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概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放映場次最多的電影出自中國。
截止2004年,它已經放映超過7000場。吉尼斯世界紀錄為它頒發了“世界放映場次之最”的證書。
這部影片就是拍攝於1980年的《廬山戀》,在當年它可謂是火爆全國,而在片中出演女主角的張瑜也打響了知名度。
其走紅的程度和力度,大概只有憑藉《還珠格格》成為明星的趙薇可以媲美。
在1981年第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評選上,張瑜獲得了觀眾投來的126萬張選票。
以選票超過其他人10倍的優勢捧回了最佳女主角的獎盃。
要知道當時可沒有手機投票,每一張選票都是信件收發。
126萬無疑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說一件有趣的小事,年初火爆影院的《你好,李煥英》中就曾出現過大家一起看《廬山戀》的鏡頭。
此外賈玲原名賈俞玲,而其中的俞字也取自張瑜中額的瑜。
當時的張瑜站在中國表演界的巔峰位置,擁有觀眾的喜愛和業內的肯定,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張瑜暫停了演藝事業,遠赴國外求學。
她一去就是8年,多年後張瑜在評價自己這一段經歷時,有些悵然若失地說,我得到了很多,但同時也失去了很多。
02
1957年12月18日,一個女嬰出生在上海一戶不算寬敞的民居里。
也許父母希望她將來像美玉一樣高潔,所以為她取名張瑜。
幼年的張瑜十分漂亮,也很喜歡唱歌跳舞。
家裡人結合她自身的興趣,讓她學習了一些藝術方面的特長。
在當時誰也沒想過讓張瑜往文藝界發展,父母也希望她能夠像身邊的大多數人一樣,過上按部就班的生活。
然而命運卻總是做出出人意料的安排,
1973年,漂亮的張瑜陪伴朋友參加上海電影廠釋出的演員選拔活動。
在朋友表演完兩人即將離開的時候,考核老師忽然邀張瑜也來表演一段。
張瑜也不怯場,當即表演了一小段。
就這樣,朋友落選了,而張瑜則被留了下來。
初次觸電,張瑜被安排了一個小角色。
因為表現較好,她順理成章進入到上海電影廠,走上了屬於她的演員之路。
剛開始家裡人並不支援張瑜進入文藝圈發展,而拍戲其實又是一件比較枯燥的事情,在演了一些小角色後張瑜內心也動搖起來。
恰好在這個時候,《廬山戀》選中了張瑜。
據說在此之前《廬山戀》的男主角已經確定,就是女主角周筠的人選遲遲懸而未決。
有一次,當時的上海電影廠廠長徐桑楚去《啊!搖籃》劇組探班,無意中發現了為一段騎馬戲反覆拍攝的張瑜。
這個小姑娘看起來柔弱,卻能夠在被馬摔落、被導演挑剔的時候依然投入到表演中。
徐桑楚忽然覺得眼前這個單純率真的女孩,似乎和《廬山戀》中的女主角有相似之處。
老廠長當即決定,《廬山戀》中的周筠由張瑜來演。
03
如果提起銀幕cp大家也許會想起娛樂圈很多登對的俊男靚女,
比如前不久《贅婿》中的郭麒麟、宋軼,或者《司藤》中的景甜、張彬彬。
但如果說到中國熒幕上出現的第一對熒幕cp,則非張瑜和郭凱敏莫屬。
1980年之前國內從沒出現過以表達男女感情為主的電影,《廬山戀》算是開山之作。
因為當時張瑜和郭凱敏都沒有過戀愛經驗,在拍攝唯一一場吻戲的時候他們都有些緊張。
特別是需要主動出擊的張瑜,緊張到連續親吻兩次都沒有達到要求,第三次張瑜蜻蜓點水一般輕吻了郭凱敏的臉頰。
兩人之間略帶羞澀又含情脈脈的互動,正好完美詮釋了片中人物所需的感覺。
