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臥姿持槍,眼神剛毅,步槍兩側堆積了很多空彈殼,這是一張志願軍戰士在朝鮮戰場上擊敵的照片,很多參觀者隔著照片,都彷彿感受到他的勇敢和殺氣。“百年征程,初心永恆——中國共產黨在江蘇歷史展”中,一張志願軍特等功臣張桃芳當年在朝鮮戰場上擊敵的照片,吸引了很多人駐足觀看。現場,展覽現場指揮部特邀張桃芳老鄉、興化市陳堡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時慶濤,和歷史展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大綱指令碼組工作人員、雨花臺紅色文化研究院青年研究院胡卓然共同講述了“神槍手”張桃芳鮮為人知的故事。
張桃芳1931年出生於江蘇興化,1951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戰場。 “要想下河捕魚捉蝦找秋小。”在興化市陳堡鎮,老一輩人口中還流傳著這句話。“秋小”就是張桃芳。作為張桃芳的老鄉,時慶濤長期關注張桃芳的英雄事蹟,也曾與張桃芳生前有過不少接觸。他在二十六年前就寫過張桃芳,當時撰寫“革命鬥爭故事集”時,時慶濤負責主編這本書,專門採寫了張桃芳的生平事蹟。時慶濤介紹,張桃芳家境貧寒,家中人口眾多,他最大的特點是頭腦靈活,又吃得苦。十七、八歲時,盤田、拉犁、耕田、碾場,樣樣農活都會幹。“張桃芳從小打鳥、捕魚就很準確,很有天賦,小夥伴們都喊他‘捕魚王’。下水的甲魚必上來換氣,張桃芳計算好甲魚的位置,呼一下就將鋼叉不偏不離刺中甲魚殼。進入戰場,張桃芳經過在部隊的刻苦訓練,槍法自然比別人打的更準。”
1951年,張桃芳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翌年9月轉入中國人民志願軍24軍72師214團8連,並赴朝作戰。在1953年的上甘嶺狙擊戰中,張桃芳用他技術、悟性和智慧,創下了以42發子彈殲敵214人的戰績。“有一次,張桃芳在狙擊陣地搜尋目標,突然一串子彈飛來。當時陣地戰壕裡有一隻破鋼盔,他用槍口頂住鋼盔舉出陣地外。對方向張桃芳開了一槍,以為將他擊中。後來張桃芳抓住機會反擊,勝負一剎那,將敵人擊斃。”
“這把槍叫莫辛納甘槍,當時我們在朝鮮戰場上,江蘇籍英雄張桃芳就是用了這把同型號的莫辛納甘槍,在戰場上英勇殲敵。”歷史展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大綱指令碼組工作人員、雨花臺紅色文化研究院青年研究院胡卓然指著展櫃中莫辛納甘步槍(仿品)介紹道:“狙擊手在打完一槍後,要立即轉移陣地,因為敵人的炮火會很快覆蓋剛才狙擊手開槍的位置,這樣的短槍管很適合快速轉移。但莫辛納甘步槍是非自動步騎槍,沒有光學瞄準鏡,槍管比較短,子彈的散佈面較大,沒有經過刻苦訓練,很難精準命中目標。” 1954年,張桃芳在214團中被選拔出來,成為唯一一名編入空軍的人員。“張桃芳在江蘇的土地上出生、成長,成為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再後來又翱翔於天空,是陳堡人民的驕傲,也是江蘇人民的驕傲。”時慶濤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王慧 實習生 錢月明 影片拍攝製作 鄧宇軒 實習生 曾瑞棋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及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