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8月28日,威爾遜總統號郵輪從美國西海岸舊金山起程,前往東亞。這條船上有一批特殊的乘客——一百多位計劃回國的中國科學家及其家屬。這批科學家可謂當時中國的科技精英,後來當上兩院院士的就有十二位。
這批科學家,大都是抗戰勝利前後,來美國學習深造的。新中國成立的訊息傳來後,他們迫不及待的希望立刻返回家鄉,建設祖國。那麼美國政府對此,又是什麼態度呢,會不會對這批中國的科技精英下毒手呢?
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美國政府對於中國科技人員回國,基本上處於默許的態度。偶爾也會有個別部門出面阻撓,但一般不會干預。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到了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政府擔心中國留學生,特別是理工科學生,回國後會幫助新中國的科技發展,進而影響戰爭格局,所以對中國留學生的回國管制越來越嚴。到了1951年10月,美國政府幹脆釋出法令,學習理、工、醫、農的中國留學生,禁止離境。“威爾遜總統號” 郵輪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開啟航程的。
這趟航程,從一開始就不平靜。8月30日郵輪抵達洛杉磯,在這裡發生了錢學森行李被扣事件。錢學森本來計劃8月底從加拿大乘飛機回國“探親”,行李交“威爾遜總統號”託運;結果突然被美國政府扣押,直到5年以後,錢學森一家人才得以回國。
核物理學家趙忠堯也被找了麻煩。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特務在船上把趙忠堯的行李翻了個底朝天,但沒有抓住什麼把柄,只好暫時把他放過了。
9月6日,郵輪抵達了下一站夏威夷檀香山。停靠期間,居然風平浪靜,什麼事情也沒發生。不少人趁機上岸,遊覽了島上的風景名勝。當郵輪離開夏威夷時,大家都長舒了一口氣。接下來途經的港口,不再是美國領土了,應該可以平安的渡過剩下的旅程了。
然而,後面發生的事實證明,這群善良的科學家們把美國想的太好了。
9月12日清晨,郵輪抵達日本橫濱海域,郵輪沒有靠岸,而是在橫濱港近海處拋錨停泊。大家正打算上岸遊玩。這時,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特務帶著憲兵上船抓人來了。
二戰時期的美國憲兵
美國特務選擇在日本動手抓人,是經過精心算計的,可以說是卑鄙陰險到了極點。如果在美國本土抓人,那麼必須要遵守美國法律,透過司法機關來進行,外部的媒體輿論也會介入,陰謀難以得逞。
在日本就不一樣。日本當時作為二戰的戰敗國,美國特務在日本是可以為所欲為的;可以想抓就抓,想關就關。
美國特務的黑名單上,有四位中國科學家。他們的名字是趙忠堯、羅時鈞、沈善炯與鮑文奎。其中趙忠堯是研究核物理的,羅時鈞是研究空氣動力學的,沈善炯與鮑文奎是研究生物遺傳學的。美國人為什麼要抓這四位不同專業的科學家呢?
名單上的四個人,可這次美國特務只抓到了趙忠堯、沈善炯 、羅時鈞三人。鮑文奎明明就在船上,怎麼就撲了個空呢。美國人這次沒抓到他,會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呢?這位鮑文奎到底是個什麼來頭呢,他最終能躲過美國的抓捕嗎?
鮑文奎,1916年5月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鄞縣(現為鄞州區)。他家世代務農,到了父親這一代,因為經營草蓆有了些積蓄,家境這才有所改觀。鮑家五代單傳,因此家裡長輩對鮑文奎給予厚望。鮑文奎學習也很努力,小學畢業後,考入寧波效實中學。
鮑文奎高中時,迷上了生物這門課程,經常與同學們爭論生物方面的問題。1935年,鮑文奎高中畢業,他想學生物,可又怕畢業後不好找工作,於是上了南京中央大學農藝系。對於他的選擇,家裡人大都不理解,覺得學種地還要去南京上大學。只有父親,雖然是個生意人,但年輕時讀過上海聖約翰大學預科,思想開明,尊重兒子的選擇。在父親的理解與支援下,鮑文奎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
鮑文奎讀大學時的選課表
1937年,抗戰爆發後,鮑文奎隨學校西遷至四川。1939年,鮑文奎大學畢業後,在老師金善寶(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推薦下,進入四川省農業改進所(後更名為四川農科所)工作。
鮑文奎先是從事小麥育種和栽培研究,後來又轉去研究小麥和小米的細胞遺傳。在此期間,鮑文奎與同事們聯名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了15篇研究論文。除了在農業改進所上班,鮑文奎還在四川大學農學院和華西協和大學理學院兼職教課。
