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被年輕人戲稱為“魔都”,這是一座他們又愛又恨的城市,愛它的機會眾多,能給人以實現自身價值的空間;又恨它的高不可攀,讓人很難在此定居下來。
如今的上海便是以其這種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年輕人心馳神往。但大家可能並不知道,上海這個名字最早不過是吳淞江南岸的一條小河。
宋朝年間,朝廷為了提高吳淞江的洩洪能力,便在吳淞江邊每隔五里挖一條小河。
如今的上海市虹口區海門路附近,當初就挖了兩條小河,南北兩岸分別稱作“上海浦”和“下海浦”,在吳方言地區,“浦”的意思便是小河,如今上海市的命名便是起源於這個“上海浦”。
後來,“下海浦”變得淤塞,逐漸便被廢棄填平,於是就成了如今的海門路。
現在只留下一座“下海廟”,記錄著這兒曾經的繁華。雖然有這麼一座小廟提醒著大家“下海浦”的存在,但很多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都不知道這個地方。
因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而享譽海內外的李政道,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
他在1974年回國訪問之時,受到了毛主席的親切接見。當毛主席得知他是上海人時,便問了他這麼一句:“你是上海人,那有上海,有沒有下海呢?”
並沒有聽說過下海的李政道,被毛主席這個問題問了個一頭霧水。後來一番探討之後,他才明白毛主席對他提出這個問題,並非是要和他探討上海的地理知識,而是以此引出有關“對稱”的哲學問題。
對稱為什麼是重要的?
對我們普通人而言,說起對稱能想到的大概就是一片樹葉,兩朵小花,一個足球或者是一幅具有對稱特徵的繪畫作品等,這些物品都是一些靜態的東西。
在與李政道交談之前,毛主席對於對稱的理解,也停留在靜態的概念上。
作為一個偉大的戰略家,對於人類歷史和發展有著足夠深的認識和了解後,毛主席堅信人類社會始終是在變化中進化的,在整個進化過程中都是要受到“動力學”的影響。
這個想法使他認為,這一道理既然在人類社會中成立,那麼在自然界中也是可以成立的。因此他完全不能理解,為何在物理學界,對稱被捧到了一個無法企及的高度。
於是,當他得知對“對稱”十分有研究的物理學家李政道回國後,特地打電話邀請他前來探討這一問題。
李政道
於是,便有了本文一開始,毛主席對李政道的“是否有下海”這一問。物理學家都是善於用現象而非理論來為大眾解惑的,因此當李政道明白毛主席的疑問後,並沒有立即正面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給他演示了一個小實驗。
當時李政道與毛主席交談時,分別坐在一個小桌子的兩邊,桌上還放著毛主席平時辦公用的鉛筆和本子。當時房間裡並沒有別人,李政道便拿起一支鉛筆放在了本子上,然後把本子一會兒朝毛主席傾斜一會兒又朝著自己傾斜。
這樣,這支鉛筆便在他和毛主席之間來回滾動,讓鉛筆在本子上滾動一會兒之後,李政道才對毛主席解釋他做這個小實驗的意義:這個鉛筆在本子上滾動的這一過程,無時無刻不是出於運動狀態,而這個運動過程也是對稱的。
李政道
然後他接著向毛主席解釋道:“就對稱這個概念而言,它比我們普通人在一般意義上的理解要寬泛得多,並不是僅僅侷限於靜止狀態才有對稱,運動狀態下也是有對稱的。”
看完李政道的演示,再聽完他的解說後,毛主席表示十分讚賞對他,基於對“對稱”這個問題的討論,兩人又探討了一些更加深刻的哲學問題。
這個故事足以說明,在一些專業性較高的問題上,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也有著普通人的困惑。
而李政道作為享譽中外的科學家,面對普通人的小疑問,依然有自己獨特的解釋方法能夠幫大眾解惑。
既有天賦又願意努力 李政道被選中赴美留學
李政道自小便擁有常人難以企及的數理方面的天賦,但再好的千里馬也需要伯樂來識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束星北便是李政道這匹千里馬的伯樂。
他在1972年回國之時,特地致信給束星北,稱自己日後所有成就,歸源全都是受束星北之益。
1937年抗戰爆發之後,李政道被迫中斷了他的學業,後來輾轉來到了西遷貴州的浙江大學去讀書。
初入浙大之時,他選擇的專業是電機系,當他在浙大就讀期間,束星北發現了他在物理學方面的天才能力,因此建議他改讀物理系。
李政道進入浙大讀書時已是1943年,全校師生髮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民族教育事業艱苦拼搏。然而李政道在此只讀了一年書,日軍就攻入了貴州省境內,原本的大後方轉眼變成了抗戰前線,浙大不得不繼續內遷。
與此同時,經過一年的學習,李政道在物理方面已經做出了一些成績,而這個成績引起了他的一個親戚梁大鵬的注意。
梁大鵬與北京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吳大猷曾有交情,因此替李政道寫了一封推薦信,讓他前往西南聯大去找吳大猷。李政道來到西南聯大之時正值學期中,按學校慣例必須透過考試方能入學。
但是,哪個老師會不喜歡聰明上進的年輕人呢?
