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距離中國萬里之遙的黎巴嫩,有一座寧靜山城——哈馬納。中心廣場上,靜靜矗立著一座半身銅像。不時有當地人和東方面孔的人前來瞻仰。
他是馬海德,一名傑出的國際主義者、著名醫學專家,祖籍黎巴嫩,生長在美國,卻是新中國的一員。1949年10月1日,39歲的他站在天安門觀禮臺,親歷開國大典——以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的身份!
他在新中國成立後加入中國國籍,併為新中國衛生事業傾注畢生心血。
生命的意義在中國
馬海德之子周幼馬向新華社記者介紹說,父親童年時生活貧困,8歲那年一家人不幸得了嚴重流感,一名好心的社群醫生免費給他們治病。從那以後,治病救人,成了馬海德一生的夙願。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風雨飄搖。剛剛在歐洲取得醫學博士學位的馬海德來到上海,考察東方熱帶病。
在上海,馬海德目睹了舊中國民不聊生的悲慘狀況,渴望用醫術救助苦難中的人們。因為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宋慶齡等進步人士,在他們的影響下開始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他漸漸意識到,要幫助中國的窮苦百姓,不能僅靠醫術!
1935年,馬海德在給一名美國朋友寫信時說:“我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爭取解放的事業十分關注,現在,生命對我來說是如此有意義。”
1936年,在宋慶齡推薦下,馬海德和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一起進入陝北蘇區。在陝北,邊區軍民親密無間、團結抗日的熱情深深感染了他。
圖為馬海德在延安窯洞前的留影。新華社發
周幼馬說,父親很心疼當時處境下的紅軍,說他們缺醫少藥,有時打仗繳獲了藥品卻不知道該怎麼用,他覺得自己“在這裡能有很多事情幹,能起很大作用”。
幾個月後,記者斯諾離開了陝北,他要把真實的紅色中國介紹給外面的世界;醫生馬海德選擇留下,他要給邊區的戰士和群眾看病,支援中國革命事業。
他把自己的西方名字喬治·海德姆改成中國名字馬海德。作為隨軍醫生,他在戰場上親眼目睹紅軍戰士捨生忘死英勇戰鬥,更加明晰了自己的信仰所在。
1937年,馬海德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志願獲得特批。“一個人要想作出自己的貢獻,必須要有一個牢固的精神支柱。”馬海德晚年時曾這樣追憶。
為中國消滅麻風病
1950年,剛剛加入中國國籍的馬海德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顧問。新中國成立初期,醫療衛生事業百廢待興。
“父親不想安靜地坐辦公室,他是個好醫生,他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去給人看病。”周幼馬說。
哪裡最需要自己呢?馬海德請教了一位老教授,中國人最怕什麼病?老教授說,有一種病特別可怕,人人談之色變,就是麻風病。
於是,在中國消滅麻風病,成了馬海德後半生的奮鬥目標。
周幼馬說,父親在工作中總是親力親為,經常奔波在邊遠地區疾病防治一線,總是親自給麻風病人做檢查。“遇到腳底潰爛的病人,父親就把他們的腳擱在自己腿上,細心檢查,告訴他們怎樣用藥,然後幫病人把鞋穿上。”
1985年,馬海德在廣州成立了中國麻風病防治協會、中國麻風病福利基金會和中國麻風病防治研究中心;他還積極開展中外醫學界的合作與交流,爭取國際上的援助;他根據中國國情,將麻風病傳統的住院隔離治療辦法改變為社會防治,並於1980年把國外治療麻風病的新技術——強殺菌聯合藥療引進中國,大大提高了療效。
1980年,馬海德大夫在北京阜外醫院看X光片。新華社發
人到晚年,馬海德在身患癌症的情況下仍堅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後一刻。1988年,馬海德去世。那時,中國麻風病人已由建國初期的50萬銳減到7萬。如今,中國的麻風病早已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基本消滅”水平。
周幼馬說,父親生前經常感嘆,我們國家之所以能夠短短几十年在衛生等眾多領域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讓我們能集中力量攻堅克難。
“流淌著中國的血液”
對於黎巴嫩人來說,馬海德這個名字已成為黎中友誼的橋樑。
“馬海德的根在黎巴嫩,身體裡流淌著中國的血液。”黎巴嫩“黎中對話之路”協會主席瓦里夫·古米哈說。
古米哈認為,馬海德的一生,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人民生命健康的責任擔當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國際主義胸懷。
在新冠疫情持續肆虐全球的當下,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毫無保留地同國際社會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積極推動新冠疫苗國際合作,向包括黎巴嫩在內的超過1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疫苗。
4月6日,中國向黎巴嫩政府和軍隊援助的新冠疫苗運抵貝魯特拉菲克·哈里里國際機場。新華社發(比拉爾·賈維希攝)
“中國站在守護全人類生命安全的高度,致力於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這正是馬海德一生遵循的價值觀。”古米哈說。
遠渡重洋來到中國,投身中國革命,加入中國共產黨,為新中國的衛生事業奮鬥終身——無怨無悔的抉擇和堅守,成就了馬海德光輝感人的一生。
臨終前,老人曾這樣感慨:“如果讓我重新開始生活,我還是要選擇這條道路,這是毫無疑問的。”(來源:新華社;文字記者:王健、強力靜、劉宗亞、段敏夫、塗銘、陳鍾昊、趙旭、羅鑫;影片記者:段敏夫、陳鍾昊、菲拉斯·阿布·赫扎姆、達納·哈拉維;編輯:唐志強、孫浩、馬曉燕)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