少在桌面上,一個工匠由於手上有水,不小心將酒杯弄翻了,於是便將杯子遞出來,讓對面的人再倒一盅酒。
那個工匠不耐煩地說:“何必用手傳呢?桌上有水,你輕輕一推,我就拿到了。”
一語驚醒夢中人,大家瞬間找到了靈感。
於是,他們從寺中挖了一條淺河,放進一二尺深的水,冬天結冰後,不用費多大力氣,就將大鐘在冰面上推走了。
宋朝李覲說:“救弊之術,莫大乎通變。”
江河因為善於轉彎,所以才會流向遠方;
有智慧的人,善於轉變思維,藉助外力,化減難度,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關鍵時刻,困難時不會變的,需要變的,恰恰是我們的思維。
04
遇順事要“斂”
古語說:“後定有來者,前亦仿古人。時時省吾身,定為人上人。”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格局大的人,越是得意時,越是內斂。
因為低調不張揚,所以才踏踏實實走得遠。
因為謙和有禮,虛心待人。所以贏得好口碑,得到支援。
謙虛、低調、內斂,有度,讓我們胸懷更廣博,格局更遠大。
曾國藩,在道光年間連年提拔,十年之間,連升十級。
在他升至三品大員以後,按照規定,要從藍色轎子換成綠色,並且可以增加兩名抬轎人員。
不久他又升為二品大員,按照清朝制度,可以乘坐八抬大轎了。
但是,曾國藩仍然一直乘坐之前的藍色轎子,除了身邊的護衛不得不增加兩名之外,他的轎子前,既沒有引路官,也沒有扶轎子的人。
曾國藩謹記官場道理:不張揚,不炫耀。
無論多麼順意,無論身份多高,他始終低調內斂,正是憑藉這種力量,他才擁有遠見卓識和博大格局,越走越遠。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越是格局大的人,越懂得謙虛低調的人生態度,以低求高,以謙自持,成就自己。
寫在最後
古人云:“品現於事,心藏於身。”
真實的人品和格局,都會在遇事的反應和處理中。
人生於世,我們要面臨無數的事情和選擇。
胸懷足夠廣博的時候,困難就少了;
眼光足夠高遠的時候,天地就小了。
關鍵時刻,放遠眼界,放大格局,我們的人生,就會到達不一樣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