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一筆一劃都凝聚著古人的智慧,在經過了數千年的演變,才形成了現在的漢字。一個字加一筆或者減一筆,它所表達的意思就不一樣了。
以前,無意中看過一則關於“天心取米”,每字添一筆就變成“未必敢來”的文字遊戲,讓我印象頗為深刻,今天就分享給朋友們。
一、天心取米的故事
傳說在漢朝建立初期,國力衰弱,而北邊的匈奴還是十分的強大,但是他們所處的地方生活環境十分艱苦,所以他們不斷地騷擾漢朝邊境,還幾次入侵,不得已之下,漢朝選擇了將大漢公主和親以換取短暫的和平。
在經過幾代君主的治理下,漢朝的國力終於恢復了,在漢武帝登基之後,一改之前和親的政策,開始征戰四方。此時的匈奴也蠢蠢欲動,想要再次入侵,並且在邊境屯好了兵馬,但是一時之間也不清楚漢朝到底有多少兵馬,也不敢貿然進犯,思來想去,就想了一個法子來一探究竟,於是匈奴人就仿照漢朝的文字,寫下了一封戰書。
隨後匈奴就派使者送到漢朝去,待送到劉徹手裡,他開啟一看,只見上面子寫著四個大字:天心取米。一時之間,劉徹也想不明白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於是在第二天早朝的時候,將這份戰書拿給大臣們看,共同探討一下匈奴人送來的這個戰書到底是什麼意思。結果中尉大臣討論了大半天,也不明白這是何意。
於是,漢武帝就張貼皇榜,廣招賢才。這時候,京城裡有一位叫何塘的官員看了皇榜之後,略加思索就揭了皇榜進宮去了。在大殿之上,漢武帝問他這封戰書上的四字是何意思。只見何塘不卑不亢地說道:“陛下,依臣之見,天是指天朝,也就是我朝;心,心臟也,也就是指都城;取是指奪取;米,指的是陛下,合起來就是匈奴想要奪取陛下江山,直奔中原的意思。”
漢武帝聽了之後,龍顏大怒,何塘隨即說到:“陛下不必動怒,微臣有一破解之法。”說完,何塘就拿起筆在這封戰書上給天心取米四個字各添了一筆變成了新的字,漢武帝拿起來一看,變成了“未必敢來”,各位大臣看了之後,紛紛讚賞起何塘來。隨後就建議漢武帝將這封戰書原封不動地給匈奴送回去,漢武帝欣然同意了。
匈奴人本以為漢朝接了他們的戰書會嚴陣以待,結果在看到被送回來的戰書後,這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漢朝根本不怕他們入侵,在貿然開戰說不定不但討不了好處還會損兵折,於是便整頓兵馬回去了,也不敢再貿然入侵漢朝了。
這則故事充分展現出來漢字的博大精深,一個字加一筆減一筆就會變成另一個字,就會呈現出不同的意思。但是,這故事終歸是故事,這裡還是會有漏洞的。
二、故事的漏洞
單就這‘天心取米’四個字來說,各添一筆,天加一豎變成未,心加一撇變成必,取加一筆又如何變成敢呢?就算要加,那也應該是加上兩筆才對啊;米加一橫變成來。除了‘敢’字,其他的三個字都符合加一筆變成的字,這就是漏洞之一。
當然,這裡加一筆,在我們看來,是在簡化了的漢字上面加的,也就是我們現在用的簡體字。而簡體字是漢字經過幾千年的演變而形成的,絕不是一直都是用簡體字。想想在漢朝的時候,會用到簡體字嗎?漢朝的時候,用的是小篆,而小篆的“天心取米”四個字與小篆的“未必敢來”四個字是有著明顯的區別的。絕對不是添一筆那麼簡單就會變成“未必敢來”這四個字。這就是故事的漏洞之二。
單從這個故事來看,何塘是在簡體漢字的形體結構上來改變的,而漢字本身就是一個個形體複雜的方塊結構。它無論筆畫多的還是筆畫少的,所有的筆畫都寫在同樣的方塊中,並且在同一個方格內縱橫交錯地組成形體各異的字形。而在西漢時期,使用的官方文字都是小篆,而小篆又是在大篆的基礎上整理、簡化而來。透過對比,‘天心取米’與‘未必敢來’它們的差別過大,這就不是加一筆能來解釋了,
由此可見,這個故事很有可能是後人編撰出來的。
不管怎麼說,漢武帝多次攻打匈奴,減少了他們的入侵,讓邊境的百姓能夠安穩地生活,已經足夠展示出自身的強大了,也能從側面反映出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捱打,只有自身強大起來,別人才不敢來欺負你。
三、漢字的演變
我國曆史悠久,幅員遼闊,各個地區的語言文字各不相同,而隨著時間的發展,漢字的出現拉近了各個地方的距離,使得許多的人用書面交際成為可能。漢字的出現,適應了時代的發展,也維護了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穩定。
文字本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而漢字就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系統。漢字在世界上的起源是很早的,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出現了甲骨文,它們多是刻畫在獸類的骨頭之上或者龜甲上,外箱看起來大小不一,參差不齊。從形體和造字法來看,甲骨文已經是很成熟的一種文字了,可見在這之前,漢字就已經出現。
在這一時期,金文也漸漸出現,從商周時期到秦漢時期都有金文,而它們一般是刻在青銅器上,在西周時期,青銅器大多是以鍾或者鼎的形式出現的,所以金文也被稱為鐘鼎文。
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大篆出現,廣義的大篆是指先秦以來所有的古文字,包括了甲骨文、金文等其他文字。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由於地區之間文字的不統一,有礙各地區之間經濟文化的發展,最重要的是影響了中央政治法令的推行,於是秦始皇下令,命人將文字進行統一整理,最後確定在全國推行新的文字,就是小篆。秦始皇的這一舉動是漢字發展史上第一次漢字規範化運動,是漢字走上了標準化、規範化的道路。
由於篆書的書寫過於規範,寫起來很慢,日常書寫起來很不方便,於是就出現了許多簡化後的字型,也就是秦隸。在秦朝這一時期,覲見變成了小篆與隸書並用,小篆用於比較正式隆重的場合,而秦隸則用於日常書寫。
後來隨著漢字的發展,漢末時期,楷書出現了,它是從隸書發展演變而來,它與隸書的基本結構才想通,主要起別是筆形的不同。楷書是通用時間最長的標準字型。
在東漢時期,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字型,草書。草書的書寫變化多端、簡易快捷,但是卻難以辨認,不適合作為漢字流通下去。同一時期,行書也出現了,這是一種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字型。
在瞭解了漢字的演變之後可以看出來,漢字的形體都是由難到易的方向發展的。而漢字對國家的發展和統一以及文化的傳承都有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