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大學
1979年11月20日,在結束了長達8個月的武漢軍區後勤部集訓隊的學習以後,我從河南靈寶分配到了武漢軍區後勤部司令部,住進了永清路20號東大樓。一直到1992年10月離開,在這個大樓裡工作和生活了整整13年。從19歲到32歲,這裡留下了太多的青春記憶。
東大樓俗稱“林彪大樓”,是建國初期,林總主持中南軍區時所建。樓高四層,平頂,外牆為綠色。從外面看,不顯山不露水,但一旦走進厚重的大門,便會給人一種進入宮殿的感覺。
敞亮的大廳,採光非常好,粗大的水磨石立柱,需要兩人才能合抱。光溜溜的水磨石地面,光可鑑人。寬闊的內走廊,可以通行一輛卡車。門把手、門鎖、窗戶風撐,均為純銅。衛生間的裝修也非常豪華,那坐式抽水馬桶,讓我這個入伍才一年多的農村小夥坐在上面不知所措。即使放在七十年後的今天,這棟樓依然不失時髦典雅。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從踏入東大樓的第一天起,直到離開武漢,一直在東大樓的二層辦公,頭十年在二樓東側,經常在辦公室通宵值班,以辦公室為家。
辦公室的對面就是張書坤部長、李文堂政委(後來是馬兆昆政委)的辦公室,每天進進出出,遇到的都是老紅軍、老八路。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當兵第一年連團長都沒見過的小兵,第二年能夠在這麼多軍級首長跟前工作,那種敬仰之情,進一步激發了我的工作熱情和動力。在同首長接觸的時光裡,耳濡目染,受益匪淺。首長們的諄諄教誨,銘記在心。
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1981年5月,在透過我入黨的支部大會上,張書坤部長的夫人張阿姨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的工作很特殊,也很重要,出不得半點差錯,一定要改掉容易急躁的毛病,仔細認真、平心靜氣地把工作幹好。”正是在首長們的關心栽培下,我從一名戰士學員成長為營職幹部。
(武漢軍區後勤部長、總後基地指揮部司令員張書坤中將給我親筆寫的明信片)
在東大樓工作的13年中,我從快樂的單身漢,到為人夫,為人父。因此,對東大樓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那裡的一草一木,都刻在心裡。
武漢的夏天,酷暑難熬。我和戰友經常下午四五點鐘,往辦公樓頂潑水降溫,待到晚上七八點鐘,拿著棕墊和涼蓆,直接鋪在樓頂上乘涼,躺在樓頂數星星,那是既難熬又快活的時光。
東大樓周圍綠樹成蔭,高大的梧桐樹,像一把把巨傘,夏天為人們送來清涼。東大樓前種有兩棵玉蘭樹,每到春天玉蘭花開放的時候,那沁人心脾的香氣,鑽過窗戶,直達心底。東大樓門前,也是我兒子最愛玩兒的地方,可以說,那裡的每一級臺階、每一株玉蘭和雪松,見證了孩子的成長。
雖然離開武漢、離開東大樓快30年了,但青春的記憶永遠年輕。
作者簡介:
關大學,原武漢軍區後勤部司令部、總後基地指揮部司令部參謀,1992年10月調入總後勤部機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