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李仲廣解讀“十一”大資料
柴雅欣 薛鵬
今年“十一”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的首個國慶黃金週,各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精準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安全過節的前提下,多措並舉推動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這個金秋假期,中國在流動和忙碌中釋放出了強勁的發展動力。經文化和旅遊部資料中心測算,10月1日至7日,全國國內旅遊出遊5.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890.61億元。
在新冠病毒不斷變異、防控難度加大的背景下,如何統籌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釋放假日消費的熱情和潛力?“黃金週”的旅行和消費資料說明了什麼?記者約請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李仲廣對此進行了分析解讀。
“輕旅遊”“微度假”等升級旅遊模式流行,紅色景點、主題樂園、博物館等備受歡迎
旅遊已成為中國民眾節假日消費的重要內容。受7月和8月疫情影響,不少人的暑期旅遊需求沒能釋放。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補償式”出遊意願強烈,旅遊消費市場迎來了新鮮氣息。
國慶假期,正值北京密雲水庫開庫捕魚,花鰱、白鰱等鮮美的水庫魚吸引大批遊客前來嚐鮮。除了鮮美的魚,環密雲水庫自駕遊、登雲蒙山遠眺、入住當地特色民宿、體驗農事活動等也吸引了不少遊客。據統計,假期前4天,北京鄉村遊累計接待遊客240.2萬人次,同比增長55.6%。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十一”黃金週,人們的假期休閒模式也在悄然改變,以短時間、近距離、高頻次為特點的“輕旅遊”“微度假”漸成潮流,不少人選擇感受身邊的“詩和遠方”。
國慶長假首日,攜程平臺釋出出行資料顯示,出行的訂單量同比去年實現雙位數增長。其中,省內遊訂單佔總量訂單一半以上,本地遊、周邊遊趨勢明顯,鄉村旅遊、租車自駕遊等備受青睞。線上旅遊平臺飛豬釋出的資料顯示,車程3小時以內的本地及周邊遊佔國慶長假出遊訂單近六成,各地周邊遊預訂環比大漲超380%。
本地遊、周邊遊,哪些景點專案人氣高?
紅色景點備受青睞。馬克思手稿、中共一大會址復原場景、朱德使用過的手槍……國慶假期,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迎來參觀熱潮。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從10月1日到6日,已有近萬名遊客前去弔唁、獻花,而位於丹東市的抗美援朝紀念館入口處,每天都排起參觀長隊。
主題公園熱度攀升。國慶前夕開業的北京環球度假區,成為全國旅遊市場的新熱點,據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訊息,長假前4天北京環球影城共接待10.5萬人。在支付寶釋出的國慶消費熱門景區榜中,華強方特、上海迪士尼和北京環球影城分列前三。
人文考古風潮正盛。美團平臺數據顯示,國慶期間,全國博物館訂單量同比增長115.5%;飛豬平臺上,博物館、非遺及文旅融合類商品訂單量環比漲超15倍。
數字化等新技術,讓不少人體驗到不一樣的景色。浙江杭州博物館啟用AR眼鏡導覽,結合視覺識別、語音識別等技術,重現古建築群遺址,讓文物“動起來、活起來”。
■專家點評
李仲廣:隨著疫情形勢的穩定,居民出遊意願明顯提升,旅遊市場處於穩步復甦通道。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旅遊日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城鎮居民每年出遊頻次在增加,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也成為旅遊大軍的一分子。假日經濟讓發展的成果進一步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共享,初步實現了人人享有旅遊權利的新局面。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調查,2021年中秋和國慶假日期間居民出遊意願分別為28.62%和39.36%,較去年中秋國慶假期提高7個百分點以上。
文旅消費持續火爆,新消費業態提升黃金週消費含金量
新品牌新產品亮相、發放離島免稅購物優惠券、推出低折大促銷……海南,向來是假期熱門目的地,來到這裡的遊客不僅能聽濤看海,還能盡情享受“買買買”的快樂。國慶假期第一天,在位於海口市的日月廣場免稅店,化妝品、酒水、電子產品等銷售區人氣頗高,不少櫃檯前,等待支付的消費者排起長隊。
