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血管斑塊不吃藥,三年後病情更嚴重
劉大爺第一次查出頸部動脈與斑塊,是三年前,因為偶爾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症狀,但卻不是感冒引起的,於是他到醫院做檢查。
經過超聲檢查,醫生很快查出,導致他頭疼、頭暈的“真兇”是頸部動脈斑塊,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
但這時劉大爺的情況並不是很嚴重,頸部動脈斑塊引起的動脈狹窄程度並未超過50%,因此劉大爺堅持不要服藥,想要透過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讓斑塊慢慢消失。
三年後,劉大爺因為突發暈厥,被救護車送來醫院。檢查後,醫生告訴劉大爺的親屬,劉大爺的血管已經近似堵塞,而這次暈厥就是頸動脈狹窄引起的腦供血不足導致的。
頸動脈狹窄近似堵塞 該怎麼治療
醫生看了看劉大爺之前的病例,詢問劉大爺的家人,他之前是否有自行服過藥?
劉大爺的孩子擺擺手:“我爸三年前就查出來頸動脈斑塊,但他堅持不吃藥,說自己的病情不嚴重,天天自己搗鼓營養餐,沒弄出什麼成果不說,現在還把自己送進醫院了。”
醫生又問了問劉大爺是否有高血壓、高血糖等疾病,之後結合檢查單,得出了以下病歷內容(部分)
右側頸外動脈起始部前後壁均可見斑塊,大者範圍約11.1x2.6mm,頸外動脈管狹窄率約61%。頸內動脈起始部前後壁均可見斑塊,大者範圍約11.1mmx3.1mm,頸內動脈管徑狹窄率約66%。
左側頸動脈前後壁均可見不均質回聲斑塊,延及頸內、頸外,大者位於膨大處前壁,範圍約19.1x2.4mm,膨大處面積狹窄率約63%。
主訴:頭疼頭暈,因突發暈厥入院。
既往病史:
三年前診斷出頸部動脈斑塊;
未服用他汀類藥物;
否認"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否認"肝炎、結核"傳染病病史;
無外傷史,無輸血史,否認藥物及食物過敏史。
現有病史:
入院前2天出現無明顯誘因頭暈,呈陣發性,頭部轉動時頭暈加重,無天旋地轉感;
突發暈厥;
無噁心、嘔吐,無肢體活動障礙;
無心慌、胸痛及呼吸困難。
現有症狀:
1、頭暈
2、頭部左側疼痛
3、舌質紅,苔白膩,脈弦滑
4、神志清楚、精神尚可、睡眠尚可
5、大小便未見異常
“你現在的狀態並不是太好。”醫生告訴劉大爺和他的家人:“血管裡形成斑塊,最害怕的地方在於斑塊可能會自行脫落,隨著血液自行流動,如果堵塞心臟動脈,就會導致心梗,如果流到腦部,就會導致腦梗,對生命安全影響很大。”
劉大爺的妻子臉色變得很差,開始責怪劉大爺三年前不吃藥,現在變成這樣,淨給孩子添麻煩。劉大爺自己也內疚起來,問醫生有沒有什麼治療方法。
醫生告訴劉大爺,頸動脈狹窄的治療方式有幾種:
1、藥物治療
頸動脈狹窄程度不是太嚴重,同時患有糖尿病或者其他基礎病的患者,可以採取藥物治療的方式,穩定斑塊,減少血管壓力。
2、手術治療
包括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和頸動脈支架植入術,適合斑塊堵塞較為嚴重的患者。
3、基本治療
針對症狀輕微的患者,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降血壓、降血糖等方式降低斑塊形成的機率。
不過考慮到劉大爺的身體狀況,以及頸動脈的狹窄程度,因此還是建議植入支架,撐開阻塞的血管,幫助血液流通,避免再次出現因血流不暢引起暈倒的情況,同時還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進行雙抗治療。
劉大爺和家人商量半晌,接受了這個建議。
手術後鞏固治療,維持穩定狀態
支架植入手術完成後,醫生叮囑劉大爺不要掉以輕心,即使植入支架,身體內也可能會形成新的斑塊,因此還是需要按時服藥,進行改善迴圈處理,並且還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此外,在生活習慣方面也需要多加註意。
劉大爺出院後,一直堅持服用他汀類藥物,用來降低血脂,穩定斑塊。等到出院後第一次複查,醫生髮現在血管內和支架處,並未形成新的斑塊,血流速度也有所改善。
“你這段時間恢復的不錯呀。吃他汀類的藥物有沒有出現不舒服的情況?”
“沒有,最近頭也不暈了,整個人精神都好起來了。”劉大爺樂呵呵地說。
“不過你在生活中還是要多加註意,口味清淡一點,別讓血壓升高,這樣才能避免動脈粥樣硬化,還有冠心病等其他疾病。你現在不喝酒了吧?”
“戒了戒了,鬼門關走一趟才感覺到生命的可貴啊。抽菸喝酒這些事都讓別人去做吧,反正我是再也不做了。”劉大爺現在不僅不抽菸不喝,還愛上了鍛鍊身體,每天不下樓走走,就渾身不適。
避免頸部動脈斑塊危及生命,必須重視前期病情
頸動脈斑塊常常發生在有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等病症的中老年人、肥胖者身上,發病原因多與高血壓、血脂升高、炎症、代謝異常等有關,因此對於血壓血糖較高、較為肥胖的群體來說,需要定時體檢,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避免病情發展嚴重,影響治療。
一旦確診為頸動脈斑塊,就需要根據醫囑,考慮是否需要吃藥治療。有的人患有此病,可能程度較輕,並沒有出現不舒服的症狀,因此並沒有聽醫生的話,而有的人就像劉大爺,已經出現了較嚴重的症狀,但抗拒吃藥這一行為,選擇透過改變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其他行為,緩解自己的病情,其實這是有風險的。
首先,患者對自己的病情瞭解的並不如醫生全面和專業,如果醫生提到需要吃藥,那麼就證明簡單的、不依靠藥物改善的方式對病症的作用不大,然而患者堅持不吃藥,很可能延誤病情,導致更嚴重的情況跟出現。
其次,大部分患者並沒有養成體檢和定期複查的習慣,如果選擇不吃藥,但一個月或兩三個月就到醫院檢查一次病情,那麼就能及時根據身體狀況,調整緩解病情的方式,但如果長期未檢查,很可能到發病時才知道自己的病情已經惡化了。
因此,如果早期已經被診斷出患有頸動脈斑塊,建議還是根據醫囑,選擇吃藥的方式,並定期檢查身體,瞭解病情的發展變化,以免病情惡化,影響正常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