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道門”位於廣西南寧市武鳴區大伍屯,距離市中心約三十公里,由清末民初的鄧氏家族興建,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是典型的武鳴壯族民居。
鄧家大院與一般的四合院不同,鄧家大院的構造是內外三層兩環道的設計,即壯家人所說的六合院。整齊的紅瓦,堅固的紅牆,方正的院落,敦實而充滿滄桑的木門,跨過形狀為四稜長條石的臺階進入鄧家院門,頓時讓人彷彿穿越回到一百多年前的舊時光中。從高處俯瞰,大院的外圍像個巨大的“口”字,而圍在“口”字裡面的則是一個“日”字。
鄧家大院使用的是壯民族建造房屋的傳統工藝,其紅磚紅瓦的製作過程,須先後經過人工耕泥、踩泥、打磚、風乾、進窯、燒窯等10個步驟才能完成,其工序精妙、流程繁雜,足以用“精工細作”四個字來形容。大院裡一共由六十七間房、七十二道門組成,院子裡大房子套著小房子,不熟悉地形的人行走其中,很容易就迷失在院子幽靜的小巷裡。
大院中央由四排獨立的房子組成,每座房裡配有獨立的客廳,壯家人稱之為中廳,中廳各配有兩排廂房,且中廳均高於四周的廂房。中廳是供奉祖先、接待來客、舉行紅白喜事儀式的地方。所以,各中廳都設有神龕,廳前都有整齊火磚鋪就的天井。
正堂屋第一道門楣上掛著一塊硃紅色的牌匾,上書“恩賜九品”四個大字。此牌匾是清道光丙午年(1864年),晚清政府按清廷尊老傳統恩賜給73歲鄧文彩的。清光緒1885年間,鄧家子孫建好此宅後,又重將“恩賜九品”牌匾懸掛於門楣上。“恩賜九品”的牌匾讓人深深領悟到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家文化,一直以來傳承著“百善孝為先”這一“孝”文化的民族特性。
在兵荒馬亂的年代,為了抵禦戰亂與盜賊搶掠,讓後人安居樂業,經濟財力並不十分富庶的鄧家人如春燕銜泥般進行了建設家園的接力,先後不辭勞苦地花了二十五年光景,用汗水與智慧建造了這座令後人嘖嘖讚歎的神秘六合院(古壯族先民相信天地四方,故大院以方形構建,是謂六合)。
新宅落成大吉之時,正逢村民們擁戴的族中長者鄧致寶六十大壽,思恩府(今武鳴府城)為了表彰鄧致寶維護地方治安做出的貢獻,特地送給來一塊“壽如松喬”的牌匾以示慶賀。此牌匾被懸掛在正堂第二道門楣上。
踏著紅磚,再穿行過一個院子,來到正堂第三道門前,只見門楣上的屏風刻有一個碩大的“壽”字,“壽”字旁邊點綴著五隻蝙蝠,寓意為“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五福臨門,是古代漢族人民的幸福觀,其在壯族民居中出現也印證了壯族傳統文化與中原傳統文化的同源。
在自給自足的農耕時代,壯族人家習慣在自家院子準備衣食住行的製作工具,這一習俗鄧家大院也不例外,大院左側後排的偏房,依序安排有印染房,織布房,舂米房,榨粉坊,榨油房,釀酒房等手工作坊。農耕之餘,這些製作工具就可以派上了用途。
壯族人家喜歡聚會,喜歡熱鬧。每一個月都有一個傳統節日,且有逢節必吃,逢節必做美食的傳統習俗,看著這些手工作坊留下的一件件器具,不禁讓人遙想這座院落裡曾經的炊煙裊裊與煙火氣息的熱鬧。
院子裡仍置放著些許舊木桌,舊木椅及耕作農具,木杵與石臼牽住了我的目光,石臼是壯家人制作各種糯米美食的用具,信手拿起木杵在石臼用力地舂了幾下,沉重的木杵撞擊在厚實的石臼裡,發出沉悶的迴音,沿著迴音,彷彿看見壯家婦孺們舂糯米做餈粑的熱鬧場面,染了植物顏色的糯米,在木杵的敲打下慢慢變得粘糯,植物與糯米混合的清香淡淡地在農家的院子裡散發開來。
那時的光陰簡單快樂、緩慢悠長,那時“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鄉間情趣,在春華秋實的季節輪換中,充滿了孩童成長的腳印和濃郁的親情。
徜徉在七十二道門的院子裡,幽靜的歲月穿過一道道木門,跨過一塊塊火磚,探過一扇扇斑駁的木窗,遙想百年前那些平常的日子,當一縷晨曦透過古舊的木門木窗縫隙,一聲“吱呀”的開門聲,一聲清淺地叫喚,壯家人便開始了鄉間新一天的生活,廚房的煙囪炊煙裊裊,飄在鄉村的上空,玉米粥煮在鐵鍋裡,滋滋地冒著熱氣,陳舊的木桌上整齊地擺放著一碗鹽巴,幾個小菜;穿著自家紡織的藍黑土布服飾,頭上包著頭巾,腰間繫著一條刺繡圍裙的壯家女子,開啟雞籠,站在院子當中的空地上,吆喝著雞群吃食。
而男人穿好對襟上衣,在腰間繫上腰帶,喝過一碗香甜的玉米粥,牽著“哞哞”叫喚的老牛,輕快地走在前往田頭的路上,那就是壯族人家一代代辛勞於鄉間的情景。
千百年來,淳樸,勤勞,踏實,堅韌的壯族人民追求幸福安康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過,在這片充滿神奇的駱越之地躬耕牛犁,繁衍生息,創造了輝煌的駱越文化。鄧家大院佔地面積僅1610平方米,雖然沒有華麗的雕樑畫棟,卻浸潤了壯家人的勤勞與智慧,如壯民族的一個縮影。那鑲嵌在大院內的“恩賜九品”和“壽如松喬”兩塊牌匾,屏風上雕刻的五福臨門,甚至一磚一瓦,一簞一斛,都在歲月裡述說著壯民族民俗文化裡的溫暖,祥和與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