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再回首八十年代”
——讀《互動與牴牾》
作者:西蒙
青年學者俞敏華的著作《互動與牴牾:20世紀80年代文學批評與小說關係研究》,日前由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楊揚對此評價道:“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小說,不是單兵突進,而是與批評纏繞,與觀念並行。這樣的80年代文學作為一種獨特的存在物,需要一種獨特的開啟方式。本書是第一部嘗試用這種互文方式開啟80年代中國文學的研究著作。”八十年代文學是當代文學研究領域的大熱門,近年來與之有關的研究著作很多,此書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引起了文學評論家如此的關注與評價?
本書分為上下兩個篇章。上篇主要回歸80年代的文學現場,透過對當時的文學批評與譯介來呈現的文學流變。下篇則依照80年代幾個最有名的文學潮流,按照時間順序來解讀文學史:傷痕-反思文學、改革文學、尋根文學、先鋒文學、新寫實文學,等等,這些流派相繼登場,呈現出80年代文學的全面風貌。
透過文學批評來進入80年代文學史,的確是一個很有趣的視角。新世紀以來,關於80年代文學的經典研究已經很多,比如北京大學教授陳曉明的現代性思潮的視角,北京大學教授賀桂梅的“新啟蒙”與文學話語視角,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程光煒的“歷史化”與“重返”視角。基於這些研究,80年代文學研究已經具備了一些經典的正規化,想在方法論上有創新,確實不易。而《互動與牴牾》的妙處,則是找到了文學批評這個切入點,透過大量清晰的史料分析與文字解讀,呈現80年代諸多文學現場的風貌。
書中用較多的篇幅,還原並分析了80年代中期的青年文學批評家的圈子,一批至今耳熟能詳的名家的名字,在當時已經登場:李陀、蔡翔、程德培、吳亮、陳思和、王曉明,等等。尤其是在1984年杭州會議前後,這段時間堪稱新一代文學批評家集體亮相的關鍵時期,而與之相關的尋根文學思潮,也將中國當代文學推向了新的現代性思潮的高潮。當中國文學由傷痕式的簡單的“暴露”“控訴”變得更有文化內傾與反思性,尤其是“向內轉”之後,中國文學才逐漸具有了更加現代的風貌。
可以看到,作者對80年代文學的文獻掌握較多,因此才能做出比較詳細的呈現與分析。比如,在談到新寫實小說時,作者注意到當時文壇對“新寫實”命名的急切,這是很多觀察者遺漏的細節——但是,這一細節是非常重要的。從文學圈子來說,給一個潮流命名關乎文學話語權的問題,命名的成功或者失語,其實都能呈現出話語權的流變。
更重要的是,命名問題的背後,是文學思潮的重大變化——當80年代結束的時候,先鋒思潮已經退潮,而現實主義有強勢復甦之勢,而當代文學也與此同時即將進入“無主潮”時代。因此,如何看待“新寫實”的命名問題,其實很值得琢磨,對此,本書也注意到了“新寫實”對現實主義文學的重視,這又與90年代的文學生態密切相關。
在對上述問題的解讀上,書中引用的史料大多來自經典的文學研究期刊:《文學評論》《文藝爭鳴》《文藝報》《鐘山》《文學自由談》,等等。當時的在場式批評,經過時光的淘洗,在今天就成了史料。本書呈現了比較紮實的史料功夫,透過對材料的篩選與解讀,80年代文學中的一些思潮得到了更加清晰的覆盤。
關於當代文學研究,“理論派”與“史料派”各自的側重點不同。雖然重視史料而不怎麼具備理論關照的“作家作品論”的路子,看起來有些老套,但如果做得紮實,是相當精彩的。而理論研究如果不能做得妥當,也容易出現“大炮打蚊子”式的尷尬結果——理論花樣繁多,但不能用在合適的文字上,研究看起來“高大上”,其實失去了紮實的根基,更像是理論的“實驗遊戲”,而不是踏實的文學研究。從這個意義上講,《互動與牴牾》更加看重史料與文字分析,用的“新潮理論”並不多,但讀起來卻十分流暢,其實是把理論思維融入了文學研究,而不只是炫示理論的光芒。這或許是一個難得的嘗試,當文學史研究返璞歸真,未嘗不能帶來更多興味。(西蒙)
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