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可見古人對於飲食和營養的需求和精緻化的標準有多高,但隨著現代社會越來越發達,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這時候卻反倒更少人去關注飲食和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了。這其實同樣是一種潛在的生命威脅。
這不僅僅是醫生的一家之言,根據《柳葉刀》最新的研究資料顯示,研究者根據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的健康食物和營養攝入習慣進行調查,發現其中70%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存在不良飲食習慣致死的風險。
致死的風險率前幾的疾病,分別為心血管疾病,上呼吸道疾病,孕期疾病以及癌症。研究者尤其指出,在飲食不良問題上突出的20個大國中,中國以飲食惡習亦或是飲食習慣結構等原因,誘發心血管死亡率的機率為57.99%,癌症為15.32%。綜合死亡發病率誘發高達32%。雖然我國人口基數比較大,但是這些資料,也的的確確反映了我國真實存在的飲食結構不健康,飲食結構重複化的問題。並且非常突出,值得各位健康愛好者警惕。
可能說到這,很多朋友都可能有些頭緒了,例如川菜,魯菜等菜系,大多以濃油赤醬聞名,其中油脂和糖分的含量是比較高的,長期食用,血脂和血糖升高,的確容易引發各類代謝類疾病症狀。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柳葉刀》認為,油糖並非國人的“飲食健康殺手”,而是這2種
第一種:鈉元素攝入過多
所謂的鈉元素,其實大意可以指代我們生活中的食鹽,不僅僅是油糖,對於鹽分的新增,我國各地菜式同樣不輸,各種鹹鮮,甜鹹味道的菜餚,雖然美味,但也的確對健康存在著很大的隱患。
根據研究者的進一步調查,中國因為高鈉飲食所引發的死亡率很高,據統計關節炎,我國人均食鹽每日攝入超過10g。而在我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中,每人每天只推薦攝入6g食鹽,這無疑是嚴重超標的。
長期高量食鹽的攝入,過多的鈉離子首先會影響到我們身體血管的滲透壓平衡,滲透壓出現紊亂,血管收縮舒張的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單位時間血液流淌不暢,例如高血壓,血液斑塊等疾病症狀自然也更容易出現。
而根據上文柳葉刀的調查顯示,例如血管紊亂所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恰恰也是飲食健康風險最高的疾病之一。還請大家提高警惕,減少鈉元素,食鹽的過量攝入為好。
第二種:部分營養攝入不足
根據《柳葉刀》的研究報告,中國地區部分營養成分攝入不足,導致身體營養攝取缺失,繼而引發疾病的風險因素同樣很高。公佈出來的資料顯示:在大部分食物中,國人對於全穀物,水果,堅果,深海魚類以及蔬菜的攝入量遠遠達不到最高標準。
這些食物的攝入及其內含的營養成分,大多為不飽和脂肪酸,纖維素等優質營養,可以降低人類患得心血管疾病機率的,攝入過少,相應疾病患得風險機率自然也會增加。
不僅是有需求的營養食物攝入過少,反而一些紅肉,甜味飲料,加工肉類,比如罐頭,果汁等等,攝入量過多,這些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還會進一步加劇國人患得心血管疾病,給生命造成威脅風險的機率。還請各位分清利害,多吃該吃的,少吃不該吃的,才是為身體健康負責的態度。
但話說回來,在國內的各種飲食習慣都已經固定,甚至有些優秀的美食文化傳統傳承千年,我們很難從飲食的基本結構上來改變,就好比用紅薯,蕎麥代替米飯,魚肉代替豬肉一樣,雖然可以短暫做到,但顯然是不現實的, 有沒有什麼現實可行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飲食更偏向於家健康?
無論是鈉攝入,亦或是營養全面問題,應該如何改善?醫生支招
首先是鈉元素的攝入控制。讓我們中國人不吃鹽,顯然是不現實的,但是,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提議,適當減少鹽類的總體攝入量,還是可以做到的。
比如醬油,蠔油等並非必須的調味品,在做菜的時候可以少放一點,例如孜然,椒鹽等增香調味料,儘量不放,這些佐料中的鈉元素含量都很高,從這些細節入手,往往也能起到不錯的限制效果。
然後是營養攝入不夠全面的問題。這一點沒有什麼捷徑可走,適當增加我們所需要的營養攝入,往往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選擇。
同樣是我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標準,每天全穀物,也就是粗糧攝入量,最好達到125g,,而剩下的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等必備營養素,攝入量最好達到250g總量最佳,還請各位養生愛好者,根據此類標準,時刻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才好。
結語:飲食是一個人健康的基石,同樣也可能成為潛藏疾病的手段,如何去調整它,怎樣去讓它變得更加健康,也是各位養生愛好者必須要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