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潛邸就是潛龍之邸,顧名思義就是在皇帝未登基之前所居住的居所,真龍天子沒有登基,那就叫潛龍,因此潛龍住的房子就叫潛邸。
通常潛邸一詞都是稱呼那些沒有透過太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繼位前居所,因為通常情況下太子都是居住在皇宮之中,只有不是太子身份的皇子才在皇宮外有府邸,所以只有沒透過太子身份繼位的皇帝登基前的府邸才被稱為潛邸。比如明成祖朱棣就不是以太子身份登基,因此也稱他之前的燕王府為潛邸。
清朝的皇帝除了康熙明立過太子之外,其餘皇帝都沒有明立太子,因此在清朝潛邸一詞用得比較多。而清朝最出名的皇帝潛邸還得說是雍正的雍和宮,其實清朝除了雍和宮是潛邸之外,其他皇帝也有潛邸,下面就來說一說清朝皇帝們的潛邸。
清朝的關外二帝即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那時候清朝還屬於初創階段,潛邸住所那就不計其數了,而且那時候清朝還沒入關,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那時候哪有資格在北京買房子啊,因此他們爺倆的潛邸也沒法細說,主要說說順治入關之後的清朝歷代皇帝潛邸吧。
順治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如果以清朝皇帝入主北京紫禁城為標誌的話,那順治的潛邸就是盛京瀋陽故宮的永福宮。
永福宮是順治生母孝莊太后所居住的寢宮,順治也是在此出生,此後順治一直與母親孝莊居住到6歲繼位,所以瀋陽故宮的永福宮算是順治的潛邸。
順治的兒子康熙出生於紫禁城景仁宮,康熙八歲繼位,他繼位時年紀都十分幼小,在此之前也沒有分府治事,因此康熙在繼位之前一直是居住在皇宮中。
但是康熙曾經身患天花,順治怕康熙把天花在紫禁城中傳染,於是派人將康熙送到宮外撫養,此後康熙就在宮外居所隔離居住,因此康熙的隔離之所也算是他的潛邸。
在清朝皇室宗親們的府邸都是由內務府統一分配建造和管理,清朝的皇室宗親對府邸只有居住權和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內務府有權力收回和重新分配任何皇室宗親的府邸。
而康熙的隔離居所就是現今北京西城區北長街的福佑寺,康熙繼位之後認為自己曾在此隔離居住過也算是潛邸,因此命內務府不許再將這座宅子分配給其他皇族居住。
後來康熙的兒子雍正又將康熙這座隔離居所賜給了自己的兒子乾隆,這其中蘊含了雍正對乾隆的期許之意,雍正在繼位之後立刻就秘密寫下詔書冊立乾隆為繼承人,因此雍正對乾隆是十分偏愛,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將康熙的這座隔離居所賜給了乾隆當府邸,但由於當時乾隆年僅13歲,還沒有分府治事,所以乾隆也並沒有搬到這裡居住。
此後康熙的這座隔離居所一直閒置,後來乾隆繼位,他認為爺爺康熙曾在此居住,後來老爹雍正又把它賜給了自己,因此他認為這座隔離居所沾了兩代皇帝的龍氣,所以下旨內務府不許再將它分配給其他皇族成員居住,並將此宅改為和雍和宮一樣的藏傳佛教寺廟,也就成了現今北長街東口的福佑寺,這也算是康熙和乾隆祖孫二人的潛邸。
