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小罐茶橫空出世。憑藉討巧的小金罐設計,以及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令國人深深記住那句“小罐茶,大師作”。
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小罐茶就回款一個億。一個億是什麼概念?當年中國茶葉企業有六萬餘家,總資產超過1億的不足100家,超過10億的也僅有6家。
作為一個初創品牌,小罐茶發展勢頭兇猛,猛得讓人猝不及防。即使是深耕行業多年的龍頭企業,也無法對其爆發的銷售勢能視而不見。其中更有人直言不諱,再不採取措施,一兩年內就會被這個“小老弟”超越。
開門紅一個億,自此便一發不可收。2017年銷售額突破7億,2018年更是創下20億銷售奇蹟,一舉重新整理行業歷史記錄......
“一夜暴富”後,小罐茶做了什麼?它開始反溯上游,投資15億元在黃山建立行業首個工業4.0智慧生產基地;與西門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讓其為黃山智慧工廠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與IBM合作研發AI挑茶機器人,實現茶葉除雜自動化;同時,在每款茶的核心產地建設生態示範茶園,培養農民進行規範化種植、採摘、管理,建立新鮮原葉輸出標準......
這一系列舉措都在傳遞一個訊號:小罐茶的企圖心不止於賣茶,它想率先在這個無序無標準的行業建立工業化生產標準,實現更大的野心。
而小罐茶的操盤手,便是國人皆知的營銷大師杜國楹。背背佳、好記星、E人E本、8848鈦金手機,這些國民級刷屏產品,均是出自他之手。
與以往利用爆款割完韭菜就抽身離場不同,砸15億投資開廠,選擇重資產模式深耕,也說明杜老闆這次玩真的了。
就在其準備趁勝追擊,推出C系列彩罐產品主打年輕人市場時,關於“八位大師炒制20億小罐茶”、“八位泰斗級大師”等廣告問題卻被網友秋後算賬。
無論是廣告內容還是核心廣告語“小罐茶,大師作”,似乎都在表達,每一罐都是出自大師之手炒制。有網友算了筆賬,除非八位大師長出三頭六臂,否則根本不可能實現一年炒制20億小罐茶的“壯舉”。
而除了普洱茶終身成就大師鄒炳良外,其餘大師顯然並未達到泰斗級別。以泰斗稱謂,有過度包裝的嫌疑,被網友質疑虛假宣傳。
更有網友對小罐茶500元一盒10罐,每罐40g進行換算,得出一斤6250元的行業天價,直接給小罐茶扣上智商稅的帽子。
經過抖音、快手、知乎等網路平臺的傳播發酵,小罐茶遭到網友群嘲。即使其後續公關宣告“大師作”是“大師監製”而非“大師炒制”,也於事無補。反而激起網友新一輪吐槽,更養活了B站大批製作相關鬼畜影片的up主。
社交平臺的推波助瀾,令小罐茶深陷“虛假宣傳”、“智商稅”風波至今。杜老闆也因此不再對外公佈每年的銷售資料。雖然輿論風波對小罐茶的影響難以考究,但從近幾年雙十一資料來看,仍能看出點端倪。
從18年類目第二位,到19年第四位,再到20年的第十位,排名持續滑落。去年1543萬的成交額更是不到榜首大益茶葉近2億元的十分之一。如果按之前杜老闆接受採訪時,提過線上線下2比8的比例進行估算,與20億的巔峰營收更是相距甚遠。
從如日中天到風光不再,小罐茶究竟做錯了什麼?
營銷套路不合時宜?虛假宣傳必遭反噬?智商稅定價人人喊打?這些都是壓死駱駝的每一根稻草,但最致命的那根,可能是杜國楹戰略選擇的失誤。
令人懶德感嘆的是,小罐茶的命運好像冥冥中自有註定......