這個不同尋常的吻,也被稱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吻。
電影放映之後觀眾的關注點大致有兩點,一是在80多分鐘的電影中張瑜換了43套從香港購置的服裝,這在當時絕對是大手筆。
關注點二,就是戲外的張瑜和郭凱敏到底有沒有真的在一起。
多年以後,張瑜曾對媒體自曝也許當時他們之間是有好感的,但因為情竇未開兩人還是錯過了這段緣分。
雖然郭凱敏和張瑜沒有在一起。
但有趣的是,他竟無意中成了她的紅娘。
04
1981年,張瑜一鼓作氣連拍《知音》和《小街》兩部影片,在《小街》中張瑜首次嘗試短髮造型。
這個髮型在當時來看是非常前衛的,有幾次張瑜在去廁所的時候被當成男生趕出來。
不過在電影播出後張瑜的短髮,成了眾多女性追捧的時髦髮型,那個時候只要她們走進理髮店,對店員說給我剪個張瑜頭,就可以獲得張瑜同款短髮。
演員王鷗的媽媽早年是一位裁縫,在張瑜走紅的年代她也曾接張瑜同款的訂單接到手軟。
在1981年,張瑜獲得了包括百花獎金雞獎在內的四大獎項,成為首位一年內拿遍四獎的演員。
事業如日中天,張瑜卻漸漸感到自身的不足,由於不是科班出身,她總覺得自己的演技有提升的空間。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她透過郭凱敏結識了前夫張建亞。
張建亞比張瑜大6歲,是一位知名的導演,像《三毛從軍記》《愛情來電轉駁》都是他的作品。
張瑜和張建亞相識後多以書信來往,時間久了張建亞對張瑜產生了好感,並大膽追求。
而張瑜也傾心於張建亞,兩人很快建立了情侶關係。
那時候張瑜的人氣不亞於現在任何一位當紅明星,出門對她來說是極困難的事情。
戀愛階段她和張建亞兩人也只能在家裡談天說地,其實這對於相愛的兩個人來說也足夠美好。
說到戀愛,張瑜在這一時期還引發過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
05
在張瑜走紅的幾個年頭裡,體育界也有一位紅出圈的名人,汪嘉偉。
當時他是男排國家隊中的主力隊員,因為技術過硬長相帥氣,頗受大眾喜愛。
其人氣大約可以和如今的張繼科一較高下。
而就是因為太有名氣,張瑜和汪嘉偉成了兩個女學生惡作劇的物件。她們以張瑜的名義給汪嘉偉寫了封信。
汪嘉偉收到假張瑜的信後竟信以為真,與之聯絡起來。
在與假張瑜互通書信的同時,汪嘉偉還與身在女排國家隊中的女友提出了分手。
這樣荒誕的交往持續了幾個月,汪嘉偉在報刊上看到了張瑜出國演出的訊息,但他卻依然接到了對方在國內寄來的信。
這使汪嘉偉產生了警覺,一番調查之後真相才浮出水面。
那之後汪嘉偉還找張瑜求證她是否給自己寫過信,在得到否定的答覆後他也再沒有做出糾纏。
這段插曲不僅讓汪嘉偉白白付出了感情,也讓女排隊員和張瑜產生了誤會。
那時文體人才偶爾會一起參加活動,張瑜與女排相遇時她們卻對自己橫眉冷對。
素有鐵榔頭之稱的郎平對張瑜也十分冷淡。
直到真相大白後雙方才重歸於好。
在這件事兒發生之後,汪嘉偉離開男排去日本學習了一段時間,期間也曾暫停學業歸隊參加漢城亞運會,助力隊友一舉奪冠。
1997年他擔任中國男排教練,率領隊員在亞洲錦標賽上拿到了闊別15年的冠軍獎盃。
可以說汪嘉偉是位心繫國家的體壇名將,當年張瑜在看到他照片的時候也感嘆這男孩確實高大帥氣。
不過當時她和張建亞感情穩定,並沒有對汪嘉偉一見鍾情。
1984年張瑜和張建亞組成了溫馨的小家,雖然婚後因為拍戲繁忙,他們聚少離多,但那段歲月還是非常幸福。
1985年,是張瑜人生中充滿轉折的一年。
在演藝圈收穫了無數的名氣和讚譽後,她越來越覺得自己是時候停下來學習充電了。