康熙在位61年,69歲才去世,他死的時候他的兒子也是接班人雍正已經45歲,因此雍正在當皇子時早已分府治事,所以雍正的潛邸也是現今清朝歷史上名氣最大的潛邸雍和宮。
而且雍和宮不止是雍正的潛邸,也是他兒子乾隆的潛邸,因為乾隆就在此出生,一直長到11歲被爺爺康熙接進紫禁城撫育才離開這裡,所以雍和宮也是乾隆的潛邸。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17歲的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正式搬出紫禁城分府治事,康熙特意命內務府在鐵獅子衚衕(現今張自忠路和雍和宮大街範圍內)給雍正修建了府邸。後來雍正被晉封為雍親王,這裡也就成了雍親王府。
現在所看到的雍和宮建築面積大約6.6萬平米,但實際上當初雍親王府可並沒有這麼大,現在的雍和宮實際是融合了三位皇子的府邸才擴建出來的規模。
在雍正繼位之前,他與八弟胤禩、九弟胤禟關係一度非常要好,因此後來胤禩和胤禟分府治事,選擇修建府邸地址時就選擇和雍正當了鄰居,而康熙第十子胤誐與胤禩、胤禟關係極為親密,他則追隨胤禩和胤禟,也在此修建了府邸。
按照當時的府邸佈局是胤誐的府邸挨著胤禟,再到胤禟的府邸挨著胤禩,再到胤禩的府邸挨著雍正的府邸。後來雍正繼位後惱怒胤禩爭奪皇位,並且不肯臣服於自己,對胤禩和胤禟以及胤誐都進行了政治打擊和迫害,胤禩和胤禟被褫奪爵位,削除宗籍,改惡名“阿其那”和“塞思黑”,並被囚禁致死,而胤禩、胤禟、胤誐三人的家產也全部被抄沒。
後來雍正將自己的雍親王府改為行宮,也就是雍和宮。乾隆繼位之後認為雍和宮連續出了自己和老爹兩代帝王,是非常有福氣的潛龍福地,而內務府也不敢再把雍和宮分配給其他皇族宗室。
於是乾隆將胤禟的部分府邸以及胤誐的府邸賜給了自己的五弟弘晝當和親王府,然後將胤禟的部分府邸和胤禩的府邸一同擴建入雍和宮之中,將雍和宮改為藏傳佛教寺廟,並派弘晝負責管理雍和宮,後來雍和宮成為清政府掌管全國藏傳佛教事務的中心,也因此雍和宮成為清朝歷史上最有名氣的潛邸。
乾隆的潛邸其實基本已經說完了,兩處潛邸都和康熙與雍正有關係,一處是康熙的隔離居所福佑寺,一處是自幼長大的雍和宮。除了這兩處,紫禁城中的樂善堂也算是乾隆的潛邸。
雍正繼位之後,乾隆就搬進了紫禁城,此後一直到繼位乾隆都生活在紫禁城中。乾隆最初搬到紫禁城是居住在毓慶宮,這是當年康熙為廢太子胤礽修建的宮殿,雍正讓乾隆居住在胤礽曾經住過的寢宮,可見雍正早就確立乾隆當繼承人的想法。
後來乾隆大婚,雍正又賜給樂善堂當乾隆的新婚居所,乾隆登基之後,認為樂善堂也是潛龍福地,要將它重新修葺一番,更找來大學士張廷玉和鄂爾泰為樂善堂重新起名。
張廷玉和鄂爾泰為了拍乾隆馬屁,將其改名為重華宮,其寓意為“舜能繼堯,重其文德之光華”,這意思就是把乾隆奉為堯舜一般的千古明君,乾隆非常高興。因此重華宮和毓慶宮也算是乾隆的潛邸,只不過是紫禁城內的潛邸。
乾隆的兒子嘉慶也一直居住在紫禁城中,在紫禁城外並沒有潛邸,一直到繼位時嘉慶都是在紫禁城居住。
乾隆的兒子中除了比較年長的皇子早就搬出紫禁城分府治事,其餘像十一子永瑆、十五子嘉慶、十七子永璘等皇子都是一直居住於紫禁城中。
嘉慶最初居住在毓慶宮,在大婚之後搬到了擷芳殿居住。後來乾隆宣佈讓位給嘉慶後,乾隆不肯搬出皇帝的居所養心殿,因此他讓兒子嘉慶又搬回了毓慶宮。所以毓慶宮和擷芳殿都是嘉慶的潛邸,不過也都是紫禁城內的潛邸。
