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覺醒時代》這一革命熱血劇作鄭重地登上熒幕,它徐徐展開了陳舊而富有激情的革命歲月,喚醒了許多中華子女的愛國熱情。一時間,熱評猶如潮湧。
那些鮮活的革命先輩們從熒幕裡走出來,一直走到了我們的心裡。在那一代北大學子中,學生郭心剛和鄧中夏顯得尤為出色。郭心剛因為愛國之憂年紀輕輕白了頭,而另一位鄧中夏又是走向了什麼結局呢?
愛國志士鄧中夏一生致力於革命事業,但是後來卻不幸被叛徒出賣,就此被捕,年紀輕輕就喪命於雨花臺。當時他年僅三十九歲,正是一生中的黃金歲月。
他在赴死前,不曾有過半分畏懼,反而擲地有聲地說:“中國共產黨萬歲!”哪怕他在世間只餘有一絲魂魄,那也一定會是他的愛國之魂。
拳拳報國心
鄧中夏出生於湖南的地主家庭,因為家庭條件十分優越,他自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良好的家庭出身無疑成為接受良好教育的先決條件,這也註定了他略為領先的思想覺醒。
後來,他憑藉著優異的成績順利進入了最高學府北京大學,在學校中他專心攻讀中文專業。局勢動盪,有學識之士紛紛揚起了革命的旗幟,旗幟的飄揚無時無刻不在牽動著鄧中夏的心。
當時革命先輩李大釗等人都成為北大學子的指明燈,而鄧中夏更是被他們宣揚的革命思想深深影響著。因為同在北大校園裡,他與這些先輩們交流溝通的機會變得更多。
北大的學習生活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回憶,同時也是他奔赴革命道路的真正起點。在學習期間,他遇到了許許多多志同道合的同窗朋友,他們一起鑽研,一起探討,一起拼搏。
並且前前後後參加了許多反帝的愛國運動,為五四運動也貢獻了一份力量。那時候的鄧中夏等人,像是時代最前端的先鋒隊隊員,他們肩負著光榮的革命使命。
鄧中夏還加入了學校組織的平民演講團,他同自己的朋友們一起去往百姓眾多之地進行宣講,盡己所能地為革命做出貢獻。
而他們的宣講也確有成效,許多老百姓都對愛國的行動產生了嶄新的認識,這大大推動了革命的順利進行。
再後來,鄧中夏學習了馬克思主義思想,並且深深為之感慨。他先後參加了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而後又成為了最早的一批黨員。
因為表現出色,鄧中夏受李大釗推薦去往了上海大學赴職了兩年,待他歸來之時,他儼然已經成為了更優秀的人才。
與妻相見不相認
接受命令去往廣州的鄧中夏遇到了一生中的摯愛李瑛,他們志同道合,互相被彼此深深地吸引著。於是這一對有情人正式結為了夫妻。
婚後的日子他們彼此扶持,也過得十分甜蜜。可是身為革命者,生活註定是不能貪享平靜的。1932年的時候,李瑛被叛徒出賣,不幸被捕。當時外出辦事的鄧中夏僥倖躲過了此劫。
被捕後的李瑛堅決否認自己與鄧中夏的夫妻關係,她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保護自己的丈夫。而獄外的鄧中夏也是焦急如焚,他一邊想方設法去營救妻子,一邊寫信給妻子鼓勵她堅強忍耐。
妻子李瑛還沒有被營救出來,彼時的鄧中夏沒有想到,自己卻很快與妻子見面了。鄧中夏因工作被捕入獄。
在監獄中重逢的鄧中夏和李瑛雖然都十分想念彼此,但是他們還是假裝不認識,為的就是保護更多的同志們。
鄧中夏被捕後,同志們齊心協力地想要將他救出來,還拜託了當時的“國母”宋慶齡先生。因為黨內資金有限,而營救鄧中夏需要大量資金,於是宋慶齡先生還為此組織過募捐。
這的確為營救鄧中夏創造了好機會,鄧中夏還在接受審理時隱瞞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在律師的辯護之下,最後的審判結果為52天的拘留。
但是國民黨方對這個判決結果始終是不相信的,於是他們開始對鄧中夏同在獄中的同志進行嚴刑拷打。經受不住酷刑的同志最終將鄧中夏出賣,並且暴露了他中央委員的真實身份。
蔣介石得知有這樣的重要人物落入自己“魔爪”後,隨即下令將鄧中夏儘快處死。臨刑之前,國民黨人還曾挑撥鄧中夏與共產黨的關係,但是鄧中夏始終對此不予理會。
他堅定地說自己永遠都是一位共產黨員,哪怕化成灰都屬於中國共產黨。共產黨的同志們聞言都不禁潸然淚下。
1933年9月21日,鄧中夏從容不迫地奔赴刑場。當時的雨花臺周圍已經聚集了許多群眾,而國民黨人十分害怕鄧中夏臨死前還會展開一場慷慨激昂的宣講,所以當即將他處死,再未留給他一點時間。
當時的鄧中夏年僅39歲,英年早逝。
結語
鄧中夏與妻子李瑛至死都不曾相認,他們堅決否認彼此的婚姻關係。而正是因為鄧中夏的堅定否認,才得以讓妻子李瑛被順利釋放。
但是,他們的家庭再也無法如昔日一般美滿。為了更好地工作,也是為了悼念丈夫鄧中夏,李瑛把名字更改為了“李夏明”。她努力地奔赴於革命道路,並且盡己所能地完成革命任務。
除了自己的那份責任以外,或許她也將鄧中夏還未完成的革命心願銘記於心。她是在為兩個人活,即使那個人已經離世,即使後來她又重新組建了家庭,但是她始終將與鄧中夏的過往深藏於心。
鄧中夏的犧牲無疑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大損失,他是個有才能、有志向的同志,本該繼續發光發熱的他卻犧牲於雨花臺上,怎能不讓人深感痛惜。
鄧中夏先輩一生渴望汲取新知,就讀於頂尖學府,更是宣揚先進思想的領頭羊。他的一生原本應該光明燦爛、深沉厚重,但他卻還是像一束光稍縱即逝。
可即使是這樣,我們後輩子孫依然會永遠地敬仰他,將他永藏心中。願鄧中夏先輩在天堂能夠獲取安寧,我想,當他看到中國迎來新生的時候,一定會欣慰地閉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