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莊希泉
抗日戰爭爆發後,莊希泉利用自己在海內外的影響力,積極投身抗日救亡事業,其子莊炎林在上海參加童子軍抗日戰時服務團。上海淪陷後,莊希泉到了香港繼續開展抗日活動,並向中共香港分局的連貫同志提出了入黨申請。連貫說:“你留在黨外對我們更有好處。一來你可繼續擴大社會影響,在外圍幫助建立全民抗日統一戰線,二來還可在經濟上幫助革命。”莊希泉聽從組織安排,繼續開展工作。香港淪陷後,又按黨組織的要求到桂林支援地下黨的工作。抗戰勝利後,莊希泉回到新加坡,創辦捷通行經營匯兌,並經營進步電影及進出口貿易,在黨外為黨做了大量工作。
1942年7月,由於叛徒告密,剛剛從香港撤退出來的廖承志等同志被捕,粵、桂、贛三省的黨組織不斷遭到嚴重破壞,情況十分危急。當時,莊希泉正在廣西從事抗日救亡活動,莊炎林擔任中共廣西大學地下黨支部書記和廣西省委交通聯絡員。中共廣西省委要求他利用自己的關係籌集一筆錢款,用來掩護撤退和營救被捕的同志。莊炎林想到了曾經腰纏萬貫的父親。莊希泉表示,自己在香港還有一些資產。為此,他建議冒險去一次香港,把家裡的財產運出變賣,以解組織上的燃眉之急。
廣西省委立即批准了他們的計劃,派出梁林、梁智、張應麟等5人與莊希泉、莊炎林一同出發,前往香港執行這一任務。從桂林到香港,有一兩千裡的路程。當時,由於日軍侵襲,鐵路、公路大部分都被破壞了,不能通車。他們只好長途步行,跋山涉水先到湛江,又從湛江輾轉再到澳門,沿途經過多次盤查。日軍佔領香港後對原抗日人員搜捕很嚴,由於莊希泉曾在香港從事愛國救亡運動,目標太大,進出香港風險很大。經過商議,他留在澳門負責接應,由莊炎林和另外兩位同志前往香港,用船將資產運到澳門,然後再轉到湛江拍賣,費盡周折。在澳門期間,他們一日三餐都是喝稀粥吃鹹菜,捨不得花錢,卻毫無保留地把變賣家產的全部所得交給了黨組織。
1949年,莊希泉作為中共中央特使邀請陳嘉庚回國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後,繼續留在新加坡辦理有關事宜。回國前的10月28日晚,《南僑日報》在怡和軒舉辦歡送儀式,新加坡中華總商會主席李光前以及華僑200多人出席。莊希泉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接受南洋華僑向祖國敬獻的繡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的錦旗,氣氛熱烈。莊希泉在演講中說:“在國內向毛主席看齊,在海外向陳嘉庚先生看齊”。
1978年12月,莊希泉在第二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全國僑聯主席。全國僑聯與涉僑機構一道,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黨的僑務政策,在海外僑胞中引起強烈反響。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勝利召開,提出了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總任務,確定了從1981年到20世紀末的20年,我國經濟建設分兩步走的戰略目標,即實現小康的目標。回顧自己一生從實業救國到追隨共產黨的歷程,經過深入反覆思考,莊希泉於12月18日鄭重提交了入黨申請書。鑑於他是全國政協副主席,又在海內外有著重要影響,他的入黨申請需要中共中央審批。十多天後,中共中央書記處批准莊希泉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無需預備期)。12月30日,廖承志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宣佈接收莊希泉為中共正式黨員的決定,並擔任入黨監誓人。此時,莊希泉同志已經是95歲高齡,他也成為中共歷史上入黨時年齡最大的新黨員。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