鮑文奎的同事後來回憶:“(鮑文奎)兩眼炯炯有光,一副聰明相,是有天才的人,他對於數學有高深的造詣,不大愛說話,晚上9時至10時,拉拉土製的小提琴,等試驗室人群散盡後,他就關起門來,開始唸書,唸到黎明時才睡。午前10時許起床,白天做些比較不用腦子的事。他讀書是無所不讀,真是博覽群書。”
1947年,鮑文奎抓住一個機會,赴美留學,在加州理工學院生物系攻讀博士學位。加州理工學院生物系從1930年代起成為國際遺傳學研究的中心。鮑文奎選擇了當時熱門的化學遺傳方向。他的導師是當時非常有名的S·愛默生教授,指導鮑文奎研究鏈抱黴菌的一個隱性突變體的基因作用機理。
在導師的指導下,鮑文奎的研究工作進行的十分順利。經過三年的刻苦鑽研,1950年鮑文奎獲得了博士學位。
導師對於鮑文奎的表現十分滿意,希望鮑文奎能夠留下來繼續研究這個課題。鮑文奎自己也非常看好這個研究方向,知道如果接著做下去,一定能夠在學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此時,新中國成立的訊息已經傳到了美國。鮑文奎這些年雖然人在美國,但是一直關注國內局勢。當時在美國,有一個叫“留美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的組織,這個組織在新中國成立後,動員了一大批留學美國的青年學生和科技工作者回國。鮑文奎也參加了這個組織,因此博士論文尚未答辯,他就提前預訂了回國的船票。
1950年六月,加州理工學院舉行了博士畢業典禮,鮑文奎卻沒有參加。留美科協正好這時在芝加哥舉辦年會,鮑文奎作為洛杉磯的代表,參會去了,還拍攝了室外會場的照片。
留美科協發行的通訊
鮑文奎打算回國後,開展多倍體育種工作;因此利用回國前的這段時間,購買了一批科技書籍和科研器材。
1950年8月,鮑文奎登上了本文開頭提到的威爾遜總統號郵輪,開啟了驚心動魄的回國旅程。
鮑文奎剛一上船,前面提到的核物理學家趙忠堯就找了過來。原來趙忠堯帶了一些敏感的核物理器材,希望由鮑文奎幫忙儲存。鮑文奎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把這些器材放到了自己的行李箱裡。
9月12日清晨,美國特務在日本橫濱上船抓人。因為威爾遜總統號郵輪是艘排水量兩萬多噸的巨輪,船上船員乘客有上千人;美國特務並不知道要抓的四位科學家的具體住處,也沒有他們的照片,因此採取了誘捕的方式。
早晨7點鐘,船上突然響起廣播,說是由於有客人要在橫濱下船,通知趙忠堯、沈善炯 、羅時鈞、和鮑文奎四人攜帶隨身行李,前往指定的房間。調整房間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趙忠堯、沈善炯 、羅時鈞三人不疑有詐,帶著行李就自投羅網了。
鮑文奎為什麼沒有去呢,他那晚睡晚起的習慣救了他。他當時還沒醒,沒聽到這個催命的廣播。
鮑文奎得知趙忠堯、沈善炯 、羅時鈞這三人被抓走後,趕緊做了兩件事。第一是把之前趙忠堯交給他的東西轉移出去;第二是與船上的其他中國科學家商議後,大家一起向外寫信通報此事,尋求外界的關注與支援。鮑文奎親自寫了兩封信,其中一封是寫給當時的加州理工學院院長的。信寫好後,貼上郵票託船上的美國人上岸寄出去了。
後來得知,這四位科學家之所以會上美國的黑名單,是因為他們都在加州理工學院學習或者工作過,與同在加州理工學院的錢學森有來往。美國特務抓捕他們的原因,就是他們和錢學森的關係。
美國特務這次在日本抓到鮑文奎,會就此善罷甘休嗎?威爾遜總統號郵輪的下一站是菲律賓馬尼拉,還是美國人的勢力範圍。
9月17日,郵輪抵達菲律賓馬尼拉,這次船還是不讓靠碼頭。美國特務早已坐飛機,從日本提前趕來了。這一次,美國人做足了準備工作。
晚上7點,鮑文奎被“請”到了船上的一個艙室。艙室裡坐著兩個美國特務和兩個菲律賓警察。美國特務搜查了鮑文奎的行李,又盤問了他許久,沒有發現什麼問題;但還是不依不饒,要扣留鮑文奎。這時,此前一直不吭聲的菲律賓警察突然發了話:這裡是菲律賓領土,抓人還是要走正式手續的。
菲律賓不像日本,畢竟是美國的盟國,美國人還是要給面子的。再說了,所謂的手續,對美國人來說,不過是例行公事了。畢竟當時的菲律賓政府,也不過是美國人的傀儡罷了。眼看這一次,鮑文奎在劫難逃了。
這時,老天爺來幫忙了。當天晚上郵輪得到颱風預報,第二天清早必須開船。大晚上的,到哪裡去找人辦手續呢。鮑文奎又一次躲過了美國人的抓捕。
威爾遜總統號郵輪離開馬尼拉後,下一站就是終點站香港了。香港當時是英國人的地盤,但畢竟緊靠著祖國大陸,英國人還是不敢亂來的。
最終,1950年5月19日,鮑文奎隨其他中國科學家一起,跨過了深圳羅湖橋口岸,成功回到了祖國。