隨著進口渠道拓寬、免稅購物政策更完善,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不出國門,也能輕鬆選購來自全世界的琳琅商品。由於國外疫情不穩定和國內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帶來更多優惠,離島免稅品這一“海南特產”在“十一”黃金週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海南省商務廳資料顯示,10月1日至5日,海南離島免稅品銷售同比實現大幅增長,並帶動店內有稅商品銷售和餐飲服務等消費增長,離島免稅店5天攬金超過13.9億元。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民眾消費信心增強,“十一”假期消費在回暖中提檔升級。假期消費向個性化、深度化延伸,露營、衝浪、潛水等新興小眾文旅消費興起。
美團平臺搜尋資料顯示,露營搜尋量同比去年國慶增長744%,衝浪搜尋量同比增長188%,潛水搜尋量同比增長53%。飛豬平臺衝浪、潛水預訂量環比漲超200%,帳篷、露營環比漲超14倍,徒步、攀巖環比漲超13倍。
觀看演出、電影同樣是假期文旅消費主流。主旋律影片《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掀起觀影熱潮。燈塔專業版資料顯示,截至10月6日18時,國慶檔期總票房突破37億元。《長津湖》累計票房已突破29億元,《我和我的父輩》累計票房突破9億元,兩部影片觀影總人次突破8000萬。
消費需求多樣,消費新業態也更多元,“首店經濟”、體驗式、沉浸式等新的消費模式不斷湧現。眾多“首店”門口,民眾排起長龍前來打卡。
■專家點評
李仲廣:文旅消費是假日經濟的主要內容,可以有效提高假日經濟的精神生活比例和質量。提升文化和旅遊消費質量水平,增強居民消費意願,假日經濟中高質量的文化和旅遊供給可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假日不僅滿足了國人的物質生活,也讓更多人有時間、空間去追求文化素養的提升,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中國進入消費升級新階段,持續升級的業態模式同樣在假期消費市場上大展身手。文旅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假日經濟不光帶火了旅遊消費,也讓更多相關產業受益。例如,廣大鄉村成為旅遊季節特別是假期的主要旅遊目的地,畢業的大學生和外出打工的村民紛紛返鄉就業創業。假日經濟不僅拉動了內需,促進了消費,也在多個層面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防得住才能放得開,文旅消費火爆離不開“科學防治、精準施策”防疫舉措的保駕護航
10月7日,一則來自新疆伊犁的訊息引發關注,因霍爾果斯市突發疫情而滯留在當地的人員開始有序離開。
“十一”期間,全國疫情形勢總體穩定,但新疆霍爾果斯市等地出現區域性散發疫情。在綜合研判後,對於滯留人員只要是48小時內兩次核酸檢測正常、14天之內無霍爾果斯市和62團旅居史的疆外滯留旅客,可乘坐飛機或自駕車輛離伊。
出現散發疫情後,充分研判並精準施策正成為各地的常規處置方式。同一天,黑龍江也傳來訊息:“本次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外溢的風險基本消除,本土擴散的風險基本阻斷,再次引發規模性疫情的風險較低,疫情進入收尾階段。”
同一天,福建莆田宣佈全面“解封”,全域轉為低風險,將“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三區內設立的各種查驗點全部撤除,全面取消了全市國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的疫情查驗點,恢復正常交通通行。
只有防得住,才能放得開。疫情防控是假日經濟活力的強有力保障,防控到位才能營造安心的節日環境、激發出強有力的消費能力和潛力。被反覆證明正確的“科學防治、精準施策”防疫舉措,再次被運用於實踐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旦發生區域性疫情,立即從常態化防控轉到應急處置,迅速組織核酸檢測。確定實施全員核酸檢測後,確保檢測人數在500萬以內的在2天內、檢測人數大於500萬的在3天內完成全員檢測;
精準鎖定“包圍圈”,除了劃定高風險、中風險地區,還設定封閉區、封控區、風險區周邊區域、其他區域4個“圈層”,各“圈層”都專門制定防控細則,最小封控單元精準到一棟小區居民樓,將疫情影響儘可能降低;
綠、黃、紅,健康碼更精確預警;限量、預約、錯峰,出行指引更精準有效;就地過節與外出旅遊精準施策……抓防疫和促發展,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在統籌兼顧、協調推進的中國實踐中,逐漸找到破解難題的平衡點。
■專家點評
