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日本有一個熱詞:“父母扭蛋”。
千萬別以為是在說父母有趣,而是年輕人吐槽命運完全由父母來決定,簡單說就是得投個好胎。
扭蛋類似於盲盒,小玩偶小玩具放進半透明的球殼裡,投幣旋鈕,能得到什麼內容完全隨機。
而說父母是“扭蛋”,就是年輕人抱怨自己如今的糟糕境遇是拜父母所賜,能生在富貴人家還是貧窮之地完全是碰運氣。
有人說年輕人如此“白眼狼”,是因為生活現實和人生期望之間存在差距,也有觀點認為,是日本社會階級固化嚴重。
有些受訪者認為,母乳也無法選擇孩子
也許你會以為,心有怨言的大多是生活不如意的人群。
那是不是家庭富裕,生活無憂的階層就父慈子孝一派和諧呢?
前不久,一位名叫袁喬楚(QiaochuYuan)的亞裔男生在網路火了。
說起這個小袁,還真有點“凡爾賽”。
從小到大都過著富裕生活的他,從來不知道錢有什麼可貴。
歐美的大學,尤其是不錯的私立大學,學費都不便宜,很多家庭會考慮貸款。
可小袁的父母為了給他一個輕鬆的學習環境,一次性就幫他繳清了175000美元的費用。
周邊的朋友同學抱怨錢不夠花,兼職難做,袁同學卻不知道這些意味著什麼。
學費、生活費怎麼還要自己去找啊?就連嗑大麻、玩遊戲的錢也應該是父母給啊。
這種狀況直到他從麻省理工大學畢業也依然如此,他壓根沒想過工作,而是選擇繼續啃老。
工作不只是打工,自己創業也行啊,可惜這更不可能了。
本來嘛,能輕輕鬆鬆從父母那兒拿到錢,為什麼要自己費勁?
按理來說,這個“父母扭蛋”抽的夠幸運了吧?然而,面對一直養自己的父母,袁同學非但不感激,還充滿了怨恨。
特別是2020年8月,在生日當天,母親給了他10萬美金作為生日禮物,更激怒了他。
他連發了35條推特:
“我根本不想要他們的錢!從我出生到現在,他們只知道給我錢,錢難道是萬能的嗎?!”
“父母在物質上無條件供給,卻忽略了情感層面的照顧。雖然我也漸漸明白,金錢支援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關懷。”
“他們甚至沒讓我做過家務,我被寵壞了,現在回想起來,這對我並沒有什麼好處。”
……
這是我和大多數網友的第一反應
不過,仔細想想,這並不完全是一種凡爾賽的表達。
在同齡人有著目標,為了吃飽,為了生存,或者僅僅就是為了買個喜歡的東西而四處奔波努力的時候,小袁這樣的生活,完全沒有自己的參與,舒適富有沒能阻止他變成一個“廢人”。
更可悲的是,他其實是有著聰明的大腦和豐富的見識,畢竟名校也不是誰有錢就一定能上。
可是,習慣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讓他失去了很多鍛鍊的機會,他沒有朋友,沒有目標,看不到方向。
多麼諷刺,生活無論是艱辛還是福足,都有人發出找不到方向的聲音,繼而選擇“躺平”,嘴裡還要罵罵咧咧。
網上很多人都在討論是“窮養”還是“富養”,但問題的關鍵不只是經濟。
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貝勃定律”,什麼意思呢?
就是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再施予的刺激會變得微不足道。
看過一個泰國廣告嗎?單親媽媽跟女兒吵架,女兒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又冷又餓來到一個小吃攤前,老闆給了女孩一碗炒飯,女孩感激不盡,說:你為什麼對我好,而我媽對我這麼壞?
老闆說:我只不過給了你一碗飯,你就這樣感謝我,你媽媽呢?可能天天都做飯給你,對你好,你感激過她嗎?
