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分裂割據的時代。北方先後建立了16個割據政權,也就是十六個國家,國家之間進行了長達130多年的混戰,出現了70多位君主。但是,真正有所作為、被後世稱道、並且統一了整個北方,稱得上是明君的,只能是他了。其他的,不是殘暴,就是無能,甚或是短命即薨的君王。
十六國時期是個什麼時期呢?它與東晉及南北朝又是什麼關係?很多人把它們之間的關係搞混了。我們弄清三個時間概念,就能明白它們之間的關係。東晉(317年至420年),是由西晉皇族司馬睿南遷建立起來的王朝,元熙二年即420年,宋公劉裕廢除晉恭帝,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而南北朝(420年到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統稱。420年劉裕建立南朝宋(劉宋),至589年隋滅宋朝陳,南北朝宣告結束。南朝(420年到589年)承自東晉,由漢族建立,經歷宋、齊、梁、陳四朝。而北朝就是十六國。十六國(304年至439年),東晉南遷之後不久,十六國就在北方成形,一直延續到439年北魏統一華北(不包括遼東),迴歸南北朝。一句話,十六國時期,起始比南北朝早(東晉時期開始),結束也在南北朝滅亡之前。
這裡要說的,十六國時期的明君,就是前秦皇帝苻堅。
苻堅無法與中國大一統時期的歷代明君相比,但他一生叱吒風雲、發展農業、促進民族融合、統一北方,並有心統一中國,這為他在歷史上羸得了應有的地位。他的經歷和聲望與三國時期的曹操頗為相似。兩人都是透過軍事手段殲滅各個割據政權,統一了北方,要不是一次關鍵的戰役而敗下陣來,從此一蹶不振,他們何嘗不能統一中國?!曹操失利赤壁之戰,苻堅遭遇淝水之戰敗績。苻堅沒有像曹操那樣被稱為一代梟雄,這多少有點不公平,這都是因為十六國時期給人一片亂相造成的,人們多少對他有些“淡忘”,這也屬正常。
苻堅,生於338年,是前秦開國國君苻洪的孫子,苻雄的兒子,苻健的侄子。苻堅的父親苻雄因輔佐長兄創業有功,被封為東海王。苻雄死後,苻堅襲爵。苻堅很小的時候,喜好漢文,其相貌奇特,少年老成。承襲東海王前,13歲時,他就被授予龍驤將軍,氣度不凡。苻堅即位前,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公元353年,苻健病死,其子苻生繼承帝位。苻生是天下少有的暴君。苻堅舉旗大義滅親,直接將苻生殺死,旋即上位,自此成為前秦帝國第三位國君。
苻堅即位時,前秦一片混亂。關中本來就是各民族雜居的地區,民族仇殺此起彼伏。前秦在戰亂中建國,法律制度都不健全。前主苻生又實施殘暴統治,當時水旱災害時常發生,致使千里秦川豪強橫行。苻堅繼位後,果斷處斬了幫助苻生為非作歹的佞臣董榮、趙韶等20人,提拔重用了一批精明、廉潔的漢族士人參與朝政,其中最有影響的就是寒門出身的王猛。王猛出身貧寒,為人嚴謹,博學多才,苻堅大有當年劉備遇到諸葛亮之感。他拜王猛為中書侍郎。
王猛得到苻堅的重用,開始下猛藥治理國政頑疾。姑臧侯樊世,是隨苻健入定關中的氐族豪帥。他居功自傲,飛揚跋扈,被王猛斬殺。苻堅的妻弟強德,酗酒行兇,霸佔民女,胡作非為,王猛將他逮捕,斬首示眾,陳屍街頭。隨後王猛與和御史中丞鄧羌通力合作,接連誅殺多名不法權貴。於是,京城內外,百官震肅,豪強貴戚無不老實守法,社會風氣大為好轉,出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秩序,老百姓拍手稱慶。苻堅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他深有感觸地說:“現在我才知道天下有法制的好處。”
苻堅大舉設立學校辦教育,提高民眾的文化素質,培養治國人才。他自幼學習漢族文化,仰慕儒家經典,為扭轉氐族迷信武力、輕視文化知識的落後觀念,積極恢復了太學和地方各級學校,廣修學宮,招聘滿腹經綸的學者執教,並強制公卿以下的子孫入學讀書。苻堅每月到太學一次,考問諸生經義,品評優劣,勉勵他們刻苦學習。他還親自挑選品學兼優的學生,到各級權力機構任職。同時規定:俸䘵百石以上的官吏,必須“學通一經,才成一藝”。由於苻堅的大力倡導,並同官吏的選任結合,前秦很快就出現了勸業競學、養廉知恥的風氣。不僅培養了官僚後備隊伍,提高了統治階層的文化素質,同時也促進了民族間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此舉在當時的北方,尤為可貴。