1.杜國楹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茶葉行業
國內茶葉市場,處於一種怎樣的行業現狀?行業規模超千億,有望達到萬億級別。但第一名年營收不到20億,大部分優秀企業幹到3、4億規模就止步不前,前100名企業加起來市場份額不足5%,剩下絕大部分茶企都是小作坊。
生產上大多沿襲傳統農產品生產模式,從種植、採摘再到加工、包裝,並無統一標準,各家無序生產。加工以手工製茶為主,工業化程度幾乎可以省略。
品牌上則呈現較為畸形的局面。雖然菸酒茶並稱,但十大名煙、十大名酒都是品牌,只有十大名茶都是品類。說起名煙,黃鶴樓、中華等品牌耳熟能詳;說起名酒,茅臺、五糧液等等也是人盡皆知;唯獨說起好茶,人們只會談論武夷山大紅袍、西湖龍井等具體品類,品牌幾乎無人談起。
而最為玄學的,還是茶葉好壞的品鑑標準。消費者覺得好喝的茶,可能是被業內認定為品質低的茶。而行內人推崇的高品質茶,消費者可能也沒覺得有多好喝。當消費者與行內人存在分歧,往往會被貼上“不懂茶”的標籤。“懂茶”與“不懂茶”之間存在鄙視鏈,但“懂茶”的內部鄙視鏈,可能更為誇張。
那麼問題來了,業內認定高品質、但消費者覺得不好喝的茶,算不算好茶?當消費者無法品鑑茶葉好壞,也無法以個人感受做評判時,便只能以行內人的品鑑標準為準,任由企業定價。
從供給側看,一個潛在體量達萬億規模的行業,第一名市場佔有率不到1%,行業集中度極低,且沒有行業標杆。生產沒有統一標準,工業化程度低,大規模生產缺乏基礎,制約全國性品牌產生。高、中、低端市場都沒有品牌跑出、都有機會做成品牌乃至巨頭。
而從需求側看,品鑑體系過於專業、品質判斷門檻高,普通消費者甚至資深消費者都難以判斷品質高低。品質認定權幾乎壟斷在行內人手裡,定價更是企業說了算。對消費者而言,往往“越貴越好”。
機會就在眼前,不走了,就這了。這一次,杜老闆想做一家千億企業,為這個被低估的行業正名,也為自己正名。
2.小罐茶的成功,做好戰略定位,做好戰術執行
據虎嗅對杜老闆的採訪,他深信這樣一個萬億體量的行業,完全有機會誕生千億巨頭。但肯定無法依靠傳統生產模式做成,工業化規模生產是必然之選。
未雨綢繆投資15億建立黃山工廠,這讓我想起當年劉強東力排眾議自建物流。即便未來無法預測,但杜老闆的這份魄力和決心也值得敬佩。
解決了產能的後顧之憂,銷售才可以擼起袖子加油幹。他方法論沿用的是經典定位理論以及4P理論(即產品、價格、渠道以及推廣)。據說創立小罐茶之前,他曾經把里斯、特勞特的經典著作《定位》 翻出來複習一遍,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常識。
- 小罐茶的戰略定位
高、中、低端市場都有品牌機會,小罐茶也志在成為行業標杆,加上杜老闆打造E人E本和8848時積累下的高階人群營銷經驗,高階市場無疑是最優選擇。
他再將高階市場細分為專家市場和非專家市場,以品鑑能力進行劃分。顯然,後者的市場規模要遠大於前者。初步確定目標人群為非品鑑專家的高收入人群。
茶葉的兩大消費場景是自飲和送禮,兩者共同需求都是追求茶葉品質。但前面提到,茶葉品質的認定權把握在行內人手中,消費者喝上一杯好茶往往需要學習繁雜的品鑑技術。而對品質的追求,具體可以理解為,喝起來好喝順口、送禮時凸顯品質。
洞察到目標人群背後的痛點,接下來便是把小罐茶打造為這些痛點的解決方案。高品質是核心訴求,但直接表達難免給人自嗨的感覺,也不夠扎心。不過這難不倒杜老闆,一個“大師作”,所有問題迎刃而解。
大師作的茶,自然是高品質的茶。品鑑技術再專業,也無法凌駕在權威專家背書之上。只要“大師作=高品質”的等式成立,小罐茶的高品質就不需要行內人認定、也不需要消費者具備專業品鑑能力才能判斷。這也是必須熱炒“八位泰斗級大師製茶”的原因。
“大師作的茶”,定位有了,核心廣告語也呼之欲出:“小罐茶,大師作”。這裡提一嘴小罐茶名字的設計猜想:小罐的“小”與大師的“大”形成語義對立,可以加深印象;從大到小,正是濃縮精華的過程,可以聯想到高品質;小罐突破了傳統的袋裝設計,可以作為一種視覺符號,這也是定位常用的工具“視覺錘”,讓廣告傳播更容易形成品牌記憶和品牌聯想,就像用“視覺符號”這把錘子把“文字定位”這顆釘子錘入使用者心智;而小金罐在視覺上也給人更金貴的感覺;一小罐剛好一泡茶,優化了散裝茶葉用量不可控的問題......
