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是一幅享有盛譽的肖像畫傑作,它代表了達·芬奇最高的藝術成就。
我們先來看這幅名畫畫了什麼?達芬奇畫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富有階層名叫蒙娜麗莎的婦女(有錢人那時候都流行這,就像我們現在去拍藝術照一樣)。畫中的蒙娜麗莎(其實這個女人的名字不是叫蒙娜麗莎,她真名叫麗莎·格拉蒂尼,是一位布商的妻子。Mona,在義大利語中是“小姐”或“女士”的意思。那Mona Lisa從字面上看就是“麗莎小姐”的意思。但在義大利北部的俚語中,“Mona”這個詞還有一種比較粗俗的意思:“傻子”……所以說,Mona Lisa也有“傻子麗莎”的意思。)坐姿優雅,笑容微妙,明亮的眼睛、纖細的睫毛、垂落在肩上的柔軟的而微微卷曲的頭髮都惟妙惟肖。她交叉的雙手描繪得柔嫩、精確、豐滿,完全符合解剖結構,展示了畫中人物溫柔的性格,更體現了她的身份和階級地位。並且她神秘的微笑與交叉的雙手構成了完整的組合,造型極為優雅,把主人公的神韻完美地體現了出來。可見大師達·芬奇的畫技有多麼的精湛,觀察力是多麼的敏銳,想象是多麼高超。
從繪畫技巧上來看,這幅畫的構圖,達·芬奇改變了以往肖像畫多采用半身或截至胸部的習慣,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構圖。透視點略微上升,使構圖呈金字塔形,從而使蒙娜麗莎顯得更加端莊和穩重。在對背景山水的處理上,畫家淋漓盡致地發揮了他那奇特的煙霧狀“空氣透視”的筆法。這樣就把肖像後面的山崖、小徑、石橋、樹叢和潺潺的流水都推向遙遠的深處,更加突出了人物形象。並且人物兩邊的遠景並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右邊視平線顯得較高,這樣的處理使人物層次感分明,當我們集中看右邊時,我們會覺得遠景上升,人物下降;當我們集中看左邊時,會覺得遠景下降而人物上升。隨著觀察者觀察側重點的不同,人物五官的位置,似乎也在隨之移動。
在色彩的運用方面,雖然此作品中並沒有明快亮麗的色彩,但明暗對比法更好地表現出了畫面的各種關係,使畫面顯得整齊、凝練,達到了刪繁就簡的奇特效果。並且,達·芬奇對畫中人物微妙至極的表情處理,也拿捏得恰如其分。比如對人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的把握就極為準確、傳神、栩栩如生。
蒙娜麗莎衣著樸素大方,具有音樂感的衣褶取代了一般婦女肖像上常見的珠光寶氣,近處的衣服皺著刻畫精細,以一絲薄紗在額頭輕輕撩起,增加著人物的嫵媚。蒙娜麗莎的手柔嫩身材豐腴,充滿女性特有的美感。也反映出達芬奇在繪畫上的嚴謹作風。
蒙娜麗莎最不可捉摸之處是從嘴角流露出的一絲微笑。這微笑有人稱之為“聖潔的笑”,“嫵媚的笑”,也有人稱之為“魅力的笑”,有人稱之為“邪惡的笑”,有時顯得嚴肅,有時像是略含哀傷,有時甚至顯出譏嘲和揶揄。甚至有人說她根本就沒笑。
為什麼呢?達·芬奇除了“攝人心魄”之外,還有一招獨門絕技,叫“漸隱法”,他使用圓球體受光變化的原理,首創明暗漸進法,即在形象上由明到暗的過渡是連續的,像煙霧一般,沒有截然的分界。但如果你仔細看蒙娜麗莎的眼角和嘴角,會發現達·芬奇刻意做了模糊處理,他在眼角和嘴角處都用了“漸隱法”,使它們逐漸地融入到陰影之中,這就營造出了一種似笑非笑的感覺。所以說,蒙娜麗莎的微笑之所以神秘,是因為你看不清她到底是不是在笑...
蒙娜麗莎的笑成了千古之迷。
這幅畫以前我從沒注意到,蒙娜麗莎竟然沒有眉毛!據說是當時流行剔眉,無眉為美。但是怪事又來了,BBC一部紀錄片Secrets of Monalisa中的科學家透過現代科技手段,找出了盧浮宮的那幅《蒙娜麗莎》下面還藏著另一張臉。而這張臉,就帶著兩條明顯的眉毛。也就是說,這幅畫達·芬奇確實畫了兩遍,只不過兩遍全都畫在了一張布上了!
哇塞,這幅畫到底還有多少秘密是我們不知道的,這麼神秘,怪不得成了盧浮宮的鎮館之寶。也有說,這幅畫原來剛開始掛在盧浮宮的時候是名不見經傳的,後來被一個義大利人盜走帶回義大利,說這是義大利的財寶(達·芬奇,義大利佬),在義大利被捕,出於民族精神,意方只判了他六個月,這幅畫而後才名聲大作。
無論這幅《蒙娜麗莎》如何被捧上天,我還是忍不住說兩句題外話,除了從這幅畫可以看得出達.芬奇的天才畫技,但照現在的審美眼光,人體五官的黃金比例,畫中主角不見得有多漂亮迷人,就如下面隨便選出來的兩位,就比女主角遠超好多,哈哈!(僅代表個人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