為了迅速扭轉百廢待興的蕭條局面,苻堅決定偃甲息兵,大力發展生產。公元358年,前秦大片地區遭到大旱,苻堅下令減少自己的膳食,撤銷歌樂,後宮皇妃以下的宮女改換布衣,不再穿綾羅綢緞,文武百官也相應地減少俸祿,以示與民共休慼。同時還指令開發山上的礦產林木,解除限制河流湖泊漁業的禁令,使國家和老百姓共同分享。停止一切軍事行動,使人民獲得休養生息。由於苻堅採取的措施得力,雖然遭遇大旱,卻沒有引起大的饑荒災難。與此同時,苻堅把發展農業作為基本國策,前秦的經濟恢復很快,幾年後便出現了安定清平、人們豐衣足食的新氣象。據史載,當時從長安到各州都,都修了通道驛亭,遊人和商販沿途取給十分方便。
隨著經濟實力的恢復,苻堅接連征服了前燕、前涼,瓦解了代國,使前秦獲得空前的強盛。他繼續擴張,一個一個地消滅北方的割據政權,不出幾年,中國北方的版圖,除了遼東,已然被他統一,並重新掌控了西域。這個時候,苻堅沒有考慮鞏固北方的地盤,卻提出攻打東晉,統一中國的計劃。王猛及大臣們極力反對,北方脆弱,需積蓄力量,增強實力,再與南方一決雌雄,屆時,統一全國將會水到渠成。但是,這個時候的苻堅犯了自滿、冒進、甚至狂妄的毛病,他一心要攻打東晉。
攻打東晉之前,苻堅痛失重臣王猛。王猛生前,苻堅對他言聽計從,但是卻沒有聽王猛臨死留下的忠告:國力不夠強大的時候不宜南下。王猛死後,苻堅十分信任從前燕投奔過來的鮮卑貴族慕容垂和羌族貴族姚萇,這為他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公元378年,苻堅派他的兒子苻丕和慕容垂、姚萇等率十幾萬大軍,兵分幾路進攻東晉的襄陽。對於襄陽,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但守城官員、梁州刺史朱序率領軍民誓死抵抗。朱序母親韓氏聽說前秦的軍隊將要到達,親自登上城牆察看是否堅固。行至西北角,認為這裡不夠堅固,就率領女僕及城裡的成年女子100多人,在城牆裡邊又斜著修築了一道城牆。等到前秦的大軍來到以後,西北角的城牆果然被攻破,兵民轉移到新城牆上防守,襄陽人於是稱這段城牆為“夫人牆”。襄陽大戰,朱序寧死不降,堅壁清野,與前秦打起持久戰。前秦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以數倍於東晉的兵力圍攻,才把襄陽攻了下來,俘虜了朱序。
進攻襄陽是前秦南下縱深攻佔東晉的前奏。襄陽之戰取得勝利後,公元382年,苻堅下決心再次大舉進攻東晉,召集大臣商量策略。沒想到,大臣們紛紛表示反對。大臣們認為,一個小小的襄陽城都攻了快一年,何以能攻下整個東晉,何況東晉也沒有犯北,更有長江天塹難以愈越,還有謝安、桓衝那樣的重臣強將。苻堅聽不進去,第二天下令,派苻融、慕容垂充當先鋒,姚萇為龍驤將軍,指揮益州、梁州的人馬,準備出兵攻晉。慕容垂的兩個侄兒得知訊息後竊喜:“皇上驕傲得過分了,看來,這次倒是我們恢復燕國的好機會呢!”
公元383年八月,苻堅親率87萬大軍從長安出發,浩浩蕩蕩向南,一路高歌,直逼淝水。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開打。前秦大軍與謝安領導的東晉軍隊於淝水兩岸對峙。苻堅派朱序勸降晉軍,朱序卻將秦軍的底細悉數告之晉軍。晉軍時而偷襲,戰前就折損秦軍萬餘人。苻堅登上壽陽城樓,見晉軍陣營嚴整,又遠望八公山上的草木,以為都是晉軍,心中畏懼。當時秦軍貼水佈陣,晉軍要求秦軍稍退,讓晉軍渡過淝水進行決戰。苻堅認為可以乘晉軍半渡時進行偷襲,便一口應允。豈料秦軍皆是強徵得來的烏合之眾,人心浮動,將士厭戰,加上從前的晉軍降將朱序趁機高呼:“秦軍敗了,秦軍敗了!”於是,秦軍一退不止,東晉軍隊乘勝追擊,秦軍亂作一團,結果大敗。苻堅在逃跑的途中,聽到風聲鶴唳,都以為是晉軍追來,嚇得不輕。
淝水之戰是歷史上東晉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卻是苻堅及前秦的掘幕之戰。淝水之戰前前後後,雙方博弈,輾轉拉鋸,居然誕生了四個成語:投鞭斷流、圍棋賭墅、草木皆兵、風聲鶴唳,更讓人們對當時的戰況感嘆不已。
淝水之戰後,前秦元氣大傷,先前被征服的鮮卑、羌等部族酋豪紛紛舉兵反叛,建立割據政權。慕容垂逃回前燕故地,羌族的姚萇等人也重新崛起,丁零、烏丸相續反叛。北方重新陷入四分五裂。苻堅逃到五將山,姚萇派兵包圍了他,將他捆起來送到了新平。姚萇向苻堅索要傳國玉璽。苻堅大罵:“國璽已送晉朝,怎能送給你這個忘恩負義的叛賊?”姚萇又讓苻堅把帝位禪讓給他,苻堅又罵:“禪代是聖賢之間的事,你姚萇什麼東西,敢自比古代聖人!”姚萇羞憤,派人把苻堅縊死在新平佛寺。一代霸主梟雄,自此西去!@頭條歷史@今日頭條文化頻道@頭條讀書會@美文#媒體人週刊##歷史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