同時觀眾的關注和高頻的工作也讓她日漸疲乏,出國深造似乎成了她最好的出路。
新婚一年,張瑜和張建亞當然也是不願意分開的,但求學的迫切心情戰勝了一切,這一年張瑜最終還是登上了赴美的航班。
遠離家鄉的日子裡她感受到了最無助的孤獨,從語言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她都要一個人面對。
能夠緩解她壓力的方法只有寫信,給父母寫信,當然也會給丈夫張建亞寫。
那時候每週寫個7、8頁的信都是極尋常的,十幾頁也是有的,在信裡他們有說不完的話。
時間長了張瑜的手上因為寫信都磨出了繭。
一段時間後一個更加快捷的方式解放了張瑜的雙手,那就是錄音。
她與家人將想說的話錄進錄音帶裡,由空姐代運。
在某一個春節裡,張瑜聽到收音機裡傳出媽媽的聲音,壓抑在心底的思念瞬間湧上心頭,讓她忍不住淚流滿面。
06
在國外生活的久了,張瑜漸漸感到自己和張建亞成了兩個世界的人。
學成後張瑜也曾回國短暫停留,但她與丈夫之間變得十分陌生。
雖然沒有相看兩厭、沒有他人介入,雙方也都很努力在維持,可他們的感情還是敗給了時間和距離。
在張瑜的提議下,兩個人結束了這段婚姻。
一轉眼張瑜在美國生活到了第6個年頭,她忽然覺得自己繼續呆在那兒前途將會是一片黯淡。
此時恰好臺灣有人邀請張瑜過去拍戲,張瑜便由此轉戰臺灣。
在那裡她接連拍攝了《一代名妓李師師》《紅花記》《包青天》等影視作品。
雖然張瑜在臺灣得到了一些拍戲機會,但她一直不太適應當時的拍攝環境。
而這時內地一個代表團在臺灣演出時告訴張瑜,家裡的觀眾還都非常想念她,希望她有機會可以回來拍戲。
張瑜心中泛起一陣漣漪,滿口答應下來。
也許老天也在等著張瑜點頭,在這之後不久張瑜的前夫張建亞就對她發出了合作的邀請。
張瑜也一改之前的想法,決定回去發展。
那時雖然兩人已經離婚,當雙方還都是單身,張瑜回來時張建亞還拿著一隻玫瑰去接機。
張瑜看到這一幕心中微微一動,但是畢竟夫妻緣分已盡,不如就做一對老友吧!
08
1993年,張瑜與張建亞合作的影片《王先生之慾火焚身》問世。
這部電影雖然反響一般,但張瑜還是藉由拍攝熟悉了國內的電影市場。
1995年,在美國專攻電影製作的她推出了自己出品的首部作品《太陽有耳》。
1996年春節,張瑜一行4人帶著這部影片前往德國參加柏林電影節,由於參賽經驗不足,張瑜並沒有給影片做很好的宣傳。
看到其他準備充分的參賽電影,張瑜團隊中的幾人都有點洩氣,不過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正是這部倉促參賽的《太陽有耳》獲得了當屆銀熊獎最佳導演獎。
這之後張瑜陸續推出多部影視作品,期間她也曾轉戰其他行業。
像是在山東建立化工廠,去東南亞投資金礦。
可闖來闖去,她始終將電影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2010年,張瑜在《廬山戀》上映30週年的時候,
為觀眾帶來了自己團隊打造的《廬山戀2010》。
這部電影上映後雖然在影響力上不如前者,卻是張瑜為延續廬山之戀做出的努力。
2018年,上世紀80年代五朵金花除潘虹外,齊聚在北京衛視春節晚會的舞臺上。
年過半百的張瑜和劉曉慶、陳沖、斯琴高娃站在一起的畫面讓人感慨萬千。
在節目進行中,她的老搭檔郭凱敏驚喜現身,而張瑜也在38年後重現了當年那經典的一吻,在那之後張瑜又漸漸淡出大眾的視線。
《廬山戀》對於張瑜來說,
就好像87版《紅樓夢》之於陳曉旭,86版《西遊記》之於六小齡童一樣。
無論再過多少個年頭,那都是她身上最閃亮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