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牛鈺
停牌4天后,香港富豪劉鑾雄夫婦擬將控股的華人置業直接私有化,以減少維持上市的相關成本,同時尋求商機與更靈活的長遠策略。
10月6日晚間,華人置業(00127.HK)發公告稱,9月28日,要約人Solar Bright Ltd要求董事會向計劃股東提呈將華人置業私有化的建議。上述建議完成後,要約人、Century Frontier 及 JLLH Investments 將持有華人置業全部已發行股本,而股份於聯交所的上市地位將被撤回。
根據該建議方案,計劃股東將就每股已登出計劃股份向要約人以現金收取登出價4.00港元,相比停牌前收市價每股2.18港元溢價約83.5%。
按登出價計算,華人置業全部已發行股本的估值為76.30億港元,如約完成後,所需的現金代價最高金額將為19.07億港元,要約人擬以其內部現金資源籌措所需現金。
華人置業私有化後,將由要約人擁有約62.92%股份,由Century Frontier及JLLH Investments(各自為要約人一致行動人士)分別擁有約24.97%股份及約12.11%股份。
據悉,要約人Solar Bright Ltd由Sino Omen Holdings Limited直接全資擁有,而Sino Omen Holdings Limited則由陳凱韻(作為其未成年子女的信託人)持有,要約人的主要資產為其持有的股份。要約人的董事為陳凱韻及陳詩韻。
目前,華置股權結構較為清晰,據港交所資訊,2020年6月,大劉的長子劉鳴煒當時將持有的24.97%華置股權悉售予華置執行董事陳凱韻(甘比),使得陳凱韻及其一致行動人在公司持有的股權比例達74.99%,其他要約人一致行動人持股3.6%。
對於私有化的原因,華人置業稱,公司經營所在的營商環境充滿挑戰及不確定性,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年初起一直持續,也沒有跡象會在不久將來有顯著改善,疫情造成的社會及經濟影響異常重大屬前所未有。
據其今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截至6月30日公司歸母淨利潤虧損3700萬港元,而2020年同期歸母淨利潤則為7.86億港元。
公開資料顯示,華人置業早於1922年成立,1986年,由劉鑾雄為首的愛美高集團有限公司收購43%股權,成為主要股東。後經過實控人劉鑾雄不斷透過私有化其控股公司與華人置業合併,加之建設與收購操作,使集團業務逐漸精細化,目前其核心業務包括投資物業的租賃、物業發展及證券投資,但這些業務均受到疫情與房地產調控的影響。
從投資物業收租來看,華人置業大部分的投資物業均位於香港銅鑼灣及灣仔等商業區,在內地持有北京的五星級國際酒店,在英國倫敦持有四項投資物業。2021年上半年,華人置業的租金收入約為1.61億港元,較2020年同期的2.12億港元大幅減少0.51億港元。
租金收入下滑外,華人置業最重要盈利之一炒股方面的資本回報也同比減少。資料顯示,上半年,華人置業來自股息收入、債券及結構性產品的利息收入以及持有股票投資收入約5.3億港元,而 2020年同期約為17.15億港元。
介面新聞了解到,華人置業的證券投資對房地產十分青睞。截至2020年底,華人置業所有子債權益中,僅9.4%由海外金融機構發行、90.6%是由中國房地產公司發行,主要為中國恆大與佳兆業,以及近兩年新購的中梁美元債。
市場認為,此次華人置業的私有化,與其鉅額投資恆大股權面臨流動性風險有關。
早在2009年恆大謀求上市之時,鄭裕彤與劉鑾雄聯手出資5億美元助恆大渡難成功上市。作為基石投資者的劉鑾雄在後來也多次增持恆大的股份。
自2017年4月,劉鑾雄家族更加積極投資恆大股票及債券,除了華人置業持股的部分之外,陳凱韻個人也重倉買入恆大約3.15億股股份。根據中國恆大2020年財報,當時陳凱韻以個人和公司身份共持有8.86%中國恆大股份,是中國恆大的第二大股東,僅次於許家印。
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底,華人置業總共持有中國恆大(03333.HK)約8.6億股股份,並將其列入透過其他全面收益以反映公平值計量金融資產,華人置業在2020年並無購入或出售中國恆大股份。
據悉,華人置業原本投資購買中國恆大的股份在2019年時還有收益49.8億港元。但到了2020年底,華人置業這部分的投資收益由盈轉虧,累計未變現虧損約7.82億港元。華人置業的資產主要包括投資物業、恆大股票和債券以及現金資產。
華人置業曾因投資恆大而獲得過豐厚利潤,但由於恆大危機造成股債下跌,市值遭遇滑鐵盧並走向低谷,導致華人置業虧損加大,浮盈不斷減少,劉鑾雄夫婦也開始拋售恆大股份。
9月23日,華人置業公告,從8月30日至9月21日期間,出售了1.08億股中國恆大股份,總代價約2.46億港元,並打算後面全部清倉中國恆大股票。當天,華人置業再次出售中國恆大集團1.09億股股份,總代價約為2.465億港元。
華人置業公告,截至目前,華人置業仍持有中國恆大已發行股本的4.39%,按照2020年12月31日每股14.9港元計算,市值約 86.77億港元,而倘若這部分股票,按照 2021年9月30日收市價每股2.95港元出售,預計合計虧損約104.08億港元。
“本集團本已處於充滿挑戰及不確定性的營商環境中,上述問題更令本集團百上加斤。”華人置業表示,鑑於集團自今年6月30日以來財務狀況出現重大不利變化,未來前景可能舉步維艱。
舉步維艱的處境也反映在華人置業股價上,幾乎與恆大股價表現同頻共振。
華人置業表示,公司股價從2019年12月31日收市價每股6.17港元下跌至2021年6月30日的3.62港元,下跌約41.3%。伴隨恆大今年6月出現危機以來,華人置業股價進一步下挫39.8%至停牌前收市價的每股2.18港元。
經營不善、投資失利後,華人置業最終做出此次退市私有化決定。
如果華人置業變為私人擁有,將可更靈活地制定及實行其長遠業務策略或尋求其他商機,而不用專注於短期市場反應或因作為聯交所上市公司而受到的監管限制及合規責任。
10月7日,華人置業復牌,受私有化訊息影響,其股價高開近28%,最終收報3.82港元,上漲31.72%,是3個月以來的最高峰,總市值約72.87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