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崛起當然是從明治維新開始的,但光有政治上的變革是不夠的,日本當時只是一個農業國,基本上沒有出口創匯的手段,歐美列強也不會向日本投資,那麼,日本崛起的第一桶金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事實上,日本最早興起的外貿產業,正是中國兩千年來最強勢的出口專案——絲綢。從西漢開闢絲綢之路以來,絲綢便成為中國的最主要象徵之一,古希臘人稱中國為“絲之國”,古羅馬人和日本人都以穿著中國絲綢衣服為貴。
可是,中國絲綢兩千年來並沒有取得多少進步,歐洲經歷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後,已經在紡織、印染等技術上超越中國。到18世紀末,中國絲綢出口的主力不再是傳統絲織成品而是生絲。
日本很早就從中國學會了養蠶技術,被西方開啟國門後,生絲也同樣成為日本的主要出口商品,但出口規模僅有中國的五分之一,質量更為遜色,價格低於中國生絲。
1868年明治維新後,日本確立為新的產業方向,把生絲出口當做重點扶植物件,在兩個方面下苦功,目標是超越中國生絲,為日本帶來經濟發展必需的外匯。
第一個方面是選種,從1871年開始,日本派人到歐美國家學習先進的養蠶技術。是的,歐洲的養蠶技術已經超越中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已經建有養蠶研究所,引入當時最前沿的細菌學說,專門培育產量更高、質量更好的蠶種。
而日本不斷推廣新型蠶種,到1923年,最新的F1型蠶種已經在日本達到100%的佔有率,生絲質量和產量全面超越中國生絲。1920年日本蠶種的單位產量超過中國30%以上,1927年甚至達到兩倍之差。
清朝在1899年才出版了第一本由外行翻譯的西洋蠶書,且錯誤百出,對養蠶業沒有任何幫助。直到1930年代被日本生絲徹底打敗,中國終於開始全面更新養蠶業的技術水準,但此時已經太晚了。
除了優選蠶種外,日本發展生絲業的第二個舉措是現代養蠶工業,透過合作社與養蠶戶簽訂契約,統一收購,然後由繅絲工廠進行統一加工,最後由商社統一負責出口,實現了產工銷一條龍,產量和質量穩步提高,消除了不必要的內耗。
而清朝沿用古法,養蠶戶分散於民間,由絲綢商人負責收購,相互競爭激烈,規模相對較小。清朝鉅富胡雪巖就是最著名的絲綢商人,但是比起得到政府資金支援的日本生絲商社,胡雪巖的實力不佔任何優勢。
1873年中國生絲出口量是日本的3倍,1930年這個比例反了過來,日本達到30萬噸,是中國的3倍。所以,生絲行業讓日本得到了第一桶金,而這一切又是建立在打敗中國生絲出口的基礎上,實在讓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