所以,如果沒有正確的教育,單純討論是“窮”養還是“富”養沒有意義啊,畢竟社會的“窮富”本就不均衡。
日本的青年們,怒懟父母的小袁,他們是真心痛苦,而小袁的痛苦在我們這樣的尋常人家看來更不可思議。
後來,小袁也解釋自己的言行:“我已經認識到社會生存法則是透過勞動謀生,但是我從來沒有做到這一點,我感到無比羞愧。”
他甚至想去看心理醫生,只為確認“爸媽給我錢是因為他們愛我”。
他已經被廢掉了手腳,又如何要求他馬上自己獨立呢?
往前進,沒有能力,退回父母身邊,對於見識過廣闊天空的他,是不甘和折磨的。
人的馬斯洛需求,最高階的,是自我實現,底層的基礎需求越滿足,高階需求就會越迫切。
說白了,就是每個人都渴望實現自我價值。
但父母一味的放縱,就會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前兩天我的朋友圈有人發了一張截圖,據說是一位二年級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對話。
這位媽媽得知兒子在學校被班主任安排值日,立馬發信息,說兒子是家裡唯一的“寶貝男孩”,沒做過家務,如果學校有需要,她和老公可以代勞。
還有的家長,自己也沒時間,直接號召“請保潔”。
班裡40個家長,90%都同意這樣做。
事實上,無數的先例已經說明了放縱式教育不能起到好的引導作用,這種方式連“教育”的字面意義都算不上。
英國人曾拍過一部紀錄片《他們被寵壞了嗎?》,無一例外都是這種家庭。
有的媽媽,因為11歲的女兒要養小馬,於是寧願加重家裡的生活負擔,還是一咬牙買了;
有的媽媽,自己12歲的孩子喜歡包包,即使在擁有50個包包,有些款式是成人不捨得買的情況下,還在增加數量;
還有一位媽媽,工薪階級,身兼清潔工、保潔員、鐘點工三份工,也要讓15歲的女兒妝容精緻,各式鞋子擺了一面牆。
而孩子明明知道媽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才如此疲憊,卻直言“我又沒強迫她買,她願意的”。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很多人,誤解了前半句,或者只看到了後半句。
中國這樣的人也不少啊,百度有一個“啃老吧”,翻翻帖子就能看到一堆這樣的“白眼狼”。
吃穿住用都靠著父母,嘴裡全滿是對父母的仇恨。
在吸乾父母后,還要一臉鄙夷的嫌棄:“這老東西真沒用!”
窮養不是故意給孩子創造吃苦受罪的環境,天天給孩子抱怨沒錢,富養也從來都不是隻會給錢,把物質享受當成理所當然。
確實,我承認在童年時能具有廣闊的見識是很重要。
但是僅僅把富養侷限在“吃過見過”就非常片面了,良好的教養,禮貌的舉止,獨立的能力,發自內心的自尊和寬容,都是富養的內容。
更重要的是,這些體驗,不是理所當然的,是需要努力學習工作換來的。
作家劉墉曾說:“一個成熟的人,最基本的表現,是關心自己的前途,也創造自己的未來,他不再是什麼都指望父母解決,而有了獨立的能力。”
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走向成熟的過程,父母如果寧願自己負重前行,隱藏艱辛和無奈,也要給予孩子一個富足、舒適的世界,而不讓孩子掌握生活的能力,是沒辦法面對風雨的。
誰說長大就一定成熟,對於身無長技,習慣索取的孩子而言,走入社會就是殘酷的考驗。
我的一個HR朋友說,見過這麼多年輕人了,專業知識其實都不差,但是為人處世,真是缺根筋,說白了,就是不缺知識,缺教養。
社會上充斥著各種理論,“窮養兒,富養女”,“富人窮養,窮人富養”。
我不認為這世上有什麼絕對標準適合所有人,但有些原則是毋容置疑的,與其在窮養還是富養這樣的問題中糾結,倒不如好好地思考該給孩子怎樣的家庭教育。
窮養富養,都不如良好的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