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別字,堪稱學生時代的公敵。
常常是寫錯一筆,被老師罰抄一頁。
這時的你,會不會看著課本上的“通假字”忿忿不平,心想:哎呀,怎麼這位先生寫的錯別字就是“通假字”呢?
難道古代就沒有錯別字嗎?
當然不是,古代人寫錯別字也是家常便飯。事實上,很多傳世書法作品中,也常有錯別字出現。
廣義上講,古代錯別字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為了避諱不得不寫錯的字、為了炫技特意寫錯的字、純粹粗心寫錯的字。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瞻仰”一下古代的錯別字吧!
不是不會,為了避諱
避諱,是我國古代特有的封建禮儀。
對皇帝或者長輩的名不能直呼,不能直接寫出,需要避開,書寫時有的改同義、有的改同音、有的缺筆。
這就產生了一類特殊的錯別字——避諱字。
書寫者並非不會寫,而是為了遵循避諱禮特意寫錯。
譬如,《紅樓夢》中林黛玉寫“敏”字省略最後一筆,就是為了避諱母親的名。
在許多傳世的書法作品中,都能見到避諱字的身影。
如《蘭亭序》中的“攬”是王羲之為避曾祖“王覽”諱而加了偏旁。
柳公權楷書《大唐回元觀鐘樓銘》中的“世”缺筆,是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
歐陽詢的行書《千字文》中有一個“淵”字,今天看來,絕對是“缺斤少兩”的錯別字。
但其實,歐陽詢並非忘了“淵”字怎麼寫,而是刻意做了缺筆處理,以此避諱唐高祖李淵的名諱。
被譽為大唐第一行書的《文賦》中也有“淵”字。
好傢伙,直接省略右邊的“丿米丨”,只保留了偏旁。
即便是皇帝本人,在書寫時也要遵循避諱原則。
宋高宗趙構的《養生論》中有一缺兩橫的“桓”字,是為了避其兄趙桓(宋欽宗)諱。
寫的不是錯別字,是藝術修養
唐朝褚遂良的《大字陰符經》中“執”字“丸”部中多出一點。
北宋米芾的《閏月帖》中“孰”字“丸”部中多出一點。
這麼巧?兩位大書法家都把“丸”弄錯了嗎?
如果追溯“執”與“熟”的的字源,就會發現:《說文解字》中,這兩字中的“丸”都是“丮”字旁,而“丮”是“執”字的本字。
“丸”部加點其實是仿古的寫法,兩位書法家是特意多寫了一點。
書法家為追尋藝術美特意不寫正規字的情形並不少見。
明末清初,在“尚奇”觀念的影響下,許多書法家熱衷於寫冷僻的異體字,以此滿足炫古之心。
譬如,傅山在《嗇廬妙翰》一個作品中把“於”字寫成了三種我們認不出的樣子。
王鐸在《王維五言詩》中將“草” 寫成“屮”,在《李成小寒林圖跋》中將“秋”寫成“龝”。
沒什麼好解釋的,就是寫錯了
在這一板塊,讓我們有請蘇軾,並把錯別字大王的榮譽稱號頒發給他。
他在《赤壁賦》中,把“凌萬頃之茫然”的“凌”寫成了“陵”,把“登”的“癶”寫成了“祭”的上部,給“遨”字多加了一橫。
帶“癶”的字,他大都寫成了“祭”的上部。
左:戲鴻堂法帖
中:三希堂法帖
右:劉園集帖
《洞庭春色·中山松醪賦》中的“遨”“熬”“螯”也都多了一橫。
宋 蘇軾 《洞庭春色·中山松醪賦》(區域性) 吉林省博物館藏
同時,他還慣於將繁體“體”字的右半邊寫成“身”。
左:停雲館法帖
中:劉園集帖
右:戲鴻堂法帖
《新歲展慶帖》中,“試令依樣造看”中的“樣”奇奇怪怪,像“樣”又似“樸”。
左:蘇軾寫的樣
右:其他人寫的樣(圖源“以觀書法”APP截圖)
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也可以和蘇軾battle一下。
《倪寬贊》中,“奮”下“田”寫成了“臼”;“舊”下“日”成了“田”。
《陰符經》中,“瞽”字左上成了“幸”;私”字“厶”成了“麼”;“故”字右部成了“久”;“殺”字多了一個“×”。
唐 褚遂良 《大字陰符經》(區域性)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館藏
上述的錯別字由於各種原因理直氣壯地留在了世上,然而大部分的錯別字就沒那麼幸運了。
當不被祝福的錯字產生,古代書寫者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抹殺它們呢?
在簡牘書寫的時代,寫錯字可以直接用削刀把墨跡削掉。削刀就是當時的橡皮擦,讀書人人手一個。
開始用紙張寫字之後,削刀不便再使用。寫錯字最簡單粗暴的做法,就成了用毛筆直接塗掉。許多傳世的書法作品中都能見到塗抹的痕跡。
更講究的法子是使用“塗改液”。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大力安利“雌黃”塗改液,說使用“雌黃”既能遮蓋錯字,又能很久不脫落,遠優於“刮洗”、“紙貼”及“粉塗”等法。
館閣新書淨本有誤書處,以雌黃塗之。嘗校改字之法,刮洗則傷紙,紙貼之又易脫;粉塗則字不沒,塗數遍方能漫滅。唯雌黃一漫則滅,仍久而不脫。古人謂之鉛黃,蓋用之有素矣。
現代的塗改液多為白色,因為現代紙張是白色。而古代用雌黃做塗改液,則是因為古代流行的紙多用黃檗染過,用黃色的雌黃遮蓋更為合適。
至於沈括所提到的“粉塗”法,在《古今秘苑》中也有記載。
據載,要把“蔓荊子、龍骨、南粉、百草露、鳥屎”等研成粉末,使用時先將錯字用水滴溼,然後將這粉末放在字跡上,字就會消失。
這種粉末的原料令人迷惑不說,還被沈括吐槽“塗數遍方能漫滅”,肯定沒有雌黃好用。
參考文獻
趙玉浩.晚明書法實踐中的“尚奇”觀念研究[C].廣西師範大學,2020.
徐邦達.書法作品中的避諱字[J].中國書畫,2011,(03):72.
楊亞博.褚遂良書法作品考辨及書風探析[C].陝西師範大學,2017.
黃才庚.我國古代文書避諱初探[J].浙江檔案, 1986(07):23-25.
王琪.王鐸書法中的異體字現象[D].中央美術學院, 2017.
《碑帖中的缺筆字是怎麼回事?》
《山西博物院年末大展來襲!看傅山一生書法如何使用“異體字”》
來源: 經公眾號 “博物館丨看展覽”
作者:張希奧
【宣告: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