因此吳大猷特地與學校的一些主事教授商議後,決定讓李政道先在西南聯大的二年級旁聽一年,成績合格後再讓他正式轉學。
西南聯大是抗戰爆發後,先後西遷到雲南的北大、清華等國內著名高校聯合組建的,這兒在戰爭期間為中國的學術研究保留了一份淨土,併為新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李政道就是在這裡,學到了更多的物理學知識,進一步培養了對物理學的興趣。
他為了學習更多的物理學知識,一有時間就到吳大猷先生家裡去,把能借到的書都看了個遍。
當時李政道雖然是一個二年級的學生,但是很多三年級、四年級的知識他都能聽懂。只要是參加考試,無論是多難的題就沒有他不會的,因此吳大猷十分喜歡他。
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蔣介石認識到了原子彈的重要性,對軍政部提出要求,讓他們著手來研究原子彈。於是,軍政部負責人找到了吳大猷和其他兩位教授,和他們一同商談造原子彈的計劃。
經過一番商談後,他們一致認為應該選一批優秀的青年學子外出學習,吳大猷就負責挑選物理學方面的青年人才。當時在吳大猷心裡,西南聯大里所有的助教和研究生中,無論是天賦還是勤奮,沒人能夠比得上李政道,因此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李政道。
當時楊振寧早已考取了清華的留美兩年多,吳大猷特地致信給楊振寧要他多照顧照顧李政道這位小學弟。於是這兩位未來聞名世界的華人科學家便有了交集。
“宇稱不守恆定律”的提出使兩人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政道一行人來到美國後,瞭解到美國並不開放原子彈技術,他們這個考察小組便就地解散了。但他們同時收到了國內的指示,相關經費可以用於他們在當地深造。
由於楊振寧當時已經在芝加哥大學當上了助教,李政道便前往芝加哥大學去學習理論物理,這兩個同在異鄉的中國人便開始了交往。
自德國數學家埃米·諾特在1916年提出諾特定理以來,“對稱”這一概念便在物理學界擁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1926年宇稱守恆定律的提出,對稱與守恆的定律便被推廣到了微觀世界,並在強力、電磁力和萬有引力中相繼得到了證實。
因此,雖然θ與τ粒子在實驗中會出現矛盾的現象,卻絲毫不影響宇稱守恆定律在物理學界中的地位。
直到1956年,中國人李政道和楊振寧合作發表了一篇名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質疑》,在物理學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兩人大膽地質疑了宇稱守恆定律,並由他們的師姐吳健雄先生做實驗,用鈷60驗證了宇稱守恆定律並不普遍適用。宇稱不守恆定律的提出,使得兩人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李政道在授獎儀式致答謝詞時,先用中文開頭,後再用英文致辭。在致辭快結束時,李政道引用了中國傳統古典文學《西遊記》中的一個故事,來說明科學探索之路是無窮無盡的。
孫悟空一個跟斗能翻出十萬八千里,卻依然翻不出如來佛祖的手掌心。李政道用這個故事來說明,在追尋真理的道路上,我們即便如孫悟空一樣神通廣大,能一下子就翻到佛祖手指的底部,卻依然離絕對真理還差的很遠很遠。
正是有著這樣的信念,李政道才能夠在宇稱守恆定律統治物理學界多年之後,勇敢地提出質疑,並用自己的方式證明的宇稱不守恆理論。
李政道和楊振寧由合作走向決裂
兩人雖然在1956年共同提出了“宇稱不守恆定律”,並因此榮獲了第二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但在兩人的交往過程中,並不總是親密無間的。
李政道在與楊振寧合作發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恆質疑》之前,兩人已經合作發表過多篇論文。早在他們合作發表《狀態方程和相變的統計理論》時,就因為署名問題鬧過不愉快。
這個論文一共有兩篇,第一篇發表之時,原本要按照國際慣例的姓名首字母排序來確定作者署名的先後順序,這樣李政道的名字就會排在楊振寧之前。
可是楊振寧卻找到李政道,提出自己比他年長几歲,希望作者署名的時候能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雖然李政道不願意接受這個提議,但最後還是勉強同意了,這也埋下了兩人關係破裂的伏筆。
這個論文第二篇發表之時,李政道說服楊振寧按照國際慣例來署名,將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從此之後,兩人雖然同在普林斯頓大學工作,但李政道決定再也不和楊振寧合作。
後來李政道離開了普林斯頓大學,加入了哥倫比亞大學,並在29歲那年成為了哥倫比亞大學最年輕的教授。
他和楊振寧的再次合作始於一次討論,當時李政道看了楊振寧公開發表的一篇論文,他對這篇論文的出發點持懷疑態度。因此當楊振寧來哥倫比亞大學看他之時,他將自己的意見告訴了楊振寧,兩人就此進行了一次激烈的討論,並形成了一致的觀點,又共同署名發表了一篇論文。
