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如水,制度為渠。城市之間的分工協作經由無數的市場交易完成,需要完善制度以降低交易成本。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以一體化的思路和舉措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性,讓要素在更大範圍暢通流動。
完善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制度機制,推動形成區域統一市場。讓市場驅動資源要素配置,以平等互利的自由交易為基礎,按市場的邏輯佈局和延展產業分工協作。政府可以出臺城市群規劃、產業支援政策進行統籌和引導。
比如,充分利用資訊科技成果,推進金融、類金融市場一體化;逐步實現聯網交易、統一資訊釋出和披露、交易憑證互認,推進水、礦產、森林等資源使用權跨省交易;發展城市群一體化土地市場、跨地區的智慧財產權交易中介服務等。
完善促進產業分工協作的制度機制,營造區域產業生態。中心城市擴容是制度創新的一大亮點。大城市擴容直接打破了行政區的阻礙,便利了資源流動和要素配置,可以在更大範圍內規劃產業佈局,也給周邊的小城市帶來發展契機。要加強對區域整體產業發展的統籌和引導,明確產業轉移與承接的重點領域、適宜地區和操作路徑。建立產業轉移區域合作機制,積極探索承接產業轉移新模式。
提升不同行政區的銜接協同,推進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共建共享共治。跨越行政區界線,推進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由單個城市自治向城市群協同轉變,提高一體化水平,最佳化公共資源分佈。如繼續穩步推進社會保障卡在城市群通用和醫保基金跨省結算;推進教育醫療衛生等資源合作共享、跨區配置;以大氣汙染聯防聯治、流域上下游協同治理、水資源保護及共建城市群生態空間為重點,實行城市群生態環境保護統一規劃、統一標準、一體監測、聯合評估,共同應對區域性生態環境問題。
建立縱向公平機制,克服城市競爭中的不平等。探索建立公共資源配置的縱向公平機制,將教育和醫療等公共資源配置與常住人口掛鉤,不再按城市的行政等級配置。透過更高層級的政策協調化解城市之間的利益之爭。
建立橫向補償機制,促進區域內利益平衡。城市群可以探索建立跨區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建設專案的成本分擔、收益分享機制,以及社會保障跨區統籌後的財政分擔機制。如探索多樣化的礦產資源開發和流域水環境生態補償方式;探索在產業移出地和移入地之間建立橫向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實行稅收兩地分成。
此外,加大推進力度,建立與城市群發展相適應的政府績效管理制度,對已實施的政策進行效果評估、修訂完善,推動城市群發展進入新階段。(馮蘇京 來源:經濟日報)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