鮑文奎回國後,回到了出國前的單位——四川農科所。所裡對於鮑文奎回來工作,非常歡迎;對於他的研究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援。當時四川剛解放,百廢待興,經濟還很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撥給了鮑文奎8萬斤大米,作為研究經費。
1956年,鮑文奎調往北京農業科學院工作,同時還在中國農業大學上課。鮑文奎回國後研究的是穀類作物的人工多倍體育種,包括水稻、大麥、小麥;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八倍體小黑麥。
小黑麥是由和黑麥經屬間有性雜交和雜種染色體數加倍而人工結合成的新物種。八倍體小黑麥,表現出小麥的豐產性和種子的優良品質,又保持了黑麥抗逆性強和賴氨酸含量高的特點,且能適應不同的氣候和環境條件,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糧食、飼料兼用作物。鮑文奎在八倍體小黑麥這一研究領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鮑文奎(左2)與同事在一起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鮑文奎研究出的小黑麥開始在四川、甘肅.、陝西、湖北等省高寒山區推廣試種。一般每畝比當地小麥品種增產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世世帶帶吃粗糧的高寒山區農民從此有了可口的細糧。農民高興地稱讚說;“小黑麥是黑麥的身子,小麥的腦殼,是硬骨頭良種!”
1962年的一天,一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登門拜訪了鮑文奎。來人正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當時剛剛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想多瞭解些遺傳學理論和實踐的最新進展。袁隆平的老師管相桓教授非常推崇鮑文奎,因此特來拜訪。
鮑文奎與袁隆平的談話中,很鮮明、尖銳地批判了一種當時流行的學術觀點上的錯誤,鼓勵袁隆平在科研上要敢於大膽探索,還特別指出 “實事求是才是做學問的態度”。在鮑文奎的指點下,袁隆平還在中國農科院的圖書館裡閱讀了不少專業雜誌,那是當時在下面根本無法讀到的,有遺傳育種學科前沿的基本情況、有袁隆平感興趣的理論探索的熱點問題、有雜交育種的實際進展等等。袁隆平感覺收穫很大,堅定了研究雜交水稻的決心。
1980年,鮑文奎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北京農業科學院東門外,有一片農業試驗田。1993年,這塊位於京北三環聯想橋邊的黃金寶地被某個單位看上了。這個單位是有備而來,事先搞到了當時北京一位副市長的批文,打算來個先斬後奏,建設集中供暖熱力中心。
農科院經過商議,決定由鮑文奎出面,聯合其他院士專家,向上級反應。
在海淀區政府召開的座談會上,鮑文奎據理力爭:“1955年的時候,你在那裡?我是1956年來到北京的,被農業部調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籌備處。當時,出了西直門,就可看見日本人蓋的中國農科院這棟飛機式樓房,周圍都是廣闊的農田,還有少量荒地。那時,你們建鍋爐房的規劃,為什麼不建在周圍的荒地上,偏偏要把‘鍋爐房’規劃到農科所的試驗地上呢?”
最終,在鮑文奎和其他院士的力爭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批示:“尊重專家們的意見,保留農科院試驗地,熱力中心另擇地址。”
這塊試驗地後來在首都的建設規劃中,被定為一塊“永久綠地”。
1985年,鮑文奎(右)在農科院東門外小麥試驗田
1995年,鮑文奎因病去世,享年79歲。
後記:趙忠堯、沈善炯 、羅時鈞這三位科學家,美國人把他們關押了兩個月後,迫於世界輿論的壓力,不得不將他們釋放了。這三位科學家於1950年11月回國。
趙忠堯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8年去世享年96歲。
沈善炯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21年去世享年103歲。
羅時鈞回國後曾任西北工業大學空氣動力學研究室主任,副校長等職務。1978年,他接到了一位招生老師的電話,說是招到了一位年僅15歲的神童學生,初中畢業就參加了高考,分數還不低,可惜的是色弱。羅時鈞當即在電話裡表態,自己也是色弱,把這位神童招收到了自己的專業。
這位神童的名字叫楊偉,後來成為了殲-20戰鬥機的總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