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商周的教育學制
中國的文化與教育,在上古的夏、商、週三代,歷史所記載其學制,有“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的名稱。但須知這三個學制的名稱,並非如我們現代政府的教育官制,它只是代表聚集士子的教育中心而已,併兼有習射、養老的用途,沒有像現在一樣設立專辦教育的經費,亦沒有專管教育的學官。
因為在上古夏、商、週三代,作帝王的,作諸侯的,作官計程車大夫們,都有身兼“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的任務標榜。此即古人所謂,為官即是為民父母而兼師保的內涵。
至於生員的來源,大家首先不要忘記我們上古的社會,是以農業為根本,以宗法(族姓)社會為中心。所謂受學的生員,是由農業社會的宗族中,從十人選一為士,進入官制的教育中,學習文事、文功的法制,所謂保國家而衛社稷,便稱為“士”。
再由士而優而選拔衛從政的大夫,便稱為“仕”。因此可仕者便出仕為官。“大夫”是上古時代官職的總稱,故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的級別。
至於一般社會上的老百姓,統稱庶人。要不要受教育,有沒有讀書,是各聽自由,並非必須接受教育不可。
這種教育的風氣和制度,直到周朝分封諸侯而建國,實行井田制度,建立了農業社會基礎,也仍是如此。
2、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
但周朝中葉以後,尤其從春秋時代開始,民風漸變,井田公有制度也漸行衰弊,從士而仕的社會風氣漸變,師道的尊嚴也漸形獨立,於是便有民間自由講學,私人傳道授業的形式產生,其中影響最大的人物,就是大家稱為萬世師表的孔子。事實上,我們所知道春秋、戰國百家之學的諸子,都是來自民間社會私人講學所產生的自由分子,也即是古書上所推崇的特立獨行之士,並且大多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人物。你如不信,必須要冷靜去研究思考一番,便可知道了。
春秋、戰國這三四百年之間,在我們歷史稱作亂世。姑且不談歷史的統一觀點,更不論政權的一統,單從社會文化教育自然發展來說,實在是一個很值得好學深思的一代。
在這三四百年中各種各類的學術人才,值得我們師法者,實在太多。但人才都不是公家教育所培養的,他們都是來自民間,是私人自學而成的。這豈不是歷史上的一大奇蹟!
3、秦漢時代的學官與學術
到了秦朝,推翻周代的封建,廢諸侯,建郡縣,統一天下而建立一代的秦朝政權,所用的將、相、官、吏,也都是由民間自學成才的人士出任,上自丞相李斯,下至當時被坑殺的博士們。但也不要忘記,在我們的歷史上,最初所置的博士的學位之官,是從戰國末期開始的,齊、魏等國都設有博士官,使學識淵博者任之,作參政顧問。因之,秦統一天下後,繼續設立博士官。後來漢武帝建立“五經博士”的官稱,並非是他新創,只是因襲秦制而建立。
漢朝四百年來的帝王政權,以我們歷史慣例的稱呼,分為前漢的西漢,後漢的東漢。唯一特出的,是漢武帝開始,建立了中國特有的“選舉”,就是用人才的規範和標準。所以漢代的“選舉”(後世亦有稱為“察舉”或“薦舉”),並非西方文化以及現代美國式的“選舉”。
漢代“選舉”的特式,是以人品道德行為,配合學術修養做標準,所謂“詔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為目標。其初肇始於漢高祖時期,再次成形於漢文帝,定製於漢武帝。
由此而知兩漢三四百年來的人才,皆非政府出資培養而成。在官制上,漢武帝開始設有“太學”,設“五經博士”為教師。但如周代的“闢壅”、“頖宮”,漢代的“太學”,只是教育貴族子弟的機構而已。真正兩漢的人才,大家比較熟知的,如董仲舒、公孫弘等輩,也都是來自民間,從社會中自學成才而選拔為國用。
漢初,在秦代“焚書坑儒”打擊讀書人、知識分子之後,遺民故老繼起,以平生記憶背誦所學,重新口誦授徒,因此後世得以流傳儒家十三經,以及諸子百家等書。
但因只靠記憶背誦口授遺文,難免有錯,因此漢儒漢學的興起,以注重考註文字與解釋言文的“考證”(亦稱考據)為主,形成兩漢學術特別注重小學(說文)、訓詁(釋義)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