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全文共2433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抽時間聽完了羅胖的《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跟老公一起感嘆,這真是艱難的一年,無論對於孩子還是對於我們而言,巨大的變動似乎帶來了前所有為的焦慮。身邊的朋友,在雞娃方面也都加快了腳步。
未來充滿機遇,也有滿滿挑戰,因此家長都摩拳擦掌,夢想自己的孩子能在這波時代大潮中乘風破浪。
但到了年底,很多人開始反思這亂哄哄的一年。我們投資了大量時間精力的孩子,真的能獲得“理想中”的回報嗎?朋友把這部日版《人生七年》推薦給我,看完後,或許你跟我一樣,也能找到一些被我們忽略的真相。
跟拍28年,日版《人生七年》揭示了什麼?
很多人恐怕都看過或者聽說過BBC揭示人生的神作《人生七年》,從1964年開始格拉納達電視臺開始拍攝這部紀錄片,他們選取了十四個地區、階級、性別各異的人,從7歲一直跟拍到63歲,試圖搞清楚是什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而日本版的《人生七年》聚焦的卻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孩子,再加上東亞文化的相似性,大家教育成長軌跡也都差不多。雖然只拍攝到孩子們28歲,但在這部紀錄片裡,我卻看到了我們大部分人的影子。
首先,“夢想”很重要嗎?
“你長大以後想做什麼?”想必爸爸媽媽都問過孩子這個問題吧,還記得他們是怎麼回答的嗎?拍攝時節目組的第一個話題就是“夢想”,7歲的直樹像很多身邊的孩子那樣隨口說出一個答案:“當釣魚選手!”然而到了14歲他卻迷茫了,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一直到大三這個問題算是有了明確的答案:當個檢察官。然而28歲才拍攝時,攝製組發現因為司法考試難度太大,他沒完成夢想反而去了一家連鎖咖啡店打工。
另一位孩子的夢想卻一直都那麼清晰,當拍攝者問7歲的三重夢想是什麼的時候,三重說我想當一名棒球運動員。14歲、28歲,他的夢想從來沒有變過,21的他加入了棒球隊。但是畢業後因為羨慕朋友有工作,他也放棄夢想成了印刷廠的工人。
年紀越小,可能性越多,每個孩子都懷揣夢想。然而隨著年齡增長,選擇卻會越來越少。仔細思考他們的故事和我們走過的路,你不難發現,夢想很重要,但是堅持更重要。
其次,父母的職業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松屋的爸爸是一名著名的歌舞伎演員,出身這樣的家庭他5歲就已經登臺演出了。他對拍攝者說自己只喜歡錶演,這個理想一直堅持,28歲時他已經超過了父親。而另一外拍攝物件光平,小時候還想接爸爸的班做陶器,但是隨著長大反而選擇了另外一個職業道路,知道28歲,他才又回到爸爸的工作室,反而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事業。
有天Tim也對我說,媽媽我長大也要當作家,我說為什麼?他對我說:“你寫文章的時候,總是微笑。”其實,孩子選擇和家長同樣的職業,是一條便捷的途徑,但很多孩子為什麼卻非常牴觸呢?原因是我們只把這個職業的困擾和煩惱展現給了他們,或者父母也並不喜歡自己的工作。
最後,“雞娃”一定會有理想的結果嗎?
整個紀錄片中家庭條件最好的貴子,生長在東京,就像我們現在一線城市的孩子一樣,她也被父母報以期望,接受的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小學一年級,日程安排得滿滿的,鋼琴、游泳、書法、劍道樣樣不落。因此在問到有什麼夢想的時候,貴子無奈地說:“要是能變出另外一個我,替我寫作業就好了。”
這樣的“大力”並沒有創造奇蹟,貴子的成績一直不怎麼好,初中高中大學都沒有成為爸爸媽媽期望的那樣子,最終她找到了頭等艙空姐的工作,而這也只是為了讓父母滿意。
貴子的故事,可以說是整個紀錄片裡讓我們這些爸媽最膽戰心驚的片段,那主要是因為,我們很難相信自己投入如此多心血,甚至很多媽媽不惜放棄外企高薪職位在家輔導的孩子,最終甚至都得不到自己曾經放棄的職位,但這是就是現實。
接受孩子成為“普通人” 沒那麼容易
身處和我們一樣的東亞文化圈,“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教育改變人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已經成了思維定式。普通孩子的目標就是學得更多、考得更好,上985、211。但是看看下面的資料,或許會讓我們更加清醒。
有統計資料表明,在全國只有6%的孩子有機會進入一本,而進入211院校的只有2%,985更少只不到1%。
想要成為精英,或許根本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是堪比生存競爭的慘烈局面。因此很多父母開始反思,讓孩子當個普通人不好嗎?然而,雞娃成慣性的父母,反而會覺得教孩子當個“普通人”才是更難的任務。
我們需要和思維慣性對抗,舉個簡單的例子,期末考試快到了,孩子考了班上倒數。按照慣性思維,爸爸媽媽一定火冒三丈,聯想到因為學習不好考不上大學,無法獲得成功的人生,就更加焦慮了。然而如果換個目標,去考慮他如何做個幸福的普通人。或許就會思考,這次失敗,是不是一個讓他學習如何面對失敗的機會?就更能心平氣和地幫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養育孩子培養“幸福力”更重要
一位朋友對我說:“我不敢保女兒比我更厲害,但是我敢保證她比我更幸福。”她出生在高知家庭,從小就被父母嚴格管理,即便外公外婆也都非常嚴厲。因此她的童年就是在不斷完成各種“任務”,而她的人生軌跡也都是被家裡安排妥當的。
然而,活了三十多年的她,突然中年叛逆,辭掉了讓人羨慕的央企工作,舉家搬到大理開了個小飯館。和她被關在琴房裡的童年生活不一樣,女兒每天都能在陽光下奔跑瘋玩,即便上興趣班也是自願主動。
雖然這位朋友對孩子的養育方法算是“矯枉過正”,但她的觀點卻值得我們深思,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我們總傲慢的覺得可以幫孩子掃清前路的障礙,找到最合適的發展路線。然而卻往往忽略面對變化最重要的能力:如何讓自己幸福。
這其中包括如何面對挫折、控制焦慮、學會發展親密關係等等命題,而這些事情沒有辦法在日復一日的興趣班、補習班、作業中學習,需要爸爸媽媽付出耐心,深刻自省並且摒棄原有的定勢思維,多多陪伴。
小辮子媽有話說: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沒考上檢察官的直樹踏踏實實工作,成為全國銷量第一門店的店長。真正讓人生幸福的,並不是有多大的能力,而是擅長於在平凡生活中尋找自己位置,感受生命精彩的能力。日版《人生七年》看似呈現了普通人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擺脫平凡人生的絕望結論,但是這些孩子的遭遇,卻讓我們看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亮光,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連結一:被美國寫進教育大綱的批判思維,中國家長如何“模仿”教育孩子?
相關連結二: 學區房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教育家:父母的教育方式是關鍵
相關連結三:感恩≠順從,感恩教育應從細節出發,父母親自做表率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