李仲廣:文旅消費市場的火爆離不開疫情防控嚴格、安全保障有力。景區、公共文化場所普遍實行實名預約、掃碼入園、刷臉通行、無接觸服務、機器人送餐等,引導遊客合理安排行程、分流,降低人群聚集可能導致的疫情擴散風險,“無預約不出遊”成為遊客普遍共識,“預約、限量、錯峰、有序”成為旅遊出行新常態。同時,數字技術將現實引入虛擬,旅遊目的地從線下走上雲端,數字文旅成為遊客消費新場景,在滿足遊客對消費內容要求的同時也帶動了旅遊消費的升級。
除了認真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各地做好客流管控、突發事件預警、景區目的地綜合服務等各項工作,保障市民和遊客出行安全,全面提升服務質量。比如,浙江杭州西湖西溪景區上線“西湖西溪交旅融合協同場景”,斷橋人數超過700即觸發預警,透過數字賦能合理疏導人流車流。應對新晉網紅“上海前灘太古裡”大客流,交警部門佈置大量警力全力以赴確保秩序平穩。
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鉅繁重,我國旅遊業發展也因此存在許多不確定性,但疫情無疑加快了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速度。以數字化為代表的新技術和以新基建為代表的新政策,為我國旅遊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新動能。疫情期間,旅遊業面向服務品質新需求培育科技文創新動能,正在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戰略。無論是疫情期間線上遊戲、閱讀、文博、雲旅遊等新型消費的快速增長,還是假期旅遊休閒消費的有力復甦,都讓我們看到文化和旅遊發展的新動能正在積聚。
“十一”黃金週消費揭示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成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生動註腳
“國慶長假最後一天,湖北消費券又來了!延續假期‘買買買’的快樂,10月7日20時,國慶檔第二批湖北消費券即將正式投放”“鼓勵商場、超市、餐飲企業發放消費券!廈門全鏈條加大消費、旅遊、會展扶持力度”……作為“四兩撥千斤”的刺激手段,發放消費券不僅有利於刺激居民消費、改善居民生活、引導消費習慣,對於支援本地餐飲、旅遊和生活服務等行業也具有積極作用。在“十一”黃金週期間,多地發放消費券,鼓勵群眾消費。
內需是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堅實的基礎,不僅在目前穩定經濟基本盤中發揮支撐作用,而且在中國中長期經濟增長中也要發揮關鍵作用。“十一”黃金週消費的火熱,折射出內需在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也反映了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居民收入的穩步提高。
資料顯示,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社會大局穩定。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12.7%,兩年平均增長5.3%。其中,二季度兩年平均增長5.5%,高於一季度5%的增速水平。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名義增長12.6%,兩年平均增長7.4%,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實際增長12.0%,兩年平均增長5.2%,略低於經濟增速,基本同步。
■專家點評
李仲廣:“十一”黃金週的火熱背後,依託的是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巨大的需求潛力。當前,中國正推動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而假日經濟對於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不斷釋放經濟增長的內需潛力來說,具有重要作用。
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中國老百姓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越來越需要更高品質的生活,釋放這些幸福感的假日經濟已越來越重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完善節假日製度,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擴大節假日消費。同時,假日經濟折射出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國人素質的提升,更體現出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的開花結果。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