擷芳殿重點說一說,在嘉慶時期形成了規矩,擷芳殿成為了皇子們統一固定居所,即便大婚之後也都可以在此居住。嘉慶的兒子道光和孫子咸豐都是一直在擷芳殿居住並大婚,可以說擷芳殿算是嘉慶、道光、咸豐三代帝王在紫禁城中的潛邸。
咸豐的獨苗同治也和老祖宗順治一樣是6歲繼位,在繼位之前同治作為咸豐的獨苗極為被嬌寵,從來沒出過皇宮,更沒有離開過母親慈禧身邊,同治從出生到繼位一直是跟隨母親慈禧居住在儲秀宮。
相比擷芳殿比較遠離皇宮正殿,算是紫禁城中偏遠一些的地方,還能勉強算是皇帝繼位前的潛邸,但儲秀宮就是標準的皇宮核心地段了,所以同治居住的儲秀宮也算不上是潛邸,本身就在皇宮之中。
同治之後也就是清朝末代二帝,同治的叔伯弟弟光緒和堂侄清末帝溥儀。由於同治去世時年僅19歲,沒有子嗣,所以慈禧選擇了咸豐的七弟醇親王奕譞次子載湉繼位也就是光緒,年僅4歲的光緒就被從醇親王府抱進紫禁城中成了皇帝。
而清末帝溥儀又是奕譞第五子載灃的兒子,也就是奕譞的孫子,也是從醇親王府被抱進紫禁城中當的皇帝,因此醇親王府算是清朝末代二帝的共同潛邸。
光緒由於生母是慈禧的妹妹,因此得以被慈禧選中繼位,光緒繼位之後,醇親王府就成了真龍天子的潛邸,因此他老爹奕譞反而不能居住了。
醇親王府最初在北京西城區太平湖東里,這座房產最早是乾隆第五子永琪的榮親王府,永琪是乾隆非常喜愛的兒子之一,他大婚之後分府治事搬出紫禁城,乾隆特意在太平湖東里給他修建了豪宅。
但是永琪去世後,他的後人按照清朝的降級承襲爵位的制度失去了王爵,因此榮親王府被內務府重新收回,後來分配給了咸豐的弟弟奕譞成為了醇親王府。
光緒繼位之後太平湖的醇親王府就成為了他的潛邸,奕譞就不能再住了,於是內務府又重新在北京後海為奕譞分配了新的醇親王府。光緒出生的那座醇親王府此後被稱為醇親王府南府,奕譞新分配地處後海的醇親王府則被稱為醇親王府北府。
後海的醇親王府北府最初是康熙時期大學士明珠的宅邸,明珠之子清朝第一大詞人納蘭性德就曾在此居住,後來明珠家族沒落,這套房產被乾隆時期的大貪官和珅惦記上了,和珅羅織罪名將明珠的後人陷害致抄沒家產,最終和珅利用權力霸佔了這套房產。
此後嘉慶親政賜死了和珅,並將和珅家產抄沒進內務府,嘉慶將這套房產賜給了哥哥也就是乾隆第十一子成親王永瑆,因此這也就成了成親王府。
永瑆去世後,他的後人按照清朝降級襲爵的制度失去了王爵,因此成親王府被內務府重新收回,分配給了與皇帝老爹醇親王奕譞,也就成了新的醇親王府。
後來奕譞去世,溥儀的老爹載灃繼承了醇親王爵位,而溥儀正是在地處後海的醇親王府北府出生,再後來光緒去世也沒有子嗣,慈禧命溥儀繼位,因此溥儀也是在這裡被抱進皇宮兼祧同治和光緒後嗣繼承了皇位。因此來說醇親王府的南北二府也是清朝末代二帝的潛邸。
寫在最後
因此按照這些來看不把紫禁城內的潛邸算在內,只算紫禁城外的皇帝潛邸其實並不多,也只有雍和宮、福佑寺和醇親王府南北二府。
清朝紫禁城外的皇帝潛邸並不多,主要還在於在乾隆之後皇位繼承人們大多都生活在紫禁城之中,因此在外面也就沒有了潛邸。
而清朝皇帝潛邸中建築規模最為宏大的還就只有雍和宮了,畢竟雍和宮是融合了三位皇子的府邸擴建而成,也因此雍和宮的名氣最大。
文/小島知風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