- 4P之產品(Product)
品質越高越好喝,這是消費者的正常思維。但前面提到,好喝和高品質往往存在玄學上的矛盾,“品質高的茶你消費者覺得不好喝,是因為你不懂茶”。之所以敢不顧消費者體驗“強行解釋”,主要原因在於行內人把持了品質高低的解釋權。
杜老闆聰明就聰明在,不和你消費者對著幹,“我小罐茶品質高,但你消費者喝著也覺得好喝”。透過不斷試驗,調試出更普適消費者的口感和味道。“大師作”的茶,品質高還好喝,對“品質高但不好喝”的傳統茶,完全是降維打擊。
吐槽小罐茶價格貴、智商稅的一大堆,但幾乎沒人說它不好喝,因為它真的好喝。好喝也會令消費者更堅信它“品質高”。“八位大師敬你一杯中國好茶”,便是其產品邏輯的最好詮釋。
這也是為什麼小罐茶過度包裝遭到網路群嘲,卻依然不肯調整相關營銷物料的原因。“大師作”,牽一髮而動全身,不成功便成仁。定位的堅守,才是小罐茶成功的關鍵。
- 4P之價格(Price)
價格是小罐茶最為人詬病的地方。但在我看來,杜老闆給產業鏈各環節預留利潤的定價方法並沒有問題。而小罐茶瞄準是高收入人群,兩大消費場景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定價:送禮方面,500元處於合適的價格區間,價格再往下,送人廉價了;自飲的話,10罐一盒500元,對目標人群來說算不上智商稅。
吐槽價格最多,反而不是小罐茶的目標人群。就像哈根達斯一個雪糕球幾十塊錢,也被大部分人噴智商稅,但仍然有大批死忠粉消費。目標人群明確,才不會被大眾輿論牽著鼻子走。
- 4P之渠道(Place)
18年的20億銷售,老經銷商貢獻其中60%,渠道能力的強悍,其實無需贅述。杜老闆四次創業,前後花了二十年搭建的全國銷售渠道體系,熱啟動推爆小罐茶自然不在話下。
- 4P之促銷(Promotion)
小罐茶第一輪廣告轟炸,選擇了央視媒體,有一定的歷史侷限性,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畢竟高收入人群、中年群體和看電視群體有較高的重合度。
前面簡單介紹過“文案釘子+視覺錘”的經典定位玩法,利用高密度的廣告轟炸,令目標人群認知品牌定位、形成品牌記憶、最終讓品牌定位“大師作的小罐茶”佔據目標人群心智。
這種推廣策略就是燒錢重複推,簡單粗暴但就是有用,猶如一聲驚雷,一下子將整個行業炸開了鍋。“小罐茶,大師作”,沒喝過,也聽過。
切入這個品牌幾乎空白、生產營銷落後的行業,不需要整太多華麗花哨的東西,做好戰略定位,做好戰術執行,成功自然而然。
定位的堅守,造就了小罐茶的成功。但走得太快,可能會忘記來時的路......
