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提倡節約勤儉,是美德,很多父母想讓孩子體會生活的不易,珍惜擁有,這本身沒問題。如果把向孩子哭窮當成一種正常狀態,甚至認為是挫折教育,認為是讓孩子吃苦、是鍛鍊意志,會適得其反。
最終收到的效果也許除了父母眼中的懂事之外,最大的就是孩子負重前行和自卑。
01、刻意哭窮帶給孩子的心理影響後患無窮
窮代表著物質匱乏,如果父母刻意哭窮,讓孩子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擁有,不配擁有,自卑由心底而生。這種自卑甚至影響一生,即便以後擁有財富,童年的貧窮陰影也未必能抹去。
第一:自卑
對映家庭教育的電視劇《小捨得》,小學生米桃一直接受父母的哭窮教育,爸爸媽媽都是進城務工人員,爸爸開小超市收入微薄,媽媽打零工。米桃是十足的學霸,父母和她的聊天最多的就是“家裡窮,就指望你努力學習了”,“為你上學花了多少錢,要珍惜”等等,這樣的哭窮教育下,米桃極度自卑,走路都低頭靠牆角。
當她進入同學夏歡歡家庭時,對這個大都市中產家庭的生活狀況驚呆,她連見都沒見過的無數玩具和漂亮衣服。在夏歡歡的爸爸帶她們吃了價值798元的兒童套餐後,米桃徹底崩潰,心理失衡,她不知道原來生活可以有這麼大差距。
第二:脆弱敏感
美國雜誌《今日心理學》中一篇文章曾講到:窮養的孩子翻身很難。因為習慣性的物質匱乏,被父母灌輸“買不起、貴”的思想,用得穿得都比不上別人,心理壓力增大,不願意與人交往。
變得異常敏感,即使周圍人真心的幫助,也不肯接受,擔心被人看不起。與人相處會小心翼翼,這種敏感和內心的脆弱使自己和他人都很累。
第三:限制格局
曾經熱播劇《安家》孫儷演的房似錦,努力賺錢,成為銷冠收入遠遠高於其他同事。她穿最便宜的衣服,喜歡的漂亮絲巾也不捨得買。為了省錢租住房價低、別人不願住的凶宅,啃著饅頭加班。錢才是她的安全感,源於小時候媽媽經常責備她:家裡很窮,沒錢供你上學,女孩讀書沒用。
父母的哭窮教育,讓孩子更懂事,卻“後患無窮”,比貧窮更可怕
從小受哭窮教育,長大後即使她不缺錢,也根本不給自己享受生活的機會,甚至認為自己不配擁有快樂。節儉沒錯,但是窮的意識根深蒂固,會錯失生活的美好,無論什麼事都以錢衡量得失,斤斤計較,也會限制格局。
第四:影響價值觀
福建某新聞欄目街頭隨機採訪小學生,自己的要求是否都被滿足,一位小男孩說,喜歡奧特曼變身器,每次媽媽都說太貴了,沒錢買不起。另一位男孩兒稱自己提出要玩具的需求,媽媽會說很貴,我們不像富人家,要節省。有的孩子說要玩具時,父母會要求好好學習,不要亂買分心,上學還要花很多錢。
這些孩子都受到了父母的哭窮式教育,接下來採訪的心理醫生指出:哭窮式教育讓孩子對金錢即在乎又恐懼。一旦擁有金錢後,他在潛意識裡不會很好地與金錢相處,不會支配。在哭窮的觀念影響下,一旦有機會急切想擁有金錢,甚至很容易成為金錢的奴隸,為了錢可以不顧一切,價值觀扭曲。
02、窮是暫時的生活狀態,哭窮是永遠的心態
動畫片《櫻桃小丸子》有一集名字是《我們家很窮》,小丸子一家圍坐桌前吃火鍋,因為日本的牛肉太貴,他們把少量的牛肉和豬肉一起煮,即使這樣全家都很開心。小丸子從沒有因為家裡窮在其他同學面前表現出自卑,她一直開朗自信,不卑不亢。
這都源於家庭教育,小丸子的爸爸從沒在她面前哭窮,雖然吃不起牛肉,但是他們把能吃上牛肉當成幸福。全家人展現的都是積極向上,樂觀、感恩和珍惜,這樣的生活態度影響下,家庭成員從沒有抱怨與消極。孩子內心豐富,有積極的態度,雖然生活貧窮卻是快樂的。
對孩子的慾望,如果合理範圍內有又有能力滿足,那麼用物質換來孩子的幸福感和美好回憶,未嘗不可。如果確實超出能力範圍,也不應該指責孩子,讓他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就應該誠懇地告訴他,要求是合理的,這個東西也很好,只是暫時沒有辦法滿足。
讓孩子明白金錢只是滿足生活所需,帶給人們更豐富體驗,並不是全部。購買物品要合理有計劃,不可過度。讓他有正確的金錢觀,不會把錢看得過重,如果一味地哭窮限制正常需求,反而會讓孩子內心慾望越來越強烈,不利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孩子真正的快樂,物質是否富有絕不是主要原因,家庭對生活的態度才是關鍵。如果父母的格局僅限於灌輸狹隘的貧窮、抱怨、買不起,孩子看似很懂事,卻在心裡埋下自卑的種子,後患無窮。
碎碎念:
真正有格局的父母,永遠把貧窮看做一種暫時的生活狀態,會努力改變。雖然不能暫時給孩子的成長鋪設完美的物質道路,但會給他們無條件的支援、愛和鼓勵,傳遞給孩子陽光、自信、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這些是金錢換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