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由馬上兩歲了,我從來也想象不到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這麼厲害,他能很快地模仿聽到的詞彙,並且在下一個場景恰到好處地使用起來;他不再一直黏著大人,他會自己一邊喊著“衝啊”一邊向前跑,跑出好遠只要回頭能看到我們的身影便又放心大膽地去探索新世界了;他會用自己的小奶音完完整整地背出幾首古詩,時不時突然說出平時聽到的幾個英語單詞。小孩子真的太厲害了。
但是我們沉浸在這種巨大的喜悅裡沒多久,就出現了新的問題。小朋友長大了,也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他不再像從前那樣好控制了。
由由和爺爺奶奶最容易陷入僵局的場景之一就是“才藝表演”,沒想到我小時候的噩夢依然會去折磨他。面對一個第一次見面的叔叔阿姨或是爺爺奶奶,經常能聽到“快,背一下嘛,由由會背《詠鵝》的,快給爺爺背一下”,如果由由無動於衷那就進入下一階段:“由由不會背,他忘記了,小笨蛋”,如果還不行,那就要出絕招了,“你如果不聽話那我們都不喜歡你了”。
我每次聽到這樣的話都非常不舒服,就像是聽到有人說“小嬰兒就要哭的,讓他自己哭一會就睡著了”、“小孩子懂什麼,別管大人的事”、“我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你這麼做對得起誰”······每一句話都乍聽合理,但你知道這是不對的。因為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這些都曾讓你失落傷心過。
我很多時候面對著自己的小孩都很忐忑不安,不想用自己經歷過的老一套對他,又不知道到底該怎麼教育才最好,陪他成長的過程也像是我與過去的自己和解的過程。
所以要科學育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我在讀《從出生到獨立》嬰幼兒篇瞭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時,那句“孩子只有在表達負性情緒時依然感到自己被喜愛,才能夠學會面對和接納自己的負性情緒”一下子戳中了我。
嬰幼兒階段,他們沒有辦法理解很複雜的情緒,我們總是批評孩子發脾氣扔東西不對,但是仔細想想,負面情緒本來就是會存在的,比起讓他壓抑這些情緒,更重要的難道不是給他充足的安全感,讓他接受自己,在我們的照顧下學會緩解和消除痛苦的感受嗎。
書裡還提到在照顧者和嬰幼兒發生衝突之後,本身缺乏安全感的照顧者可能傾向於用不理孩子或是用激烈的手段懲罰他,讓孩子感受孤獨感和拋棄感,用剝奪性強權展示自己的厲害,無論哪一種情況反覆出現,都容易讓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負面情緒,表現得順從、聽話以保護自己。
另一種照顧者在衝突後因為愧疚容易做出過度補償行為,像是放低姿態,不斷給孩子道歉,還有和孩子一起哭表現出自己的脆弱和不容易的,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孩子的負性情緒被強化,也不利於建立安全感。
短短兩頁,寫出了讓多少家庭頭痛的典型難題,父母也不是完人,一定會犯錯誤,及時發現及時調整,家長和孩子都可以在努力中成長。
僅僅是嬰幼兒篇,我就記錄了筆記無數,得到非常大的啟發。書裡還包含有學齡前、學齡、青春期、離家獨立等階段的典型問題,還有兒童和青少年的常見心理障礙解析,特殊家庭和孩子相處地深度分析,每一篇都乾貨滿滿。
這本書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我們自己都有非常好的指導意義,在成為家長之前,首先我們要做一個情緒穩定自立自強的成年人,這樣的父母,才能給孩子更好的家庭成長環境。同樣,在這種充滿安全感、溫暖幸福的家庭中,孩子們也會成長為更好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