此後兩人又恢復了合作,因此當李政道有了宇稱不守恆的突破性想法時,第一時間告訴了楊振寧,兩人進行了很長時間的討論,最後形成了一個系統的想法,由李政道執筆將這個論文寫了出來。
這就是後來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那篇論文,署名時也是李政道在前楊振寧在後。
1957年,當兩人得知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在為前往瑞典領獎做準備時,都是按照李先楊後的順序來準備的。
可是到了斯德摩爾之後,楊振寧卻找到李政道,又以自己年長几歲為由,要求在李政道前面出場。這樣一來,他的夫人杜致禮要走在前面由國王作陪,楊振寧緊隨其後由皇后作陪,李政道和夫人跟在他們後面出場。
聽到楊振寧這個提議後,李政道不願意答應他。杜致禮便去找了李政道的夫人秦惠箬,對她講明瞭自己夫妻雙方的要求。
這時秦惠箬勸了勸自己的丈夫李政道,為了大局著想,兩個中國人在國外鬧意見實在是不好看,會被外國人笑話的。因此李政道便同意了楊振寧的提議,但兩人關於獲獎理論誰貢獻大誰貢獻小的分歧,卻並未因此消失,反而愈加嚴重。
後來,兩人的分歧不僅僅在於署名的先後順序,更是對於誰先提出宇稱不守恆這一突破性想法各執一詞,從此兩人走向了決裂。雖然獲獎後兩人先後都加入了美國國籍,但作為世界上有影響力的華人科學家,兩人的決裂對中國科技和教育事業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李政道曾公開發表言論稱,兩人的決裂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巨大悲劇,但這又是事業,無法避免。
心繫祖國的科學家李政道
獲得諾貝爾獎不久之後,李政道於1962年便加入了美國國籍。很多人堅持“科學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這一論斷,因此十分批判李政道加入美國國籍的行為。
他曾表示過加入美國國籍是為了工作需要,作為科學家而言,沒有什麼比進行科學研究更讓他感興趣的事了。雖然加入了美國國籍,他依然時刻關心著自己的祖國。
眾所周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年代的中國,國內十年浩劫人人自危,國際上與蘇聯這位老大哥的關係逐漸惡化,與美國之間依然處於絕對對立的狀態。在這種國內外複雜的政治形勢下,李政道雖然雖然時刻思念著祖國,卻沒有機會回國來看一看這片闊別已久的故土。
直到1972年,尼克松的訪華之旅開啟了中美關係的破冰之旅,李政道於同一年回國訪問,還受到了周總理的親切接見。周總理接見李政道時,向他介紹了中國當時人才與學術斷層的現狀,希望李政道能為祖國介紹一些外國教授來華指點一二。
自1972年李政道與夫人開始回國訪問開始,除了給周總理推薦國內外的科學人才,他還提出了要設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並在中國科技大學開設少年班等一系列建議,最終都得到了國家的採納。
1980年,李政道在美國的幾十所高校招收中國的研究生,為祖國培養了無數的青年物理學家。
1998年,他更是拿出自己的畢生積蓄,以他和已故夫人的名義設立了“中國大學生科研輔助基金”,資助國內的大學生從事科研輔助事業,這個基金幫助了無數的年輕學子走上了科研之路。
李政道及其夫人為中國的科研和教育事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但由於他們沒有選擇放棄美國國籍迴歸中國,因此受到了不少的非議。
反觀他的合作者楊振寧先生,晚年選擇放棄美國國籍回到了祖國,卻因為娶了翁帆這樣年輕的妻子也飽受非議。
每個人所做的每一個人選擇,肯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會因為大眾的指責而改變自己的立場。
李政道就是這樣一個低調但堅持自己立場的人,他雖然沒有改換國籍回到祖國,但就他對國內的科技和教育事業所作的貢獻而言,又有誰可以說他沒有一顆拳拳的愛國之心呢?
參考資料:
【1】 上海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 上海百科全書.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09.
【2】(美)李政道著 朱允倫 柳懷祖編對稱與不對稱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廣州 暨南大學出版社 2000.5
【3】華裔諾貝爾獎得主的不了情 新華網 2008.10.09
【4】李政道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家獲得者 搜狐文化 2007.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