3.成也定位,敗也定位
覆盤18年的資料,杜國楹發現,送禮和自飲的消費比例大概是8比2,送禮比例太高了。換句話說,小罐茶與其說是茶,不如說是禮品。
過高的送禮比例並不利於小罐茶作為消費品長遠發展,當務之急是如何解決小罐茶“偏科嚴重”的問題。關鍵還在於迴歸到自飲的消費決策上:品質、價格和體驗。
小罐茶的品質處於行業前列,消費者也比較認可,無需過分考慮。
價格有必要重新考量。雖然被網友群嘲“智商稅”,但降價牽涉諸多利弊,更要慎重。一是“送禮”卡著價格下限,價格降了,送禮價值也降了,送禮市場會受影響。二是容易激起老顧客不滿,傷害現有客戶關係。
體驗則更為關鍵。口味自然被消費者認可。而小罐茶是一小罐一泡茶,一盒10罐可以喝10次。如果消費者對喝茶有高頻習慣,只能一次購進多盒或者頻繁複購。但這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一種成本,也會阻礙消費決策。
綜合考慮,有兩種解決思路:一是每盒加量,比如一盒15罐,但定價不好處理。漲價會影響轉化,加量不加價同樣會引起老顧客不滿;二是開發新產品,與原有小金罐作差異化區分,茶葉品質相應調整,降價靈活處理。
杜老闆選擇後者,並構思出三種方案:開發小銀罐,規格一樣,依舊是10罐一盒,茶葉品質略低於金罐,定價248元;開發“多泡裝”,其實就是傳統的“大罐茶”,一罐50g,可以多次沖泡,滿足高頻喝茶需求,定價150元;開發“隨享裝”,也就是小袋裝,袋身設計類罐體,與視覺錘沾邊,30袋一盒,同樣滿足高頻喝茶,定價200元。
不對小金罐動刀,轉手開發三款新產品,變相降價切入自飲市場,算是穩中求進的必然之舉。同時開發更高階的小黑罐,鞏固送禮市場,對目標人群進一步鎖定,也是可圈可點。然而,沿用原品牌開發新產品,主打年輕人群,則更像一次考慮不周的魯莽之舉。
杜老闆推出小罐茶C系列ins風小彩罐,邀請熱播劇《三十而已》女主角童謠出任首席教育官CEO,意圖打入年輕人市場。但他這次失算了,並不是給產品貼上年輕化標籤,年輕人就會買賬。
這一屆年輕人熱愛奶茶這類新式茶飲,即使居家辦公,也更青睞袋泡茶這種隨泡隨喝的方便茶。原葉茶畢竟不匹配他們的主流消費習慣,強扭的瓜並不甜。
其次,年輕人群消費能力不如中年人群,部分甚至尚未實現經濟獨立。即使小彩罐定價為小罐茶全線系列最低,但79元5罐,一罐一泡15.8元,也是大部分年輕人望而卻步的價格。諷刺的是,吐槽小罐茶“智商稅”最兇的,恰恰就是Z世代這群年輕人。
我能理解杜老闆先用小彩罐培養年輕客戶,等若干年後再利用小金罐變現的想法。但不啟用新品牌硬套原有品牌,只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網路群嘲更多是年輕人群,但年輕人群對小罐茶來說是增量市場。而近幾年銷售資料持續下滑,明顯是存量市場出了問題。
高收入人群選擇小罐茶,不僅僅因為“大師作的茶”滿足其對茶葉品質的需求,更核心的訴求是,小罐茶能夠代表他們追求品質生活的消費態度。
說白了,如果你小罐茶是“生活品質高的人喝的茶”,那我們會繼續選你。但如果你小罐茶僅僅只是“大師作的茶”,是“誰都可以喝的茶”,那對我們來說也可有可無。
杜老闆忽略了這個“常識”,硬套原有品牌打造小彩罐,將小罐茶降低門檻開放給年輕人。最終卻兩頭不討好:換湯不換藥,年輕人不買賬;原有客戶感受到背叛,加速逃離。
這個戰略失誤,才是導致小罐茶風光不再的罪魁禍首!
爭取年輕人群必要也必須,但更合理的選擇應該是啟用新品牌,避免原有品牌定位被稀釋。杜老闆顯然還是操之過急,忘記了定位的“常識”。
總結
今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在海南舉行。小罐茶作為官方指定用茶,是首個入選的中國茶品牌。這對小罐茶而言意味著很多,也算是杜老闆為自己的一次正名。
但擺在它面前的,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課題:如何從輿論風波全身而退、如何重新贏回老客戶的心、如何打破年輕人的次元壁......
這杯中國好茶,究竟是巔峰已過,還是涅槃重生,可以再品一品。
各位老鐵對小罐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